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丰慧:金融稳定依靠什么是个大问题

余丰慧文章:理清金融稳定的概念。 “金融稳定”一词,目前在中国的理论、实务界尚无严格的定义。西方国家的学者对此也无统一、准确的理解和概括,较多地是从“金融不稳定”、“金融脆弱”等方面来展开对金融稳定及其重要性的分析。这几年一个大能耐是创造出的牵强附会、没有基本逻辑的新词不少。包括从系统性风险概念上杜撰一个自己吓自己的系统性金融风险。

当然,我们也可以根据大致脉络给金融稳定概念一个大致框架。金融稳定是指一种状态,即是一个国家的整个金融体系不出现大的波动,金融作为经济媒介的功能得以有效发挥,金融业本身也能保持稳定、有序、协调发展,但并不是说任何金融机构都不会倒闭。

从市场结构看,金融稳定包括股市良好,汇市平稳,期市正常,债市稳定,贵金属市场波动小,资本没有恐慌性逃离,外储没有大幅度下降,等等。即使汇市等出现一些市场波动,但没有出现股债汇三杀的交叉性感染,都可以称为金融稳定。一旦三大市场同时大震动,一般就可以定性为金融大动荡,金融危机露头。

从金融机构上看,银行、证券、保险、基金、信托、互联网金融、科技金融等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平稳发展,没有巨大额度的坏账违约风险爆发,就可以称为金融稳定。

目前全球市场在贸易摩擦愈演愈烈之机,欧美金融特别是美国金融市场保持良好稳定。而随着贸易战恶化,美元升值等因素,新兴市场金融机构风险凸显出来,金融不稳定状态频频发生。导火索当然是与美元升值相关的汇市动荡引发的。

中国金融市场目前出现的股市暴跌,汇率大贬,债市动荡,具有金融不稳定的基本特征。应对金融动荡,稳定金融,应该是当务之急。不过,如何让股市等金融稳定下来是有讲究的。

首先喊话式方式来稳定金融,连止痛片的药效都没有。央行行长,外汇局长,金融研究所所长,请一批专家,喊话金融稳定,股市、汇市、债市:好,很好,好上加好!背后没有令投资者信服的数据与真实经济状况支撑,只能透支这些官员与专家在民众中的公信力。最可怕的是误导决策层决策。

依靠媒体发个头版评论,空洞无物唱赞歌,不仅误导高层决策与视野,而且误导投资者投资决策。投资者一旦根据这个调调投资,造成的损失你负责给予赔偿吗?

金融稳定,股市健康,从根本上要依赖不用任何自吹自擂,自拉自唱,自我标榜的宏观经济面支撑;依靠配置效率极高的市场机制指挥,把利好效应最大化,把利空因素完全及时彻底出清;要依靠对股市放管自如的高超市场管理能力;要依靠营造一个以对上市公司吹毛求疵,以鸡蛋里挑骨头的挑刺为主的负面舆论环境,以及市场化以纯盈利或者利用不透明赚钱的做空机构做空,从而倒逼给投资者提供股票投资品的上市公司时时刻刻步履维艰、如履薄冰,一刻也不能慢怠懈怠投资者,一刻也不敢弄虚作假、欺骗糊弄市场,否则正好给了做空机构赚钱的机会,同时由于可以赚钱,可以赚大钱,做空机构对弄虚作假上市公司的监督,寻找做假造假对象的动力无与伦比,不惜把做假者往死里整。这时,监管者可以超脱的睡大觉了,反正有做空机构给你拼着命监督干活。这就是一个好机制的巨大魅力。反之,一个坏机制,即使把监管部门累死,还召来拍砖甚至骂声一片。一个坏机制,不仅害了投资者,监管者同样是受害者。

怎么办?把宏观经济搞上去,用令人信服的经济数据说话,不用喊话,更不用媒体胡言乱语,金融自然就会稳定下来。下决心改革股市现有机制,把全球最透明有效率的机制引进来,股市自然也会稳定下来。

余丰慧:金融稳定依靠什么是个大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