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悟空壓在五行山下的變化

孫悟空被壓五行山是值得深思的片斷,這是孫悟空性格轉變的關鍵環節,也是悟空由挑戰世俗的自由精神象徵滑向妥協世俗甚而融人世俗的過渡過程。首先進入讀者眼裡的是悟空異常窘迫的情狀:

孫悟空壓在五行山下的變化

“類嘴縮腮,金眼火眼。頭上堆苔鮮,耳中生薛蘿。鬢邊少發多青草,額下無須有綠莎。眉間土,鼻凹呢,十分狼狽;指頭粗,手掌厚,塵垢餘多。還喜得眼睛轉動,喉舌聲和。語言雖利便,身體莫能那”。

孫悟空壓在五行山下的變化

悟空對觀音菩薩自陳:“我在此度日如年,更無一個相知的來看我”。

孫悟空壓在五行山下的變化

曾經戰天鬥地、大鬧大宮的齊天大聖和現在被壓五行山、飽嘗拘禁、孤寂的戰敗者對比何其鮮明!五百年的“可運呼吸之力,不得搖掙”足以消磨悟空的鬥志;五百年的度日如年足以讓他懺悔來世反思今生:五百年的“飢餐鐵丸、渴飲銅汁”足以讓一個力圖超越一切落籬、追求永恆自由的精靈迴歸大地、扳依世俗。正如人類永恆之訓語;“每個人出生時都以為這天地是為他一個人而存在的,當他發現自己錯了的時候,他便開始長大了。”(今何在《悟空傳)))這個長大的過程,就是一個不斷接受世俗、併為世俗社會所吞噬、所改造的過程,即人格的異化過程。

孫悟空壓在五行山下的變化

“山中無老虎,猴子充大王”,在花果山水簾洞的孫悟空,原可以安安穩穩地生活,但他要生活得更美好,要擁有更為主動的生存空間。已是“美猴王”的悟空深感生死之憂,便首先去龍宮尋寶,“金箍棒”成了他稱心如意的武器,接著擅闖地府修改生死簿以求長生不老,並因此驚動了玉帝,封他為“弼馬溫”。但悟空發現自己的尊嚴受到了嘲弄,他便一路金箍棒打出天宮,回到花果山自封為“齊天大聖”,公開表示對玉帝的“王權”及其臣僚的藐視。“齊天大聖”的封號、看守“蟠桃園”的美差並未讓悟空“識時務者為俊傑”,上界所能給予的官職,並企圖以此來收買、臣服反叛者;而悟空所期求的則是人格的尊嚴和人性的本真、自由。“理想愈大愈遠,失望愈深愈重”(羅曼·羅蘭語)。孫悟空最終被壓五行山下的結局,又何止是“失望”而已!

孫悟空壓在五行山下的變化

孫悟空從花果山上的美猴王到五行山下石匣之中的神猴過程,實質上也是一個不斷墜人世俗力量的圈套的過程,所謂的上界便是拋出一個又一個圈套,以誘騙的方式將悟空自由本真天性逐漸消磨、異化。悟空在鬧東海、闖幽冥之後,被玉帝用懷柔政策招安,做了“弼馬溫”,接著第二次招安,換來“齊天大聖”的名號,最後以被如來以誘騙的方式壓在五行山下五百年,為擺脫被壓的不自由,同樣也是為了恢復此前的自由之身,唯一可走的辦法是保護唐僧西天取經,可見西天取繹也是一個圈套,這真正一個“瞞和騙”和歷史。在這樣一個歷史進程中,要想對抗整個世俗世界,保持精神上的絕對自由和本真,就會遭到所有世俗力量的聯手鎮壓,永不翻身;要想獲得自由之身,除了妥協還是妥協,別無他途。在這樣一個歷史進程中,痛苦的不是妥協,而是妥協後的清醒,是對當年自由、本真天性的不斷追念和對當前處境的懷疑。作者籍孫悟空在屈服與戰鬥、生存與毀滅之間的矛盾,表達了理想者面對現實的無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