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的奮鬥者」奮戰在脫貧攻堅一線 涼山州委副書記兩年多跑壞4雙膠鞋

名片

陳忠義

涼山州委副書記,分管脫貧攻堅

“2016年6月12日陳書記第一次來我家,那時村裡不通路,剛下過雨,他穿的高筒雨靴,泥漿差點漫過靴筒。”7月7日,回憶起兩年多前的場景,涼山州喜德縣樂武鄉里柯惹村村民阿於曲者記憶猶新。那之後幾個月時間,該村村道的毛路就建好了。

阿於曲者口中的“陳書記”是涼山州委副書記陳忠義,2016年2月從甘孜藏區調任涼山,擔負起分管脫貧攻堅的重任。裡柯惹村正是他的聯繫點。

“脫貧攻堅沒有捷徑、沒有退路,必須沉下心俯下身,真抓實幹、狠抓落實。”在工作中,陳忠義經常這樣說。兩年多來,涼山安寧河谷6縣市率先脫貧,彝區藏區縣甩開膀子抓脫貧、安寧河谷縣市擼起袖子抓發展的“兩線作戰”格局加快形成。□本報記者王云何勤華

 平均兩天就走訪一個貧困村

2016年,喜德縣考慮到陳忠義工作繁重,擬報送一個交通條件較好,脫貧難度較輕的村作為他的聯繫點。但陳忠義提出,自己作為州委分管脫貧攻堅的領導,就是要聯繫最貧窮落後的村。

裡柯惹村距喜德縣城約45公里,屬典型彝族聚居高寒山區,有貧困戶117戶,貧困人口529人。陳忠義聯繫該村前,這裡不通公路,不通移動通信信號,沒有幼教點。

2016年6月,陳忠義第一次到村,穿著一雙雨靴,沿著雨後泥濘山路來到村民中間,宣傳脫貧政策,瞭解生產生活需求。而當初的這條艱辛路已經變成了現在的致富路。

“我們直接入村。”2017年上半年的一天,陳忠義到美姑縣樂約鄉調研時,其務實的工作作風讓鄉黨委書記勒格古者印象深刻。

到涼山工作後,這裡山高路長,陳忠義感到肩上的擔子更重了。但他時常向扶貧戰線的同志說:“沒有比人更高的山,沒有比腳更長的路。”

兩年多來,陳忠義始終把走訪調研作為了解基層情況、解決群眾困難、推動脫貧攻堅的“金鑰匙”。驅車、坐船、騎馬、走路、搭摩托,他跋山涉水、攀巖過澗,累計在深度貧困地區工作335天,行車69300公里、徒步800餘公里。他穿壞4雙膠鞋,走訪鄉鎮232個、貧困村374個、困難群眾1100餘戶,千方百計為涼山貧困“把脈問診,尋醫問藥”。

 與村民綁在一條繩子上爬懸崖

2016年5月24日,媒體報道了昭覺縣“懸崖村”的消息。當晚,陳忠義便帶著幾個部門的同志連夜趕到昭覺縣城,第二天一早冒雨直奔“懸崖村”。

“心中沒有百姓,百姓心中怎會有你?”陳忠義手腳並用攀爬4個多小時,登上“懸崖村”挨家挨戶走訪慰問。

“‘懸崖村’那時還是藤梯,陳書記年紀比我們長,但卻爬在我們一群人的最前面,讓我們十分感動。”“懸崖村”所在的昭覺縣支爾莫鄉黨委書記阿吾木牛說。

從“懸崖村”返回的路上,陳忠義繞行15公里多,徒步近8小時。一天中,他身上的衣服先被雨淋溼、後被太陽曬乾、又被汗水浸透,深夜回到縣裡才發現手臂劃傷了,腳底起泡了。

但陳忠義卻認為這些不算什麼。最令他感動的是,當時接他的村民用一條繩子把他們緊緊綁在一起爬上懸崖,那一刻他深切感受到了與黨同心同行,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魚與水、血與肉”般的幹群關係。

“陳書記不僅指出村裡的問題,還幫村裡脫貧指路子,不僅看到基層幹部的弱點,還教大家工作方法。”喜德縣委副書記陳嘉明說,裡柯惹村原計劃實施彝家新寨安全住房項目,因道路交通差、環境氣候惡劣等造成運輸成本高,貧困戶修建一套安全住房需自籌10萬元左右。

陳忠義得知情況後,結合該村實際困難以及村民意願,與相關部門銜接協調將該村彝家新寨安全住房項目調整為補助金額更高的易地扶貧搬遷安全住房項目,受益困難群眾達117戶529人。他還統籌協調資金,為裡柯惹村修建了14公里的通村毛路和水泥硬化路。

脫貧攻堅沒有捷徑走

兩年多來,陳忠義主動放棄絕大多數週末和節假日休息,幾乎把所有時間和精力投入到脫貧攻堅上。他說:“涼山的脫貧攻堅已進入決勝階段,正是貧困群眾最需要我們的時候,再苦再累挺挺總會過去,只要能讓群眾脫貧,我再脫兩層皮也值得!”

正是他這種對黨忠誠的堅定信念和一心為民的公僕情懷,感動和激勵著奮戰在脫貧攻堅一線的廣大幹部和群眾,為脫貧攻堅凝聚起了強大合力。兩年多來,陳忠義堅持把脫貧攻堅牢牢抓在手上,下足“繡花”功夫,上下合力,涼山脫貧攻堅取得階段性成效,2016-2017年累計退出貧困村954個、脫貧25.33萬人,貧困發生率從2015年底的15%降至11%。

“村裡有幼教點了,娃娃送進幼教點,可以學習普通話,我們也可以安心做農活了。”在陳忠義的協調下,裡柯惹村有了兩個幼教點,村民阿育曲惹說。

陳忠義心裡清楚,脫貧攻堅沒有什麼高深莫測的理論,也沒有捷徑。他時常告誡自己和基層幹部,只有沉下心來、俯下身子,真抓實幹、埋頭苦幹,一件事一件事去抓落實,一個堡壘一個堡壘去攻克,脫貧攻堅才能取得最終勝利。來源:四川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