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繞遠道伐魏,爲什麼鍾會攻蜀走的就是子午谷?

D-wish


不管是由漢中攻取關中,還是由關中攻取漢中,必走五條入蜀棧道。(如下圖)分別是

祁山道、陳倉道、褒斜道、儻駱道和子午道。諸葛亮走的是祁山道(綠色剪頭),而鍾會走的是褒斜道和儻駱道(紅色箭頭)。因此,問題中說鍾會攻蜀走的是子午谷是不對的。

那麼諸葛亮為什麼要繞遠走祁山道伐魏?鍾會又為什麼要走褒斜道和儻駱道攻取漢中呢?讓我來為大家分析一下。

其實在魏延防守漢中期間,多次建議諸葛亮走子午穀道奇襲長安。但是諸葛亮認為風險太大,於是選擇了走祁山道。理由是祁山遠離長安,地處隴西地帶,而隴右和隴西地帶民眾比較複雜,混居了許多青羌、鮮卑、胡等少數民族,易於引誘和招降。

於是諸葛亮第一次伐蜀就選擇了攻取祁山,奪取隴西和隴右的策略。效果非常的好,祁山周圍很快被攻陷,隴右地區的南安、天水、安定三郡響應,震驚了整個曹魏。可惜的是後來馬謖憾失街亭,造成既得成果守不住,於是諸葛亮退軍。

以後諸葛亮又多次從祁山道伐魏,考慮的都是離長安越遠,魏國防守兵力最薄弱這樣的原因。

鍾會走褒斜道和儻駱道攻取漢中則是另外一番考慮。什麼考慮呢?時間問題

當時的大形勢是姜維領重兵滯留在沓中地區,而沓中遠離漢中,漢中防守兵力只有漢城、樂城周圍的一萬蜀軍。換句話說,此時漢中兵力空虛,有機可乘。

於是司馬昭親自制定伐蜀策略,分左、中、右三路大軍。左路軍由鄧艾率領,3萬人。由狄道進軍攻擊姜維。中路軍由諸葛緒率領,3萬人,由武都進軍,截斷姜維東歸線路。也就是說這6萬人只有一個目的,困住姜維的主力,不讓姜維回到漢中。右路軍由鍾會率領,10萬人,是魏軍主力。由褒斜道和儻駱道進軍,直撲漢中。

艾趣甘松、沓中連綴維,緒趣武街、橋頭絕維歸路,會統十餘萬眾,分從斜谷、駱谷入。

那麼鍾會為什麼要走這兩條路,而不走路程更近的子午穀道呢?子午穀道雖然離長安最近,但是直接抵達不了漢中腹地,進入漢中後還要往西走才能進入漢中腹地。鍾會領十萬人,人數太多,因此最少要選擇兩條入蜀通道。陳倉道又太遠,祁山道更遠。因此權衡利弊,只有走褒斜道和儻駱道。走這兩條道可以極大的縮短行軍時間,而且也能直達漢、樂二城,打蜀軍一個措手不及。

其實此時如果蜀軍堵住這兩條棧道,鍾會大軍未必能夠順利進入漢中。蜀軍雖少,只有將近一萬人,但是如果堅守在這兩條道上,肯定能堅持到後方的來援。可惜的是自從姜維防守漢中以後,制定的策略是放棄棧道,收縮兵力至漢、樂二城,進行防城作戰。

鍾會看透了這一點,因此帶足了人馬。鍾會進入漢中後,圍城不攻,分別各派一萬人圍漢城和樂城。然後其餘主力約8萬人繞過城池直接南下成都。蜀軍的防守頓時失效了,漢中徹底失守!

最後正面回答問題,諸葛亮伐魏,選擇走祁山道。原因是祁山地區遠離長安,防守兵力較弱。而且可以爭取羌族、胡、鮮卑等少數民族的支持,較容易獲得戰略上的成功。鍾會選擇走褒斜道和儻駱道進入漢中,是因為漢中此時防守兵力薄弱,而且走這兩條道能夠最大限度的節約時間,直達漢中腹地!

本回答獨發於悟空問答,覺得寫得好請隨手點贊,謝謝!


