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树|长津湖战役——美军陆战队,向下碣隅里撤退

橡树|长津湖战役——美军陆战队,向下碣隅里撤退

长津湖战役12月1日左右大致态势图

12月1日,志司命令志愿军西线集群继续向南攻击。

11月25日毛岸英同志阵亡,彭德怀仰天长叹,承担巨大心理压力,可想而知。至今,没有详细资料证明,这一消息对北京和志司有着什么实质性的影响。

然而,第二次战役在西线、东线同时打响,战役规模之大,战场之广,以及攻势之凌厉,远远超过了第一次战役。

第9兵团在东线一再受挫,急令第26军向战区运动,在几乎弹尽粮绝情况下锲而不舍坚持长津湖战役。

志愿军西集群攻势在实现第一阶段目标后,突然改变第一次战役保守应敌的策略,继续发起更为凌厉攻势,不断扩大第二次战役的战果,锋芒直逼平壤门户成川。

诸如此类历史上不容易被察觉的细节,正在改变着朝鲜战争将在1950年冬季之后,走向另外一个极端。

这天,麦克阿瑟和部下、幕僚们在东京判断着志愿军东西两线的攻击意图,犹豫着是否在平壤集结、防御。

在新兴里,在宋时轮指挥第27军最后的精锐的最后的攻击中,美军麦克莱恩及费斯特遣队突围时被击溃,基本全军覆没。

在土古里,美军英军匆忙组织了一支700来人的特遣队北上支援下碣隅里,其中一半被志愿军包围、击溃、迫降,一半则突入了下碣隅里美军防御圈。

在美军陆战第1师师长史密斯受命担任长津湖战区最高指挥官后,他把突围的希望放在了下碣隅里最后的防守上——这是当时志愿军第9兵团指挥官完全无法理解的战术。

也正是这天,受命南下长津湖战区的第26军极端酷寒赶往柳潭里。

而此刻,下碣隅里指挥部向柳潭里美军通报了新兴里正在激战的战况,美陆战1师第5团和第7团正在抓紧时间实施最后的撤退。

拂晓,小号吹奏的美国国歌旋律与呼啸的狂风纠缠着,这让很多参战老兵在后来都为此刻泫然——他们被迫遗弃了他们阵亡的战友,现在,他们向掩埋在柳潭里的战友们遗体作最后的告别。

朝鲜战争停战40年后,美国和朝鲜达成一些妥协,长津湖畔的美军遗骸这次万里迢迢,回到了太平洋彼岸的他们的故乡。

柳潭里,这是美军在整个朝鲜战争就地掩埋人数最多的一个战场。

在柳潭里往下碣隅里的撤退路线,属于第9兵团第20军作战区域。

第20军的作战区域过于宽阔,同时,这支擅长打“人民战争”的军队,一旦失去赖以生存国内人民群众的后勤依托,依靠落后的后勤分队进行补给,已经陷入了几乎弹尽粮绝的困境。

在第26军没有赶到,第27军在新兴里激战没有支援的态势下,负责这一区域作战的第29军58师只好全力以赴,层层阻击,以求滞缓美军撤退。

橡树|长津湖战役——美军陆战队,向下碣隅里撤退

德洞岭,遏制柳潭里往下碣隅里道路的高地。战前,史密斯在地图和现场了解这一要地之后,派驻一连近200人予以守备。

长津湖战役打响后,志愿军第29军58师以2个营轮番冲锋,美军损折近半,但依旧占据着这一高地——事后证明,提前布兵守备德洞岭,同样是史密斯在长津湖作战的一个出色的战术决策。

柳潭里南撤行动开始,为确保事关美军南撤通道安全,史密斯命令柳潭里美军派出精锐戴维斯营离开公路,以野战突破,支援德洞岭阵地。

美军离开公路,等于自取灭亡。长期以来,这一文艺传说深入人心。

可是,戴维斯营单兵携带4分口粮,双份武器、弹药,每人背负1颗迫击炮弹、一份机枪弹,外带通讯电台、防寒睡袋、取暖火炉、医药及医疗器材等,平均负重50多公斤,确实穿插10多公里赶到了德洞岭阵地。

