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前十分鐘有點懵,看完想打8分的網大,不多見!

文| 阿筆

七月的第一天,又到了網娛獨家出品的《每週一鑑》時刻。今天要開鑑的這部片子,看過之後,網娛君要為這部片子截至目前不到500萬的點擊和還沒有形成豆瓣評分,鳴不平!

看前十分鐘有點懵,看完想打8分的網大,不多見!

一句話:快去看,尤其喜好懸疑、推理的大小可愛們,不用專門跑電影院,優酷電影搜索《迷失地鐵》,搞定。

當然,有些人可能以為網娛君莫不是收了money,發誓還真不是。

我為什麼覺得《迷失地鐵》值得一看?

故事因一隻眼睛而起。

看前十分鐘有點懵,看完想打8分的網大,不多見!

確切點來說,是一個用眼睛催眠的APP,眼睛區分的是心理世界,所以但凡屬於刻畫角色心理世界的片段中,都有一隻眼睛,無處不在。

主人物麥芯(王真兒飾),一個能走進別人內心,卻丟失自己記憶的心理幻境師,但看到最後,真相揭開。按照心理學上的說法,主人格和分裂人格的記憶是不共享的。麥芯真正丟失的不過是分裂人格的記憶。主線講她要到地鐵上拯救一群被催眠的人,然後由此帶出多個人物的故事。而這一切的根源又是麥芯主人格和分裂人格之間的鬥爭。

看前十分鐘有點懵,看完想打8分的網大,不多見!

影片一共82分鐘,網娛君簡單劃分了下階段,前20分鐘為第一part:鋪墊,埋下超多伏筆,真真假假,一方面,確實導演、編劇走心了,但另一方面,稍顯得有些平,吸引人的節奏略弱。

沒有一個爆點又或者是好奇點支撐觀眾看下去,想要表達的東西太多,反倒都沒抓住。想來這也是目前點擊略涼的核心原因。

20—60分鐘,第二part:高潮。接觸被催眠人的高潮、停下地鐵的高潮還有揭露人性的高潮。

看前十分鐘有點懵,看完想打8分的網大,不多見!

圍繞著醫院生、賽車手、前警察等人戰勝心魔解除催眠尋尋展開,節奏、情緒開始漸入佳境。

第三part:最後20分鐘,還是高潮。這部分真的不論是鏡頭、畫面還是劇情的設置,高級。

整個故事,讓網娛君想起了1999年的《加油站襲擊事件》,講述一群人在加油站的故事,的那因為改片已經被奉上神壇了,就不作過多比較。

在《迷失地鐵》中,4個關鍵人物: 心理幻境師麥芯、前警察徐瞭然、賽德學院心理學家(也是麥芯的父親)、監控者徐瞭然妹妹徐徐。

兩條敘述線,像是戴上VR眼鏡,在遊戲裡邁過的是水泥堆,在現實中只不過繞過了一個桌子,但是動作是同步的。

這就不得不誇一誇這部片子的剪接、編劇真的走心了,很多小細節的設置尤其經得起推敲。

比如:一開始麥芯父親手中的項鍊、二人的對話,其實都在交代兩人之間特殊關係,又再對應後面出現的畫面,解釋當時與麥芯對話的其實就是她自己的分裂人格。

看前十分鐘有點懵,看完想打8分的網大,不多見!

像這樣的橋段還有很多,小時候麥芯下棋、再次回到賽德學院時出現的同步畫面等,有意思的是,畫面停留時間極段,在不經意間埋下伏筆,進行關係暗示。

看前十分鐘有點懵,看完想打8分的網大,不多見!

還有一個點,為了讓觀眾更好地區分劇情是角色心理還是現實世界?但凡進入心理世界時,都會有一隻眼睛在一旁看著。而這隻眼睛其實也很好地做出了一些解釋.

看前十分鐘有點懵,看完想打8分的網大,不多見!

比如,麥芯為什麼一開始沒有真正進入賽車手的內心世界,就是因為當時賽車手已經被催眠了,有一定的防禦能力,其實麥芯在給我做心理治療時,進入的是賽車手佳的心理世界。

選擇用女主麥芯內心視覺呈現,細節處理很好,前後呼應,加深觀看記憶。

值得一提的是,這也是演員王真兒二戰網大,上一部是由陳正道導演、包貝爾和她共同主演的一部網大《床三》,後改名《沉默的謊言》,而她剛剛完結的電視劇《上海女子圖鑑》,演技也是受到觀眾極大的認可。

看前十分鐘有點懵,看完想打8分的網大,不多見!