每日趣評


不是鍾會有空降師,而是鍾會遇上了數十年最輕易攻入漢中的蜀軍佈防。

最初,劉備佔領漢中,命魏延為漢中太守,皆以實兵防守漢中入口的圍守,若敵人來進攻,就被拒之於國門之外,所以先前魏國兩次伐蜀都以慘敗告終。

第一次,曹真、司馬懿、郭淮三路伐蜀,其中兩路遇上大雨,魏延率軍防禦反擊,大破魏後將軍費瑤、雍州剌史郭淮。這次慘敗以後,讓曹魏多年來不敢輕言伐蜀。

第二次,曹爽、夏侯玄動用十六萬大軍伐蜀,當時漢中守軍不滿三萬,諸將大驚,認為應該棄守關隘,退保漢、樂二城。漢中主將王平認為援軍太遠,若放魏軍入平地,很容易就能攻入陽平關。命劉敏、杜義拒守興勢,王平為後拒,與黃金圍互相呼應,阻擋由子午谷入蜀的魏軍。

王平就憑著興勢、黃金二圍把曹爽十多萬大軍堵在路口,大軍難以進入平地,自然就沒法發揮優勢兵力的作用。直到費禕的援軍達到,給曹爽大軍造成重創。魏軍因傷亡慘重,不得不解除一部分士兵的服役,讓其解甲歸田。

用這樣的手段拒守漢中,是劉備、曹操兩位英雄的共識,當年曹操進入漢中與張魯交戰,因為戰況辛難,多次說漢中地形如同天獄,斜谷道為五百里的石穴。曹丕就是聽到曹操的前言,不敢伐蜀。


直到姜維執政時期,他認為劉備、魏延、王平等人錯守諸圍的戰術只能適可禦敵,不獲大利。應該斂兵聚谷,把兵力集中去駐守漢、樂二城,認為這樣能使敵不得入平地,再令遊軍伺機而動偷襲。魏軍攻城不克,野外無糧食,自然疲乏。這樣諸城蜀軍盡出,就能把敵人一舉殲滅,此殄敵之術也。接著姜維又把蜀漢前線的重心轉移到了隴西,把兵力部署在隴西的西安、建威、武衛、石門、武城、建昌、臨遠各圍守,大大削弱了漢中的兵力。

於是乎,鍾會大軍進攻漢中時,就沒遭遇到以往頑強的抵抗,大軍輕易進入漢中腹地作戰,大軍得入平地,即可直接向陽平關、關城進攻。

申明一點,鍾會大軍不止走子午谷一路,而是斜谷、駱谷、子午谷同時進發。阻擋子午谷敵軍的圍守是興勢和黃金二圍,阻擋駱谷的圍守不可考,阻擋斜谷的圍守應該是沔陽。

總之,由於鍾會三路進軍,蜀軍必須要有充實的兵力才能阻擋敵人。而姜維的戰略佈防已經把漢中堵路口的兵力撤走,主力只在漢、樂二城,但這兩座城的兵力也僅有五千而已。負責策應的部隊胡濟居然遠漢壽,姜維的三四萬主力則跑到沓中屯田去了。

因為姜維的錯誤佈局,讓漢中戰線頓時崩潰。

《晉書》卷三十四里一代名將羊祜分析到:“夫適道之論,皆未應權,是故謀之雖多,而決之慾獨。凡以險阻得存者,謂所敵者同,力足自固。苟其輕重不齊,強弱異勢,則智士不能謀,而險阻不可保也。蜀之為國,非不險也,高山尋雲霓,深谷肆無景,束馬懸車,然後得濟,皆言一夫荷戟,千人莫當。及進兵之日,曾無籓籬之限,斬將搴旗,伏屍數萬,乘勝席捲,徑至成都,漢中諸城,皆鳥棲而不敢出。非皆無戰心,誠力不足相抗。至劉禪降服,諸營堡者索然俱散。今江淮之難,不過劍閣;山川之險,不過岷漢;孫皓之暴,侈於劉禪;吳人之困,甚於巴蜀。”

羊祜論蜀漢地形何其兇險,但其防禦體系何其薄弱,他說漢中諸城,皆鳥棲而不敢出,正是印證了姜維的佈防完全沒有作用。

宋代史學家郭允蹈在《蜀鑑》中論道:“蜀之門戶,漢中而已。漢中之險,在漢魏則陽平而已。武侯之用蜀也,因陽平之圍守,而分二城以嚴前後之防。其守也,使之不可窺;而後其攻也,使之莫能御,此敵之所以畏之如虎也。今姜維之退屯漢壽也,撤漢中之備,而為行險僥倖之計,則根本先拔矣。異日鍾會長驅直入,曾無一人之守,而敵已欣然得志。初不必鄧艾之出江油,而蜀已不支,不待知者而能見。嗚呼,姜維之亡蜀也,殆哉!”

