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龙八部与俄狄浦斯王的百般纠葛

神话作为上古时代社会、文化诸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它参与构建原始人的思维模式和认识世界的方式。正如荣格所说,神话是原始氏族的心理生活,“原始人的智慧并不制造’神话,而是体验神话,神话是前意识心理的启示,是关于无意识心理事件的不由自主的陈述,以及除了物质过程的

寓言之外的其他一切。”因此,神话作为原始人的思维是一种人类普遍的集体无意识,它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必须会以心理积淀的方式遗传下来,并组成一种超个性的共同的心理基础,并普遍地延续下来。然而集体无意识一直处于不自觉的状态,它既独立于意识又超越意识,虽然“神话的原型与今日个人的原型非常可能以很相同的方式出现”,但它绝不能通过意识的选择来引起,而只能是间接地通过意识来引起或自发地出现。也就是说,不是来自可以察觉,可以说明的意识根源。这种原始意象即原型的自发显现可以用来解释创作中的非自觉性现象。荣格就认为原始意象和原型的存在为艺术和文学提供了基本的创作主题,伟大的作家之所以写出了伟大的作品是在集体无意识的影响下不自觉地表现了一些原型,触动了种族之魂,触动了读者的深层无意识。《天龙八部》中的原型显现也正是如此,金庸之所以能将俄狄浦斯的悲剧自然地承袭为自己作品中的原型,并不是他对《俄狄浦斯王》进行了有意识的模仿,而是他在集体无意识的影响下不自觉地表现了俄狄浦斯悲剧的原型。

天龙八部与俄狄浦斯王的百般纠葛

在《俄狄浦斯王》中,命运表现为一种无法逃脱的神秘而可怕的力量。一些西方哲学家看来,这种神秘可怕的力量就是异化。当人开始意识到自己成为人的时候,就开始与异化自身的力量作斗争,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史,实际上就是一部人与自然社会斗争的历史。然而在斗争中,面对自然和社会的强大,人类不断地遭受着无可逃循的痛苦、折磨乃至死亡,这些在人的头脑中会很自然地转化为命运观念。正如朱光潜在谈到古希腊悲剧时所说:“从整个古希腊悲剧看来,我们可以说它们反映了一种相当阴郁的人生观,生来孱弱的人类注定了要永远进行战斗,而战斗中的对手不仅有严酷的众神,而且有无情而变化莫测的命运,… …既没有力量抗拒这种状态,也没智慧理解它,他们的头脑中无疑常常会思索恶的根源和正义的观念等,但是却很难相信自己能够反抗神的意志,或者能够掌握自己的命运。”在各种异化自身的力量面前,人是那么渺小、软弱,在不可知的命运面前,人是那么无能为力,难以把握自己。

天龙八部与俄狄浦斯王的百般纠葛

命运的阴影笼罩着整个古希腊,远古先民在对人与命运的冲突进行探讨的过程中体验到个体的脆弱以及生命的无价值、无意义,因此不可避免地陷入了悲观和困惑,并用上帝和天神解释命运的神秘。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并不是人人都相信上帝和神话,可是人类并没摆脱那种异己的力量对自身的威胁。虽然人类不再由于对自然力难以控制而感到自身的软弱,不再寻求在想象中征服自然,但恰恰相反,人害怕的是他自己所创造的社会力量。现代文明的发展在人们带来物质财富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空前的精神危机,人们在失掉上帝的同时,也失掉了自身的价值感。人的心灵在科学的冲击下倾斜了,文明的进步与人类精神的恐慌之间的巨大反差,使人类深深感觉到生命的痛苦和人性的压抑,正如卡夫卡所说:“我们看见,这是由人建造的迷宫,冰冷的机器世界,这个世界舒适的表面上的各得其所越来越剥夺了我们的权利和尊严。”战争的威胁、金钱的诱惑、情感的物化等构成的综合病症使人们感到无所适从;价值的失范、精神家园的丧失,使人们失去了生存的精神依托。现代人所面对的主要威胁是精神上的贫穷,而不是物质上的贫困。那些失去正确生活目标的人们犹如生活在丧失了精神生命的现代“荒原”,感觉自己正在被巨大而令人昏乱的变化之轮带向不可知的地方。从某种程度上说,现代人在异化自身的物质中体会到了与远古先民同样的孤立、无助、茫然、恐慌与绝望。在这种情况下,现代人的生命体验便很自然地接通了远古先民的心灵深处。许多作家的创作开始不自觉地转向了曾被视为与理性和科学背道而驰的远古神话、仪式、梦和幻想, 20世纪的文学出现了明显的“回到神话”的趋向和强烈的“寻根”意识。也许“我们的时代离开生命的本原越远,艺术和诗就越坚决地渴求回到那里去。向往原始模型、榜样,向往藏在深处的不变的东西。”金庸就以他的小说《天龙八部》向人们展示出了一部现代人的神话。也许金庸在塑造段誉、乔峰、虚竹三位主人公时并没有想到俄狄浦斯的悲剧,但是当他在作品中对现代人的命运进行思考时,面对异化自身的物质世界,不可避免地要陷入与索福克勒斯同样的悲观和困惑,而当他带着这种情绪寻找悲剧命运的根源时,便自然而然地激活了潜意识里的原型,唤醒了沉睡于他思想深处的俄狄浦斯。

天龙八部与俄狄浦斯王的百般纠葛

金庸作为一个通俗文学作家,自称讲故事的人,他自己说: “我只求把故事讲得生动热闹。”然而,当金庸在他的作品中不自觉地表现出俄狄浦斯悲剧的原型,并以无法摆脱的偶然和近乎命定的绝对向现代人昭示了生命的悲哀和无望时,《天龙八部》早已远远超出了他“讲故事”的目的。在荣格看来,艺术代表着民族和时代生活中的自我调节活动,它在对抗异化、维护人性完整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艺术家以不倦的努力回溯于无意识的原始意象,这恰恰为现代的畸形化和片面化提供了最好的补偿。”同样,当金庸从无意识深渊中把渗透着远古人类深沉情感的原型重新发掘出来时,武侠小说《天龙八部》就不再是一个普通的传奇的故事,它已经不自觉地对异化自我的现代物质世界作出了某种对抗。正如荣格所说,原型具有强烈的影响力,作家一旦表现了原始意象,1同时将他所要表达的思想从偶然和短暂提升到永恒的王国之中,把个人的命运纳入人类的命运,并在我们身上唤起那些时时激励着人类摆脱危险、熬过漫漫长夜的亲切的力量。

天龙八部与俄狄浦斯王的百般纠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