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著手裡的粘豆包,想著鍋里的粘豆包

吃著手裡的粘豆包,想著鍋裡的粘豆包

吃著手裡的粘豆包,想著鍋裡的粘豆包


米湯一直對軟糯黏軟的食物情有獨鍾

粘豆包便是味蕾中經典的味道

“東北粘豆包”也叫“年豆包”

吃著手裡的粘豆包,想著鍋裡的粘豆包

顧名思義,就是過年時包的年餑餑

尤其是農家,過去鄉下過年,包豆包可是一年一盼的大事

大人孩子齊上陣

小孩子愛吃甜食,所以粘豆包在小孩子當中頗受歡迎

吃飯的時候只要有豆包絕不會多看饅頭一眼

吃著手裡的粘豆包,想著鍋裡的粘豆包

現在農家生活水平提高了,吃的東西也多了

粘豆包在餐桌上也不稀罕了,倒是城裡人越來越偏愛這一口

粘豆包好吃,而且成品的粘豆包還能有很多花樣吃法

或蘸著糖,品其軟甜,或擀成餅香煎,品其酥脆

吃著手裡的粘豆包,想著鍋裡的粘豆包

也可以滾上熟香的黃豆麵,就成了美味的“驢打滾”

小時候經常叫囂著要吃粘豆包

所以每次蒸饅頭的時候也會順便為我做幾個粘豆包

粘豆包可以說是粗糧細作的先河

和傳統的豆沙包不一樣

粘豆包是把大黃米淘洗乾淨,晾乾,磨成面後

在和玉米麵或者麵粉按一定比例拌勻

吃著手裡的粘豆包,想著鍋裡的粘豆包

加麵粉和玉米麵是為了讓豆包更筋道有型

加入冷水和麵,再像做饅頭那樣進行發酵

吃著手裡的粘豆包,想著鍋裡的粘豆包

豆餡兒一般是自己用紅豆熬製成的豆餡兒

這種餡兒有濃郁的豆香味,偶爾還有幾個明晰可見的豆粒

紅豆要儘量煮的時間久一點

時間越久豆子越爛越方便之後的製作工序

熬製完成後把多餘的水分空幹,然後把豆子搗成泥狀

吃著手裡的粘豆包,想著鍋裡的粘豆包

如果喜歡偏甜一點的味道這時候可以加幾勺白糖

一是紅豆本身味道不是特別甜二是遮一遮豆腥味

加好之後充分攪拌和勻,這樣豆餡兒就製作完成了

吃著手裡的粘豆包,想著鍋裡的粘豆包

一切準備就緒,就等著熱氣騰騰的豆包出鍋了

掀開鍋蓋的那一刻濃濃的豆香撲鼻而來

輕輕咬一口外皮虛軟綿密,豆餡軟嫩香甜而不膩人

捧在手心幸福感超強。

吃著手裡的粘豆包,想著鍋裡的粘豆包

粘豆包不僅代表著美食,更是一種文化的傳承

不同的人,不同的手藝,做出的粘豆包味道也千差萬別

但是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大米,白麵等食材的豐富

這種傳統主食也在慢慢減少

吃著手裡的粘豆包,想著鍋裡的粘豆包

傳統制作工藝也逐漸成為少數人會的一門手藝

希望即使時代變遷,這道傳統的美食和製作工藝能傳承下去

美食文化也是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

吃著手裡的粘豆包,想著鍋裡的粘豆包

吃著手裡的粘豆包,想著鍋裡的粘豆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