而他们的对面,已经3日没有点滴给养的志愿军1个加强营,在酷寒与饥饿中,依然坚持战斗到最后一刻,最后,不得不目送美军撤退离去。

一方坚守到最后,一方冲锋到最后,抛开意识形态,抛开战争带来的不算愉快的结果,无疑,就战争而言,他们都是各自国家最为勇敢的战士。

德洞岭,柳潭里美军南撤最为关键的高地,“救命”的高地。

美军在撤退时,这个重要高地成为美军主要的火力协调地和断后掩护阵地。

后来,一个陆战队地空战术联络组在撤退时上了德洞岭,居高临下和其他地空联络组负责组织撤退部队的空中掩护。

这样的地空战术联络组,由一位资深的飞行员军官和几名陆战队士兵组成,配备无线电通讯设备,配属地面部队行动,负责地面部队与空中近距离支援的协调、组织。

在战机在难以分别敌我部队,或者无法判读目标的关键时刻,地空战术联络组提供、设定最佳攻击航线、角度,以无线电指引战机进行相对“精确”的攻击。

同时,他们也会通知地面部队发布特定的对空联络板、信号弹等识别信号,表明身份或位置,避免误炸。

是以,柳潭里美军天亮后的行动,得到了美军海军战机的有力协助。

橡树|长津湖战役——美军陆战队,向下碣隅里撤退

参与柳潭里突围的美军军官后来回忆,南撤时,我们头上经常有8架至16架海军飞机和海军陆战队飞机掩护行动

为保障控制南撤道路的主要高地守备,美军战机在地面部队的要求下,对美军步兵前沿50米处,进行凝固汽油弹的攻击。

继11月28日下碣隅里攻防战后,第20军58师在阻击柳潭里美军南撤时,伤亡惨重,基本丧失战斗力。

该师各团、营依旧努力组织寥寥无几的战斗队,尽职尽责进行最后的阻击。零星的火力自然无法阻挡美军的车轮,他们在苦战中盼望着第26军到来。

本该赶到柳潭里战场的第26军还是迟迟没有赶到。

第9兵团第26军,前华野8纵,是三年内战期间华野攻击力最强的六个王牌纵队之一。

可惜,该军入朝却并没有携带更新的地图,甚至朝鲜方面为该军派出的地理向导也是寥寥数人。

此外,一则酷寒,二则断粮。该军在长津湖战役本该出现的日子,只得一误再误。

现在说第26军被第9兵团用在长津湖战役的预备队比较好听。

然而,根据该兵团第20军和第27军机动到位遇到的困难与消耗的时间来看,迟到12月1日晚上才得到全军出动命令的第26军,当时似乎不算是战役预备队,更像第9兵团试图用在东线的另外一支战役突击力量。

橡树|长津湖战役——美军陆战队,向下碣隅里撤退

当然,很多史料记载第26军事预备队,就算作预备队吧。

该军在国内抚顺补充7日粮食到临江已经所剩无几。在临江补充少许粮食,该军便匆忙入朝。

一路,该军靠日占朝鲜时期的老旧地图和指南针寻路往战区机动,不料,突遇盖马高原气候突变,山川地貌在酷寒下不断变样,于是,该军迷路了。

靠单兵携带的口粮很快吃光,该军齐装满员2个师就此开始减员。

沿途粮食早就被先行路过的第20军、第27军征用一空,第26军就地征粮的希望一次一次落空。

不仅是断粮。当时,美军在长津湖战役前后,以战机空袭江界往长津湖之间广袤区域的志愿军补给线,尤其重点轰炸村落、民宅——第26军在酷寒中断粮不说,因为随军携带帐篷很少,基层官兵只得在风雪交加中,露宿荒郊野外。