不得不說,王真兒不僅是演技在線,挑劇本的眼光也很強。

令網娛君驚喜的是,在《迷失地鐵》中,不僅僅是王真兒,男主徐了燃(王煜飾)、賽車手、醫學生、徐徐等人的演技十分流暢、自然。

講一個小細節,醫學生在被麥芯說中內心恐懼時,給到一個腳的特寫,都是戲。

看前十分鐘有點懵,看完想打8分的網大,不多見!

影片的剪接不是做夢而是藉由各種有關聯的鏡頭巧妙切換到另一個人格,這個過程妙就妙在不會讓觀眾看得雲裡霧裡,產生混亂。

比如,有一個片段是麥芯剛剛從醫學生的心理世界跑出來,在十字路口遇見了賽車手,原本是很難分清此刻麥芯是真的看見賽車手還是幻覺中的幻覺,結果下一個鏡頭切到了麥芯在地鐵上與賽車手對視,很好地解釋,剛剛畫面中十字路口的相遇是真實存在的。

看前十分鐘有點懵,看完想打8分的網大,不多見!

以上,作為一部優酷自制的網絡電影,《迷失地鐵》絲毫不輸小成本有院線電影。故事能自圓其說,邏輯沒有硬傷;演員演技自然,將每一個人物性格、故事刻畫得有個人特色;剪輯手法巧妙,前期鋪墊、真假伏筆埋在一起,干擾信息也混在一起,前後呼應,細節設置可以說是很到位了。

看前十分鐘有點懵,看完想打8分的網大,不多見!

一場多人物、多角色的心理迷局,通過不同角度,新的視角,加深記憶和解釋。節奏隨著陀螺轉的快慢,明顯張弛有度,鏡頭處理也相當漂亮。重點是,劇情、演員將社會上幾種人物典型塑造的好,包括事不關己、年輕殺馬特、二次元、站著說話不腰疼、自私自利等類型。但真正揭示人性有些紙片化。具體的大家去看吧,第55分鐘左右開始人性的探討。


誇了那麼多,這部影片還是有bug的,比如監控者徐徐一直在看監控,為什麼沒有看出來那是他哥哥,或者說又為什麼沒有任何反應?這是困擾網娛君的一個點;

看前十分鐘有點懵,看完想打8分的網大,不多見!

再有就是,“心理幻境師”這個稱呼真的有點爛,“幻境”的意義不是很懂,劇情也沒有圍繞幻境展開呀。反之,觀眾更多接觸的是心理師、心理諮詢師、心理醫生之類醫學名字,這個設定缺乏現實感,加之麥芯的服裝,也是彈幕中大家吐槽最多,因為不像是一個從事心理職業的人該有的打扮。

看前十分鐘有點懵,看完想打8分的網大,不多見!

不僅如此,劇情明顯弱化了心理幻境師這個職業本該有的職業素養,感覺更像是雞湯教主,接連兩個人的內心世界被攻破,麥芯都只用了幾句雞湯,不免顯得薄弱和倉促,感覺迫不及待地要進入下一個片段。

在結尾的處理上,主線結尾OK,支線結尾讓人有些莫名其妙。關於徐徐和她哥哥的這段關係,到底是解開了還是沒解開,徐徐在要結尾的時候莫名露出的微笑是什麼意思?地鐵差點墜崖難道不是她一受操控的嗎?刪掉她和她哥哥的合照之後又露出了同樣的迷之微笑,有點不明所以。

看前十分鐘有點懵,看完想打8分的網大,不多見!

但有句話說得好,魚和熊掌豈能兼得?作為一部小成本的網絡電影來說,《迷失地鐵》帶來的驚喜足夠多。

最後,電影用了一句話結尾:“與他的較量才剛剛開始”。

看前十分鐘有點懵,看完想打8分的網大,不多見!

這樣的結尾已經讓人開始期待後面的故事。

還是那句話,這部電影值得一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