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問高僧明朝會有多少代皇帝,高僧留了四個字,但朱棣會錯了意

在大多數人眼中,佛家的僧人們一直給人一種超凡脫俗的感覺,好像他們可以通過虔誠的苦修,從神明那裡得知一些我們想知道的事情,古代的帝王們一般都非常相信神靈的話,在他們眼中,得道高僧就是神明的代言人,這些高僧通過苦修,能夠和神明進行思想上的溝通,所以在古代,當帝王遇到不解的事情時,或者是想知道某些事情,都會請教一些得道高僧,希望能從神明那裡得到答案

朱棣問高僧明朝會有多少代皇帝,高僧留了四個字,但朱棣會錯了意

古代能夠參與政事的高僧非常多,其中就有一位得道高僧,非常受永樂帝朱棣的信任,這個僧人不滿足於普通的吃齋唸佛,而是想成就一番事業,所以他遊說朱棣,起義對抗建文帝,即朱棣的侄子建文帝朱允炆,他不僅幫助朱棣奪得了皇位,之後更是官拜宰相,還負責幫朱棣培養繼承人,可以說是明朝非常重要的一個人

朱棣問高僧明朝會有多少代皇帝,高僧留了四個字,但朱棣會錯了意

這個僧人就是姚廣孝,他14歲時剃度出家,本該一心向佛的他後來卻拜一個道士為師,學習陰陽術數而且他還精通儒家道法,所以姚廣孝不僅是一個和尚,他還精通佛法道法,他怎麼能甘心做一個一輩子吃齋唸佛的普通和尚呢?所以他一直在等一個機會,一個能夠讓他成就一番事業的機會,直到建文帝登基之後,實行削藩政策,姚廣孝知道自己的機會來了。朱棣為朱元璋建立大明推翻蒙古人的統治,立下了汗馬功勞,然而在自己的哥哥太子朱標死後,朱元璋卻把皇位傳給了朱標的兒子,即年輕的朱允炆這當然引起朱棣的不滿,所以當姚廣孝找到朱棣遊說朱棣起兵時,朱棣心動了

朱棣問高僧明朝會有多少代皇帝,高僧留了四個字,但朱棣會錯了意

姚廣孝為朱棣推薦了不少可用之人,幫他訓練兵馬打造兵器出兵獻策,可謂是朱棣能夠成功稱帝的第一功臣,所以朱棣稱帝后,立即任命姚廣孝為僧錄司左善世,授予他太子少師這種在古人心目中非常重要的職位,雖然有姚廣孝被朱棣委以重任,但他仍然是一個僧人,白天姚廣孝會穿上官服幫皇帝處理政事,但到了晚上回到家,他便會換回僧服

朱棣稱帝后定都北京,曾讓風水先生為自己挑選皇陵,在看到風水先生所挑的風水寶地後,很是滿意,然而陪在身邊的姚廣孝卻一言不發,於是朱棣便問姚廣孝,他認為這塊風水寶地能夠埋藏自己幾代子孫,姚廣孝只回了四個字“萬紫重孫”,聽到這個朱棣很是高興,以為自己的子孫能夠永遠延續下去,大明也會千秋萬世,但是不到200年後,明王朝就滅亡了,這是人們在再來看姚廣孝那四個字,才發現這四個字真正的意義,並不是大明會永遠延續下去,而是延續到萬曆皇帝的第二個孫子,歷史上哪有哪個朝代能夠千秋萬世,永遠延續下去呢?姚廣孝當然知道,所以他說那四個字不過是為了讓朱棣高興,沒想到無巧不成書,真的被自己言中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