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碌乡小小白芨苗“串”出群众致富路

雨碌乡小小白芨苗“串”出群众致富路

雨碌乡小小白芨苗“串”出群众致富路
雨碌乡小小白芨苗“串”出群众致富路雨碌乡小小白芨苗“串”出群众致富路
雨碌乡小小白芨苗“串”出群众致富路

珠江网讯(通讯员付文飞)7月初,雨碌乡的天气依然温热多雨,全乡200余亩的小白芨也随之进入了盛花期,走近雨碌乡小铺村的白芨种植基地里,或紫色、或朱红、或雪白的花朵挂在枝顶上、坠在绿叶中,郁郁葱葱的白芨苗,在清风中清清摇曳显得端庄优雅,甚是迷人。

白芨属于一种名贵中草药,多年生草本植物,有广泛的药用价值,植株高20-50厘米,叶片叠生,通常栽种单株,通过两到三年的时间串联生长至10多株,甚至串成丛状或片状,产量及经济价值都很高。

据种植大户刘大群介绍:“1979年出生的他,此前,一直在昆明与妻子倒卖蔬菜,受家庭和创业环境的影响,2016年初毅然决定回家乡种植‘小白芨’。起初他和村里谈论种植白芨的事,大家不理解,认为本地不适合种植中药材,不愿意将家中田地租给他来种植。因此他只能先流转一部分被荒废的土地,购买了少量种苗进行育种试验。于2017年底培育出第一批白芨苗。看到他干的有声有色,村里的其他贫困户都坐不住了,纷纷主动找上门来,愿意将自家土地流转给他,跟着一起种白芨,现在,自己的白芨种植已达到20余亩,起初起步资金2.6万元也已回本。下一步将继续扩大种植规模并成立合作社带领周边群众一起发展白芨种植,与大家一通走上致富路”。

刘大群算起了这样一笔账,白芨苗一至两年即可出售,现在市场供不应求,畅销省内外。按照现在每千克鲜活白芨 130元的市场价来算,以每亩产量500千克为例,每亩可实现6.5万元的产值。

“白芨种植相较于传统的玉米、马铃薯等经济作物的种植,不但经济效益高出许多,而且白芨种植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给全乡的剩余劳动力提供了更多的务工机会,群众在照顾家庭的同时到白芨基地务工,每天可获得70-80元的收入,每月下来也有2000多元的收入。”雨碌乡农科站负责人这样说。

小小的白芨苗,正在雨碌乡“开枝散叶”,以较高的经济效益回馈着广大的种植者。以斑斓的花朵预示着群众的生活将会异彩纷呈,在特色产业的路上越走越宽、越走越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