梅兰芳演「探亲」

今日推送之《梅兰芳演「探亲」》选自《梨园轶话》第一辑,作者唐友诗。梅兰芳自1932年南迁上海后,很少回北平,1936年由沪返平演出,轰动一时,其中,关于梅、朱两家的亲缘关系,还引发了一段插曲,成为当时茶余饭后的谈资。

爱吃酱肘子夹烧饼 说闲话某甲输顿饭 

 阔别十载京华的梅博士(兰芳)在民国二十五年的秋天,突由上海飞来,当时极受一般顾曲家的欢迎,那一种热闹的事实,报纸上面早经载遍,不必再来重复。 

 博士夫妇来到北京,除去扫墓以外,主要的事务,便是一出好戏「探亲」了,坐着汽车看亲戚,本来不算稀奇,可是便引起一些好事的注意,说起来亦很有意思。

梅兰芳演「探亲」

梅兰芳、福芝芳夫妇合影 

 有一天下午三点多钟,博士夫妇的汽车,忽然驶进宣外香炉营五条,向人打听丑角朱斌仙的住宅,因为博士的脸庞,是容易让人认识的,顷刻之间接二连三都赶到汽车旁边来看。 

 多事者以为朱斌仙不过是个小丑,怎能劳动博士夫妇前来拜访呢?真是莫明其妙,于是交头接耳,合巷都谈起这件事来,更有洋车夫多名,亦在其中帮乱。

 原来博士与朱斌仙系舅父与外甥的关系,斌仙之母为博士之二姐,这事外人知道的很少,故有此种种猜疑,博士夫妇到达朱宅,当然没有客气,于是就谈到:「离京已有数载,总想吃芝蔴酱烧饼夹酱肘子。」 

 斌仙即命人赴西单牌楼天福斋购买酱肘子并烙烧饼,博士夫妇欣然对餐,颇觉痛快,然后告辞而去,翌日斌仙之母赴北京饭店回拜,由门口的熟车拉去,自此始知梅朱两家的关系,群疑亦为之释然。 

 这种事情本来不算奇特,不过因为斌仙住的地方偏僻,人的知识又浅薄些,少见多怪的情形就难免有之,据闻尚小云有一日在华乐演戏,包厢中有甲乙二人,以梅朱之关系,竟赌成一顿饭,某甲不信梅是朱之舅父,后经尚老板证明,某甲遂罚了一顿「撷英」,你说!这不是「无妄之灾」么?

梅兰芳演「探亲」

荀慧生之《俏平儿》 朱斌仙(左二)饰刘姥姥 

 我们再详加考察:朱斌仙,原籍东台,是斌庆社的大弟子,初学老生,后改习小花脸,曾从高四保习一疋布,迟子俊习探亲及请医,他的指导师是诸如香,后列入郭春山门下。 

 他的祖父名朱霞芬,隶四喜班,曾供奉大内,生有三子,长名玉琴,字小霞,次名凰琴,三名幼琴,凤琴字小芬,即斌仙之父。 

 梅兰芳曾从朱霞芬学戏与王蕙芳,朱凤琴等为师兄弟,因感情之弥笃,于是才把二姐嫁给凤琴的。

(《梨园轶话》第一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