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領導爲什麼那麼少?

好領導為什麼那麼少?

經過40多年的實驗研究,現在要回答這個問題並不難。在管理領域中,所有應該研究的問題都已經得到了研究。因此,我們很清楚理想的管理者應該具備哪些東西。

我來舉幾個例子:

一項研究調查了德國600家大企業對管理者的素質要求,但結果令人吃驚:創業精神、團隊精神、溝通技能、遠見卓識、國際視野、關注生態和社會、為人正直、領導魅力、跨文化技能和直覺決策技能。

不錯,我們找不出哪一點是值得反對的。

瑞士有一家全球性大銀行,在該行的簡報中,有一位高管撰寫了一篇題為“理想管理者的12個特點”的文章。文章指出,除了具備其他素質外,未來的管理者還必須做到:既有質疑精神又有大局觀,不僅要成為具有整合能力的中間人,而且要善於人際溝通,能對他人起到指導性作用……

這些素質或許與我們在學校裡學到的東西不太一樣。

有一本在德語界發行量最大的管理雜誌,最近一期刊登了一篇題為“公司對管理者的新要求”(The ABC of New Requirements)的文章,對完美的管理技能進行了高度概括,文中列舉了“未來管理者的關鍵素質”,總共45項,分3大類:個人品質、管理素質和組織因素。為增強其實踐意義,該文采用了測試表的形式,讀者可以立即參加測試,接受評估。測試中出現的一些術語(例如,溝通能力、移情、前瞻意識和系統整合等)有很多種不同的解釋,但這個事實被隨意忽略掉了。如果得分在1.0~2.5,就表明“可以判定:此人滿足管理大師需要具備的所有新要求”。

類似的例子不勝枚舉。它們很典型,代表著一種普遍的思維方式,不僅在商界大行其道,而且在其他社會領域中也深入人心。大多數招聘廣告都會提到這些特定要求,而且在實踐中用到的管理工具中,有很大一部分就是以諸如績效評估系統、潛力分析、員工招募及篩選流程、薪酬體系之類的內容為基礎設計的。

說來也怪,已經在我們的頭腦中根深蒂固的思想是:管理者,尤其是高層管理者,應該集昔日時代的將軍、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和電視節目主持人於一身。儘管可以把這種理想的管理者描繪出來,而且相關的描述確實也很多,但是,這種人在現實生活中是不存在的。

富有效能的普通人

我建議徹底放棄“理想的管理者”這個說法,因為它沒有任何現實意義。即便我們現在出於討論的目的,假設全能的天才確實存在,但從統計意義上講,這類人的數量也不足以滿足目前諸多管理職位的需要。

因此,不如換一個問題,不再問“誰是理想的管理者”,而是問“如何成為高效能的管理者”。這兩個問題是截然不同的:第二個問題的出發點不是天才而是普通人,因為天才根本不夠用。

所以,根據第二個問題,管理的根本問題不是:天才如何才能做出驚人的業績?相反,在這個組織有序的社會里,根本問題應該是:如何讓(足夠多的)普通人做出不同凡響的業績?不過,我在此提及的並不是人們經常說的追求卓越的品質。沒有誰能長期實現巔峰表現(業績),就連高層管理者也做不到這一點。苛求管理者追求卓越是不現實的,也是不人道的。然而,在複雜的當今社會中,僅僅實現一般的業績已經不夠了,還需要在此基礎上有所超越。

長期(甚至終身)實現卓越業績的人都是些什麼樣的人呢?換言之,哪一類人是高效能的管理者?有關的事實是:這種人的確存在,但每當我們就此問題進行分析比較時,我們很快會認識到:不存在一個單一的模式或共同的個性。他們彼此之間是完全不同的。

個性毫無共同之處

在此背景下,數十年前我開始研究那些一生中取得了非凡業績的管理者——我們所說的實踐者。這些人有什麼共同之處呢?

人與人之間有多大的差異,高效能的個人之間就有多大的差異。所有人始終都在尋找的東西——共同點並不存在,確實存在的只有人的個性——讓他們與眾不同的個性。

沒有兩個完全一樣的人。人們的職位越高,差異就越大。一個人不會因為他是另外一個人的複製品(類似於基因克隆)就能升任更高職位,甚至進入組織的最高層。他們之所以升遷,更主要的原因是他們與其他人不一樣。

在長期實踐中,我遇到過一些高智能的高層管理者:頭腦出眾,懷揣多個學位,這也許是幫助他們走上職業巔峰的原因;遇到過一些智能頗為一般的管理者,但他們在事業上取得了同樣的成就;還有些管理者滿足理想管理者中的一項條件——善於溝通,他們性格外向,善於與陌生人打交道,這可能讓他們在很多情況下更加如魚得水。

不過,還有很多管理者是相當內向的,有些人甚至很害羞,但他們在工作中同樣出色。

有些管理者擁有組織經常要求的領導魅力,他們是人們常說的大人物,只要他們一進入房間,每個人都能切實感覺到他們強大的氣場,這也許可以解釋他們的成功。

另一些管理者沒有一點領導魅力,他們其貌不揚,從不引人矚目,也沒與組織中的同事打成一片,但他們所取得的成就同樣出色。

重要的是行為方式,而不是個人特徵

實現高效能的關鍵不在於是什麼樣的人,而在於他的行動,即行為方式。作為個體,高效能管理者是千差萬別的。他們不符合對管理者要求的標準模板,但是,他們的行動有一條共同的主線,即同一種模式。

在高效能人士身上,我們能發現的共同特徵都與他們的工作方式有關:無論在何處從事何種工作,他們都遵循某些規則、原則和指導方針,並且有意識或無意識地接受它們的指導。

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他們特別勤奮,始終遵循職業精神所要求的原則,並運用某些管理工具。

在各行各業中,我們都發現了這些相同的要素。它們完全不同於前面討論的對管理者要求的各項條件。如果我們一直採用這項標準,當代80%以上的管理文獻將不復存在。

(本文作者弗雷德蒙德·馬利克是歐洲管理教育家、“聖加倫管理學派”的創始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