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擊的劉徹1

公元前140年,時年16歲的劉徹登上了天底下最為尊貴的龍椅,成為了大漢開國以來的第七位皇帝!

進擊的劉徹1

劉徹的皇位來的並不是那麼順暢,畢竟他不是嫡子,也並非長子,他不過是漢景帝十四個兒子中的一個,被封為膠東王。在他成為太子之前的那個太子叫劉榮,是慄姬所生。劉榮本身也沒有什麼大問題,畢竟幾歲的孩子也幹不了什麼大事!如果沒有什麼問題,未來的皇帝應該是劉榮的,可最後怎麼成了劉徹的呢?這完全是因為有了神助攻,這個神助攻有來自劉榮母親的,有來自劉徹母親的,也有來自景帝的姐姐館陶公主的,也有來自劉徹自己的。

館陶公主是文帝的長女,名叫劉嫖。是的,沒有看錯,就是女字旁的嫖。不過不要想歪,這個嫖是好看,漂亮的意思!唸作piāo。突然想起了秦惠文王給他兒子取的名字了——嬴蕩。

館陶公主有個女兒叫陳阿嬌,愛惜的不得了,總想讓她嫁個好人家。可是呢,自己家就已經很好了,哪還有比自己家還好的人家呢?想來想去,也就只有皇帝合適!於是,劉嫖便到了慄姬那兒,表達了想要和慄姬做親家的意思,把阿嬌嫁給太子劉榮!慄姬自視甚高,拒絕了劉嫖!慄姬可沒想到,自己這一拒絕,把皇位給推出去了。

進擊的劉徹1

在慄姬那兒吃了癟的劉嫖到了王夫人的宮裡,言語間也表達了想把阿嬌嫁給劉徹的意思。兩人笑談間便問劉徹,“把阿嬌嫁給你可好?”劉徹看了看他的母親王娡,王娡微微點了點頭,劉徹答道:“如果把阿嬌嫁給我,我就蓋一座金屋給她住!”劉嫖一聽,開心的不得了!為了讓自己的女兒當上皇后,女婿得是皇帝!可現在的太子是劉榮,劉徹不過是一個諸侯王,怎麼辦?把劉榮廢了,把劉徹推上去!

為了實施這個計劃,劉嫖開始在景帝耳邊說劉徹怎麼怎麼聰明,怎麼怎麼優秀!劉徹本來就得景帝喜歡,並且劉徹的母親王娡溫柔善良,和慄姬相比,高下立判。於是,景帝七年,廢太子劉榮為臨江王,將膠東王劉徹立為太子,並封劉徹的母親王娡為皇后。

初登大寶的劉徹立即就顯示出他對權力對天下的渴望,迫切的想通過手中的權力一展心中的宏圖。開疆拓土,萬國來朝,成為僅次於高祖劉邦的偉大帝王!

劉徹確實有這個資本,漢朝經過七十多年的苦心經營,已經逐漸的脫貧致富,再也不是當初連六匹一樣毛色的馬都湊不齊的漢初了。“至武帝之初七十年間,國家亡(通‘無’)事,非遇水旱,則民人給家足,都鄙廩庾盡滿,而府庫餘財。京師之錢累百鉅萬,貫朽而不可校。太倉之粟陳陳相因,充溢露積於外,腐敗不可食。眾庶街巷有馬,阡陌之間成群。”《漢書·食貨志》

劉徹繼位後的第一件事就是收集人才,號令各郡國推薦賢良。其中一個叫董仲舒的人所寫的策文讓劉徹得到了一件有力的武器——以儒為主,雜以陰陽。孔子的儒學從這一刻起,開始變成了儒生的儒學。

進擊的劉徹1

自漢朝成立以來,就一直奉行的是“無為”。畢竟經過天下反秦、楚漢之爭,百姓也經不起折騰,也沒啥可折騰的了。與民休養生息,漢朝才能恢復、強大。幸得漢初的幾位都兢兢業業,沒出什麼么蛾子。現在漢帝國的實際掌控者,並不是剛剛成為皇帝的劉徹,而是漢文帝的皇后,劉徹的奶奶——竇太皇太后。

進擊的劉徹1

竇太后對於漢朝這麼些年如何發展起來的是歷歷在目,漢朝能有如今的成就實屬不易。所以,只要國家不出什麼岔子就行,別想著折騰。這就和劉徹的理念發生了衝突,怎麼辦?難道要等太皇太后死了嗎?可是,那個瞎眼的老太太可精神著呢!更何況,心急的劉徹怎麼會等得及,怎麼會甘心做一個吉祥物呢!那就只能把權力從太皇太后的手中奪回來。明爭是不行了,那就暗搶吧!

董仲舒的以儒為主,雜以陰陽就是武器。儒家在漢朝以前並不受待見,畢竟在大爭之世,儒學並沒有什麼用,用了就可以say 古德拜了!但是,大一統之後,儒學的就慢慢顯現出了它的作用,比如禮儀制度,比如君臣等級等等,這讓統治者十分受用。可是,孔子的儒學太過教條,一心復古怎麼能適應時代的發展呢!

董仲是講解《公羊春秋》的大能,景帝時擔任博士。少年時在燕趙齊魯等地的求學讓他對陰陽五行有了很深的見解!燕齊之地本就盛行神仙學說,鄒衍的陰陽五行能夠大行其道也受益於當地的文化氛圍。董仲舒利用陰陽五行提出了天災異變都是上天的警示!這其實和孔子的儒學是背道而馳的。孔子曾經說過“子不語怪力亂神。”且“敬鬼神而遠之”。但是,董仲舒卻將陰陽五行,天人感應與儒學相結合。使儒學突破了孔子之儒學,變成了能夠滿足統治者的儒學。自此,儒學開始大行其道,並逐漸成為官方唯一學說。

董仲舒給年輕的劉徹提出了很多非常有用的建議,第一就是要有自己的主見!“治亂興廢皆在於己”,你不要擔心,你之所以是皇帝,是因為“天之所大奉使之王者,必有非人力所能致而自至者,此受命之符也”。現在“天地未應而美祥莫至者,何也?”是因為教化沒有到位!

劉徹覺得很有道理,現在的黃老無為盛行,在思想教化方面下手,是一個很好的突破點。

第二,就是要用自己人,只有自己人用起來才得心應手。

第三,你才是合法的繼承人,大漢的天子是你而不是別人。“道之大原出於天,天不變,道亦不變。”

要實現以上三點,就要統一思想,統一路線,統一方針,不是孔學的學說都應該禁止。

劉徹被董仲舒吹了一番後,躍躍欲試。將竇嬰提拔為丞相,田蚡提拔為太尉,趙綰為御史大夫,王臧為郎中令。

至於這幾個人能幹出什麼事,請聽下回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