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投票就是慢性毒药,正在杀死你的孩子

虽然我是做互联网的,但我一直对网络怀有警惕感,这不只是因为做这个行业深度了解这个行业,还有因为对网络民意的不完全信任感,对那些躲在键盘后面的键盘侠和意淫者的厌恶,另一方面虚拟的世界与现实的差距是永远存在的。

而现在层出不穷的针对孩子的网络投票,对孩子真的好吗?谁获得了呢?

网络投票就是慢性毒药,正在杀死你的孩子

一.投票是商家的如意算盘

1、通过投票达到吸粉目的

现在的商家开设公众订阅号和服务号已非常普遍,但是光有公众号而没有粉丝是没有用的,为了吸引更多的粉丝关注,往往采取投票的方式来吸粉,那些需要关注才可以投票的商家就是这种类型,哪怕是僵尸粉也在所不惜,商家要的是粉丝数,达到一定的粉丝数后,就可以开通广告主和流量主功能,从而实现更多的赢利机会。同时通过公众平台定期发送的信息,为后来的宣传建立基础。

2、通过投票达到宣传目的

一个孩子的评比就会带动一个家长的朋友圈,而家长的朋友圈又会带动私交好的朋友的朋友圈,而这些裂变又会促成一个项目甚至一个产业的成活,按照“六度分离”理论,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也就是说,最多通过六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根据这个理论,朋友圈转发量即使只转发三次,这个信息的阅读量也会是个很可观的量。

而现在网络投票一搞就是要连续投五六天,有些甚至投个十来天,重要的事不只说三遍,都差点说出血来了。按中国的群众关系特点,一旦投票了就停不下来,天天投,就如同天天接受信息的轰炸。从而达到商家的宣传目的。

网络投票就是慢性毒药,正在杀死你的孩子

3、通过争议扩大影响面

即便是某项有争议的投票,被大众所厌恶,被大家所争论,你以为商家失去信誉了?错了,这是商家宣传的第二步,第一步当然是把争议的信息发出去,而第二步则是继续发酵,大众的争议把商家推到了风口浪尖,有说这个投票不仗义的,当然也有同意投票的,那么商家的大名必将进一步进入普通大众的耳朵,“今年过年不收礼”的广告折磨人,被大家骂得体无完肤,但人家照样商海常青啊。人家在你的指指点点、口诛笔伐中正赚的盆钵满体呢。

网络投票就是慢性毒药,正在杀死你的孩子

二.投票让家庭掉入陷井

而家庭在这里又收获了什么?一个虚拟的荣誉,一次不劳而获的体验。

1、孩子得到一枚有毒的果实

孩子的成绩,应该是孩子自己努力的结果,即使是没有取得荣誉,但是收获却是实实在在的,我们只是让孩子相信,所有的付出都有回报。但是朋友圈中的投票并不能证明付出都有回报,却带来了不付出也有回报的的经验。即使是那些写明了具体事迹的评选,除了可能存在的文字上的略显夸大外,当然还有更多的人情在里面,甚至还有别人盲目的投票,因为有些投票是一定要选定规定的人数的。这不就是明显的不用努力,只要我父母人脉广我就能得奖吗?让那些刚毅木讷、勤奋好学的孩子怎么想?

一个靠投票而取得的荣誉如同一枚有毒的果实,会让孩子慢性中毒。

2、家长收获一个尴尬的结局

赢了的家长当然高兴,但是赢的比例有多大?毕竟大部分都是陪绑的。而要是票数落后,你家长怎样向孩子说明,是说家长不行,那就拼爹失败,孩子会想这不是我不行,原来是你家长不行啊!问题往往是孩子嘴里还不说,但心里就是这样想的。

即使是属于极少数的赢者,那又怎样,刷票搞的?发动各种朋友圈搞的?原本是想让孩子赢一回,树立自信心,这次是真赢了,自信心树立起来了吗?我看未必,如果真有自信心,估计也是相信我爹真是行!

网络投票就是慢性毒药,正在杀死你的孩子

所以,网络投票其实就是一场绑架,在漂亮的外衣下,商家正得意地笑。而家长还真乐此不疲。谁赢谁输其实仔细想想就非常清楚了!

最好告诉这些商家,搞营销可以,搞裂变可以,吸粉也可以,但你们不能再继续用孩子做人质,带来你们的经济利益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