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奇葩的擇偶觀背後,是細水長流的幸福

看似奇葩的擇偶觀背後,是細水長流的幸福

我的“石頭愛好者”微信群裡,昨天因為討論一個群友女兒的戀愛問題,展開了激烈的辯論。

事情是這樣的:

群友的女兒(簡稱小Q),今年大四,名校,家境中產以上,雖不是傾國傾城,但也清秀可人。

小Q媽就一心想讓女兒“嫁入豪門”,甚至“當第三者也沒有問題,誰說第三者就不是真愛了呢?要不是原先的婚姻有問題,第三者也插足不進去。”

而小Q卻偏偏只交了一箇中規中矩的男朋友,父母都是事業單位的一般員工,家裡雖為了兒子已經備好房、車,但距離小Q媽的要求,是差了十萬八千里。

小Q媽苦口婆心,從社會資源、階層固化到貧賤夫妻百事哀——對貧賤的標準線理解不同,小Q媽覺得花錢不能隨心所欲,從小嬌生慣養的小Q就會受不了。但堅信“真愛”的小Q卻鐵了心,非要和男友結婚。

群裡因此分成了幾派,主要觀點如下:

  • 50%以上認為小Q媽在無事生非,不僅不考慮女兒的心意,橫加干涉,也做著不切實際的白日夢。甚至覺得小Q媽思想品德有問題的,紛紛讓群主把小Q媽踢出去;

  • 20%左右的群友,基本也都是有女初長成的媽媽,卻表示支持小Q媽。原因是絕對沒有可靠的愛情和男人,錢最安全,即使以後男人出去花茶茶,有經濟大權在手,也無所謂。

  • 剩下的群友就各持己見,有覺得應該從各方面綜合評估,比如婆婆是不是好相處啦,男孩是不是媽寶男啦,以後小孩是不是跟女方姓啦……也有覺得清官難斷家務事,應該關起門來自己解決,不該鬧到眾人皆知。

看似奇葩的擇偶觀背後,是細水長流的幸福

眾說紛紜之間,一位媽媽把她當年的擇偶故事寫了下來,發到了群裡,她是這樣寫的:

“我出生在一個父母關係非常惡劣的家庭裡。父親忙於生意,幾乎不回家,母親因此脾氣暴虐,動不動就打我和弟弟。所以,在我上了初中開始,我就開始規劃,我要找一個什麼樣的丈夫:

  • 我希望他脾氣溫順,即使有點過於老好人,也沒有關係。這樣他就不會因為發火或者急躁跟我吵架打架。

  • 我希望他以家庭為主,事業為輔,即使他掙到的錢不多,我可以降低物質要求,但我想要我倆可以什麼事情都在一起,相互扶持。

  • 我希望他很勤快,把自己弄得整齊乾淨,也能燒一手好菜。

  • 我希望他是一個理工科的工程師,因為我數學不好,他就可以代替我輔導孩子的功課。

在我大學的時候,我就對照著這幾條,去找到了這樣一個人。除了這幾條,什麼外貌、才華、金錢,全都不考慮。

沒有一見鍾情,也沒有轟轟烈烈,我們倆的感情就好像是沿著朋友、情人、親人,很快演變過來的。現在,我們結婚30多年了,他依然每天下班燒好小菜,等我回家吃飯。我洗好碗,和他一起散步或者去看電影。

群裡沉默很久,而我也深深折服於這位媽媽的智慧:

——從來沒聽說過,擇偶,還能按圖索驥的。

但,轉念深想,這不就是很明確的知道了,自己要什麼,並付諸行動的一種表現嗎?

對於工作、對於購物,我們總能在理智中分析利弊,權衡得失,但唯有面對選擇愛人的時候,大家都幾乎只用感情投票,也是,愛情來得太快就像龍捲風,擋不住啊。

但婚姻裡的確不僅僅是愛情,兩個人,甚至是兩個家庭生活到一起,如果沒有提前規劃和預計,磨合期爆發的戰爭往往會輕易毀掉這個婚姻。

所以,誰說擇偶不能規劃呢?

除了突如其來的愛情和標準不一的金錢,或許什麼樣的人、什麼樣生活習慣的人、什麼樣性格的人,能和自己生活在一起,平安喜樂地度過一輩子,才是真的需要認真思考的問腿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