长途行军与挑战生命极限的酷寒残酷消耗官兵们的体能,严重断粮导致严重的后果。

这支在孟良崮和淮海战役大显神通的部队入朝之初却并无防空、抗寒经验。

进入战区不久,该军多次遇到美军空中袭击,致使该军尚未接战,便损失了该军直山炮团。此后,该军率先进入战区的第76师和第78师的师部双双被炸,严重迟缓了两个师的行动。

橡树|长津湖战役——美军陆战队,向下碣隅里撤退

第26军率先冲入战区的一个加强营遭遇空袭,全营近800人,幸免于难者,不过寥寥数人。

前敌鏖战的志愿军第20军、第27军并不知道此时此刻,他们期待赶到战场横扫千军的生力军第26军,会遇到如此残酷的困难。

同样,由柳潭里南撤的美军得到了美军下碣隅里指挥部通报,得知有志愿军新的番号的生力军进入战区,美军更加迅速、猛烈对道路两端志愿军控制的高地实施攻击。

在酷寒威压下的盖马高原的一条普通山地道路两侧,美军战机丢下来的凝固汽油弹,把雪点燃了。

入夜,柳潭里美军拥挤在前往下碣隅里的狭窄的道路上,打空了炮弹的榴弹炮上吊着阵亡者的遗体,能够战斗的美军不断对任意的可以目标开火,队伍在缓慢前进。

按照常理,这是志愿军最佳的伏击战机。

橡树|长津湖战役——美军陆战队,向下碣隅里撤退

然而,美军眼里漆黑恐怖的道路两侧的高地,狂风呼啸,渺无人踪。

偶尔,志愿军发起近距离突击,但是,规模不过数人、十余人或者数十人,这是第20军和第27军附近赶到的部队,竭尽全力做最后的阻击。

这样小规模的近距离突击,也让美军指挥官惶惶不安。于是,美海军、美海军陆战队的战机在极端恶劣气候下,强行出动夜班战机,予以空中保障。

他们往道路两侧不断投掷照明弹,往疑似有人出没的荒山野岭不惜血本丢掷燃烧弹——但美军并不知道,此刻,第27军主力正在新兴里鏖战,战后,该军战斗人员仅余不过3000人。

