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遮羞布的背後是什麼?

“共享”遮羞布的背後是什麼?

19世紀50年代初,俄羅斯與土耳其之間爆發了戰爭,戰火很快蔓延到整個克里米亞,史稱克里米亞戰爭。接著英法聯盟也捲了進來,1854年,英法兩國向俄羅斯宣戰,並派兵進入克里米亞。英國整個國家的注意力都轉向了這場戰爭,貝色麥也不例外,他很想為戰爭做點什麼事情。

首先,他對戰士們手裡的武器做了改進,發明了一種新式步槍,叫來復槍。這種步槍的槍膛裡刻有來復線,它發射出去的子彈以旋轉方式向前運動,彈道比較穩定。用這種步槍進行射擊,不僅射程遠,而且命中率高。實驗結果表明,來復槍是一種性能優良的步兵作戰武器。

發明了來復槍以後,他又把注意力轉向了大炮。當時士兵所用的大炮性能不太好,炮彈出膛以後,因為空氣的阻力等因素,常常在空中翻滾,不能保持穩定的彈道,從而影響射擊的準確性。貝色麥擅長機械技術,他決定用自己的智慧幫助國家解決這一問題。

從物理學上我們知道,旋轉中的物體在運動時,會保持沿轉軸方向的穩定。如果槍彈在飛行過程中,能夠以飛行方向為軸線旋轉,那麼它就會避免翻滾現象,保持穩定的彈道。貝色麥就是根據這一原理,發明了來復槍,效果很好。現在,他還要沿著這一思路,製造出來復炮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