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仗就是打後勤,看看二戰德國的糧食狀況

糧食供應室戰爭走向的重要環節,在二戰中德國是怎樣看待糧食問題的呢?


德國元首希特勒參加過一戰,當時德國的後勤補給問題就很糟糕,據說希特勒當兵時的一大樂趣就是趴在床上看小耗子吃他昨天掉落的麵包渣,一站之後他又經歷了一次愛情創傷,從此不再吃肉,還服藥減少大腸蠕動,減少放屁的次數。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希特勒和納粹黨面臨的重要問題就是糧食的自給自足,德國不願意將有限的外匯去交換糧食,德國農莊必要在保證牲畜的存欄數量之前保證穀物的生產數量,讓人民有糧食吃,牲畜有穀物吃。到了1939年德國在穀類、土豆和肉類幾個關鍵產物中自給自足的程度已經達到了80%,但是食品短缺,物價上漲的陰影還是會時常降臨在德國人頭上,希特勒說:“要想讓德國人過上跟美國人一樣的好日子,就需要更多的耕地。”

打仗就是打後勤,看看二戰德國的糧食狀況

德國有關部門統計,德國至少需要700萬到800萬公頃的事宜耕種的良田才能完全解決糧食供應問題,希特勒知道要打仗就要及早把德國人民的腸胃調試到戰時狀態,1939年在德國國防軍對波蘭發動閃電戰的一個月,嚴格的配給制就開始實施,嚴格規定各類人群所需的卡路里數量。閃擊波蘭後德國勞工部統計有42%的德國家庭飲食情況較上一年有所改善,德國希望對歐洲的征服解決對糧食供應上的困境,然而直到1941年春天,德國新佔領的國家都沒有為德國納粹進行預想中的輸血。

打仗就是打後勤,看看二戰德國的糧食狀況

從1940年8月開始,丘吉爾宣佈對德國進行封鎖與禁運,整個德國立刻陷入對油料、西遊金屬、橡膠、化肥和飼料等各種物資的短缺,1942年初納粹當局發佈命令,禁止猶太人購買肉類、食用油和奶製品。戰事一開,其實工人們吃的更多了,為了保障生產,軍工企業的工人,實際上每天要多吃500卡到1000卡的食物,德國1939年9月入侵波蘭,到1940年中,帝國元帥葛林宣佈,軍工企業的工人可以享受和現役軍人一樣的食物供給,然而這一要求並不能得到滿足,加班工人可以額外得到一份工作加餐,而實際得到的就是一片黑麵包,裡面夾著一塊可憐的人造黃油,魯爾工業區的工人給這個起名為“葛林三明治”。

打仗就是打後勤,看看二戰德國的糧食狀況

1941年德國本土民眾的食物消耗比1938年下降了大約20%,許多德國青年入伍就是為了國防軍和黨衛軍的誘人伙食,有一位新兵在日誌中寫到,肉排、沙拉、交了肉汁的土豆泥,香腸還有巧克力,能吃到這些在家鄉久違的食物,簡直不可思議,幾個月前這位19歲的士兵還在鋼鐵廠做學徒,每天只能171克的肉製品,這對一個高大健碩的日爾曼青年來說實在微不足道。1941年初,希特勒就意識到作為糧倉的烏克蘭與高加索的油田同樣重要,應當作為高優先目標占領,烏克蘭廣袤的農田一旦被掌握,納粹德國本土的農民和戰爭機器就可以獲得充足的補給,希特勒對整個歐洲的統治將由其對糧食資源的掌控而成功。

打仗就是打後勤,看看二戰德國的糧食狀況

從1941年到1944年的列寧格勒圍困,是納粹德國在二戰中對飢餓攻勢的集中體現,納粹的策略很簡單,掠奪資源給戰爭機器用來運轉,而劣等民族將在飢餓中滅絕,在納粹統治下,波蘭猶太人每日卡路里攝入量被嚴格控制在184卡,1943年德國從佔領的蘇聯領土上掠奪了900萬噸穀物,200萬噸飼料,300萬噸土豆,66萬噸肉類,整個佔領期間德國從蘇聯運走900萬頭牛,1200萬頭豬,以及1300萬頭羊。

打仗就是打後勤,看看二戰德國的糧食狀況

總結:德國人為保證軍隊的糧食供應,採取了兩個手段,第一,大力提高本國的糧食和牲畜產量,希望實現自給自足,但是由於土地有限,仍然無法完全解決糧食問題,所以在本國實行嚴格的配給制,第二,對外掠奪,希望征服歐洲給德國輸血,德國把多去廣袤的烏克蘭農田提升到了最高級別的軍事目標,並通過圍困和佔領從蘇聯掠奪了大量的糧食和牲畜,通過種種手段,德國人基本保證了戰爭機器的運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