同样,对风声鹤唳的新兴里南撤美军,作战区域宽广的第20军,此刻几乎再也不能聚集一支成建制的营,以期望阻击成功了。

美军每往南一步,便少了一分被袭击的风险。

12月3日,新兴里,迟迟赶到战区的第26军匆忙间把后勤基地设置在这里——谙熟新兴里地形的美军空军很快发现可疑目标。

冒着酷寒、饥饿赶赴战区的第26军尚未展开,便遭遇猛烈轰炸,雪上加霜。

这次轰炸,进一步滞缓了第26军后来的动作。不得已之下,该军只好用殿后的第88师主力绕道南下,寻求对下碣隅里美军进行总拦截。

这天,酷寒依旧。可是,由柳潭里南撤的美军终于见到了曙光,他们经历了一天一夜的艰辛、搏命,现在,下碣隅里近在咫尺。

美军陆战队的两位团长默默无声随军步行,所有的车辆上载满伤员,在公路两侧美军战斗连、排搜索掩护下,南撤美军缓缓前行。

这天,海军陆战队飞机为他们的战友进行了147架次飞行。

他们小题大做继续轰炸没有人迹的道路两边的高地,不断空投各种战斗、后勤物资,以至于这支美军沿途舍弃了不少多余的物资。

也就在这天,第20军、第27军后勤医院、救护所开始大规模救护伤员、病员,可惜,面对众多的伤、病员,这些医护人员有心无力,唯潸然泪下。

因为防冻防寒常识匮缺,烤火取暖成为伤、病员遇到的最大的灾难。很多因为烤火耽误的伤员在脱去配发的上海翻毛皮鞋时,或者连皮脱掉,或者连脚脱掉。

医生触碰之下,很多官兵冻伤发黑的脚趾头应声落下。

在激战之后,新兴里、柳潭里、下碣隅里等等长津湖激战区域,很多志愿军伤病员自能艰难爬向后方自救。

爬不动了,只好一步一步,向不知方向的后方挪动,向生命的希望挪动。

同样在这一天,江界的第9兵团可能并不了解前敌战报,在志司“万岁军”嘉奖电文的激励下,第9兵团继续憧憬着长津湖战役的最后打击。

12月3日,在江界第9兵团司令部了解长津湖战役战况的北京向志司并第19兵团致电,建议对长津湖被围美军,除歼灭其一部外,暂时保留一大部。

电文认为:围而不歼,让其日夜呼援,这样便吸引援敌一定到来,使我有援可打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橡树|长津湖战役——美军陆战队,向下碣隅里撤退

12月4日,由柳潭里南撤的美军陆战第1师第5、第7团主力及配属部队陆续抵达下碣隅里。

从柳潭里到下碣隅里的道路仅22公里,南撤美军先头部队用了59个小时,后卫部队则用了77个小时,平均每前进1公里,耗时3个小时。

战后美军统计,在柳潭里往下碣隅里撤退路上,是美军在长津湖战役中损失最惨重的一次战斗,其中,美军伤亡超过1500人的伤亡,其中,超过3分之1是冻伤。

就此,也可以看到连续作战精疲力竭、几近弹尽粮绝的志愿军第20军和第27军参战各部最后的努力。

就此,长津湖战区最主要的作战突击力量与下碣隅里指挥所汇合,并且得到了下碣隅里堆积如山的物资保障——那支几次险遭摧毁,打空炮弹的105榴弹炮,在后来成为美军撤退的强大掩护火力。

经过11月28日攻防战,本来兵力已经衰竭,一触即倒的下碣隅里防御圈,美军在数天之内。得到了由古土里北上的30余辆重型坦克的德赖斯代尔特遣队的支援,得到了柳潭里数千战斗集群南撤会合、加强。

经历柳潭里、下碣隅里和新兴里数度激战,兵力损耗惨烈的第9兵团指挥官,如果此时此刻,在每日均可观察到美军实施大量空投、空援物资的情况下,还把下碣隅里当做孟良崮,当做双堆集,有无可能?

我想,答案一定是肯定的。

可惜,远在北京的决策者只能在第9兵团司令部得到更为滞后的战况。

12月4日,就在柳潭里美军撤往下碣隅里,并且开始在下碣隅里重新配给、整编、驻防的同日,北京致电志司和江界第19兵团司令部:

迅速控制下碣隅里飞机场不使被围美军撤走,并对美军第5、第7两团之南退部队予以歼灭,只留下其在柳潭里地区之固守部队围而不歼,以利钓鱼

可是,就在这天,第26军、第27军的部队开始陆续进入柳潭里。

——就此一点,即可证明第9兵团并没有第一时间收集情报,上传北京。贻误战机之责,一目了然。

这时,下碣隅里机场已经处于美军重新部署、加强的防御火力掩护中。

对没有重炮,迫击炮因为酷寒炮口变形,近半都无法打响的志愿军前敌官兵来说,要突破美军火网,控制下碣隅里机场谈何容易?

橡树|长津湖战役——美军陆战队,向下碣隅里撤退

最左边南下红线为第26军第88师大致穿插线。不会PS,制图技术太差,仅作阅读便于参考,见谅。

战役打到现在,客观上,美军作出全线撤退的命令后,西线集群已经放弃“平壤防线”开始向南撤退。

在战略视角,继美军西线集群南撤之后,美军东线集群绝不可能冒险滞留战区,撤退企图一目了然——继续进行长津湖战役可能再无必要。

坐观、威逼美军撤退,徐徐南下占领兴南、元山在当是水到渠成。

然而,历史毕竟是历史。下碣隅里,必将成为中美两国爱好军史的朋友们为之唏嘘的遗憾之地。

今天更新到这里,明天继续长津湖战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