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农业研究背景

休闲农业是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结合农林渔牧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提供民众休闲、增进民众对农业及农村生活体验为目的的农业经营;是在经济发达的条件下为满足城里人休闲需求,利用农业景观资源和农业生产条件,发展观光、休闲、旅游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形态;是以农业活动为基础,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新型的交叉型产业,也是以农业生产为依托,与现代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高效农业。休闲农业也是深度开发农业资源潜力,调整农业结构,改善农业环境,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新途径。休闲农业的基本属性是以充分开发具有观光、旅游价值的农业资源和农业产品为前提,把农业生产、科技应用、艺术加工和游客参加农事活动等融为一体,供游客领略在其它风景名胜地欣赏不到的大自然情趣。发展休闲农业,对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民就业增收,推进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休闲消费需求具有重要的意义。

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方针。2013年和2014年中央1号文件分别提出了加强农村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综合整治,努力建设美丽乡村的任务;未来构建的美丽乡村将朝着更加科技智能、更加生态宜人、更加具有人文魅力的方向发展。这为农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在“美丽中国”方针的指导下,农业、农村与旅游相结合发展,成为了美丽乡村建设的助推器。要实现美丽乡村的建设,需加快发展农村生态经济、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繁荣农村生态文化。美丽乡村不仅是村容整洁,村景优美,同时也是农民物质丰富,精神充实,当地农业、工业、信息共同发展,促进当地城镇化的体现。而休闲农业作为新型农业发展模式,可以实现“农业园区+景区+社区”三区合一的结构,实行培训、生产、生活、交易、流通、娱乐、度假一体化的策略,从而实现农民土地的有效利用,农村生态良好,农民生活富裕的良好局面,与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美丽中国建设的政策理念极其吻合。因此,创新研究农业新型生产模式,并对国内外农村的发展模式进行了深入研究,在实践中践行用旅游装点美丽乡村的理念,促进农业、农村、生态可持续发展。

我国的休闲农业,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虽然发展前景较好,但经过20多年的建设,其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在产品、经营、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较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产业竞争力,与新农村、美丽乡村建设的政策要求也不相适应。因此,应根据各地地方特色和政策要求,加强休闲农业发展研究,走出具有地方特色的休闲农业发展道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