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綱目火部

原著:本草綱目火部

本草綱目火部

炭火

釋名 炭能生火,但治病用的是炭或炭灰,並不是直接用炭火。 氣味 主治 木炭可治以下諸病:

1、誤吞金、銀、銅、鐵入腹。用炭燒紅,趁熱捶成細末,煎湯喝下。如無效,便刮取炭末三錢,井水調服,無效再吃,終能把誤吞之物排出。

2、咽頭突然作梗。用木炭末和密做成丸子,分次含著並喝下。

3、白虎風病(骨節象被什麼東西咬碎似的,痛的地方,遊走不定)。用炭灰五升、蚯蚓屎一升、紅花七捻(一捻,是兩個指頭捏到的),合起來熬,熬後,用醋拌過,以舊布包好,趁熱熨痛處。

4、腸風下血。用緊炭三錢、枳殼燒灰五錢,共研為末,每服三錢,五更時服,米湯送下,天明再服一次,當天見效。忌食油膩。

5、湯火灼傷。用炭末和香油調塗。

6、白癩頭瘡。用木炭燒紅,投入開水中,溫洗有效。

7、陰囊溼癢。用麩炭和紫蘇葉,研末擦患處。

本草綱目火部

艾火

主治 艾火可灸治許多病。先點好麻油燈,取艾莖一條,沾油燒燃,在瘡腫上方徐徐照射,有效。如治風溼痛,則取艾葉加少許硫磺,用紙包成捻子,沾油點燃,在患處照射。

神針火

釋名 把桃樹枝削成針狀,如雞蛋大,長五、六寸,放幹待用。用時以棉紙三、五層襯於患處,將針蘸麻油點著,即刻吹熄,趁熱針刺。 氣味 主治 心腹冷痛,風寒溼痺,附骨阻疽等。凡在筋骨隱痛者,針刺後,火氣直達患處,療效顯著。 附方 雷火神針:用熟蘄艾末二兩,乳香、沒藥、穿山甲、硫磺、雄黃、草烏頭、川烏頭、桃樹皮各一線,麝香五分,共研為末,放在紙裡,捲成捻子,如指頭粗細,長三、四寸。蘸油點燃後,吹熄明火,隔紙十層,趁熱觸患處,熱氣直入內部,效果也很顯著。所治病,如神針火。

針火

釋名 亦名燔針、淬針、燒針、煨針。 氣味 主治 火針,用的是鋼針,是燒過的鋼針。方法是:在燈盞裡,放二十七莖燈草,注滿麻油,把燈草點燃。然後把針不斷沾油,不斷持向燈火裡去燒。要燒到通紅才能用,用時須按穴道針刺。或針末燒紅或是冷針,那不但不能治病,而且於人有害。

火針,“乃為筋寒而急者設”。所謂筋寒而急,指肌肉受寒,猛縮不已。這是火針是古的用途。以後,又有人用以刺積塊,又有人用以刺癰疽。以後,還有人用以治傷寒症。那就不免要出些副作用了。總結火針的用途,行之有效者,約有下列四項:

1、治風寒筋急攣引痺痛,即所謂急抽筋。

2、治癱瘓不仁。

3、治症塊、結積(腹中結塊)。

4、治癰疽發背,有膿無頭。

前兩項,按穴刺,拔針要快。拔針後,急用指頭按穴孔,否則痛甚。第三項,針刺入,可轉動,拔針要慢。第四項,要讓膿流出來,所以不宜按穴孔。“凡用火針,太深則傷經絡,太淺則不能去病。”應當進針適當。針後如有發熱惡寒,這是對了症的表現,是好現象。據《靈樞經》講:刺到病人內部如有知覺,就行了,刺到病人叫痛,就不算好。

病在臉部以夏天在溼熱在兩腳時,都不可用火針。

附方 平頭針:是火針的一種。一般火針,針頭是尖的,平頭針呢,針頭是平的,專門用來治眼病。凡是肝虛的人,眼睛昏,眼淚多,甚至長一層頑厚的皮膜,障在瞳孔之前,這便是所謂這兩種翳子,都可採用平頭火針熨烙法來治療。平頭針的針頭平而圓,這圓頭的大小和翳子的大小差不多。把針頭燒紅,迎向眼珠面前,徐徐熨烙,接觸要非常輕,只以翳膜漸漸烘乾、漸漸裂破為度。翳破之後,可用除翳藥敷點。

燈火

釋名 指用胡麻油或蘇子油點燃的燈火 氣味 主治 其他如魚油、禽獸油、菜子油、棉子油、桐油、豆油、石腦油(即石油原油)等所點燃的燈火,都對眼睛有害,不能和來治病。

小兒的涼風、昏迷、搐搦(抽筋)、竄視(眼珠隱在上眼瞼裡)等症及頭風脹痛等,都可用燈火治療。在小兒諸驚中,病孩仰向後者,以燈火照灼其囟門和兩眉間的上下方;眼睛翻上不下者,應照灼臍的上下;不省人事的,應照灼手足心和胸部;手緊握、目往上翻者,應照灼囟門部位和兩手心;口吐白沫者,應照灼口部和手足心。頭風脹痛,可用燈心蘸麻油在頭額太陽穴處照灼。外痔腫痛,則照灼患處。

嬰兒初生,因冒寒,氣斷欲絕,這時勿剪斷臍帶,急烘絮把嬰兒包好,同時烘熱胞衣,又將燈盞放在嬰兒臍下來回移動,令熱氣進入腹內,自然氣回甦醒。

燈入亦治攪腸沙(手足冷,肚子痛,身上出紅點)。用燈草蘸油點火灼觸紅點,有效。

蘆火(竹火)

宜煎一切滋補藥。

桑柴火

主治 癰疽發背不起,瘀肉不腐,燃火吹滅,日炙二次。

本草綱目火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