《通鑑集覽》又對姜維如此評價:“外戶不守,而卻屯以引敵,且欲俟其退而出擊之,真開門揖盜之見”。

鍾會在漢中之戰是撿了一個大便宜,他的十多萬大軍因為蜀軍諸圍防禦鬆懈,只能防守不能進攻。魏軍原本就有優勢兵力,進入了平地以後即可逐一擊破所有圍守。鍾會甚至不等漢中淪陷,只留李輔、荀愷兩萬兵力圍攻漢、樂二城,就率主力直奔陽平關。這時漢壽的策應部隊也沒見個蹤影。

姜維原本想在陽平關阻截鍾會,但他受到鄧艾牽制,在強川口大敗,還折了趙雲之子趙廣。等姜維即將抵達關城時,關城的守將蔣舒已在陽平關獻城投降,傅儉作戰時不設防備,關城也被輕易攻陷,關城是蜀軍儲存糧草軍資的軍事重地。鍾會得到關城重資以後,派人祭拜諸葛亮,令軍士不得在諸葛亮墓旁牧馬砍柴,接著大軍向劍閣進發。

司馬昭伐蜀準備充足,所以就算按劉備、諸葛亮時期以實兵防守,也不見得一定能抵擋住魏軍。可最起碼一點,鍾會大軍若是遇上了劉備、諸葛亮,魏軍在漢中必然會遭到頑強抵抗,絕不會在短時間內攻破陽平關和關城,只要時間充足。成都、永安、南中甚至是東吳的援軍都可以抵達漢中,這一場激戰是免不了的。

姜維門戶大開的做法其實就是讓蜀軍只有各自防禦,被動挨打,敵人的兵力又遠多於蜀軍,蜀軍圍守之間還如何互相策應?在大戰略上,鄧艾和姜維在隴西已經交鋒多次,鄧艾已經知道姜維的主力就在隴西。司馬昭、鍾會也不難判斷出漢中兵力不足,所以一開始就讓鄧艾、楊欣、王顧、牽弘、諸葛緒夾擊姜維,姜維能沒順利趕回漢中,鄧艾這次作戰就已經成功了。

所以,漢中之戰裡無論是戰略還是戰術,作為指揮官的姜維都具有不可推卸的重責。


蘇沉船


“子午谷計劃”究竟行不行得通?問題不在子午谷本身,問題在於是什麼情況下走的子午谷。

子午谷全長約330公里,北起陝西長安西南秦嶺山中,南至漢中石泉,一路上都是懸崖絕壁,道路是秦嶺山中三條棧道中最難走的,但它有個好處:出了秦嶺南口就是長安。

現在西安南郊有個子午鎮,就是子午谷的南出口,目前已經算是西安市的遠郊區,如果能從這裡突然殺出來,那長安就在眼前了,這是子午道最大的優勢。

走這條棧道特別適合奇兵突襲,但如果敵人提前發覺,在秦嶺山中佈防,突襲的意義就不存在了,這是當初諸葛亮反對魏延“子午谷計劃”的原因。

魏延想率5000人馬從子午谷殺出,突襲長安,有兩個問題恐怕沒有想過:一是如何做到神不知鬼不覺,子午谷既然對長安來說如此險要,再蠢的對手也不會敞開谷口等你大搖大擺來去自如;二是即便5000人馬順利殺出,要用這點兒人馬攻打長安城,那不是送死嗎?諸葛亮10萬人馬攻打陳倉20多天都未打下來。

要說明的是,鍾會後來攻蜀走的也不是子午谷,《三國志》說“會統十餘萬眾,分從斜谷、駱谷入”,說明他走的是另外兩條棧道。不過,即使此時走子午谷問題也不是太大,原因很簡單,鍾會不是去搞偷襲的,他打的是正規戰,人馬遠優於漢中駐守的蜀軍,他不怕你提前偵知,也不怕殺出子午谷後兵力不足。

所以,並非走子午谷就一定會失敗,諸葛亮反對“子午谷計劃”,反對的不是子午谷而是“奇兵偷襲”這種戰法,在當時的情況下,這連冒險都算不上,其實就是去送死。

兵法有奇、正之分,但以正為主、奇為輔,出奇可以致勝,不過奇兵突襲得看條件舊否具備,而且一般只能用在戰術層面,一場雙方綜合力量對決的大戰役完全建立在奇兵突襲的基礎上,這並不可行。


南門太守


鍾會攻蜀,兵分三路,一路出斜谷,一路出駱谷,一路出子午谷。三條路都崎嶇山險,魏兵填路,修橋,鑿山破石,晝夜起程。當時鄧艾領大軍配合鍾會,進攻漢中沓中,姜維具表申奏後主,提出了具體詳細拒敵方略,後主劉禪聽信官黃皓讒言,不採納姜維意見,反而聽信民間師婆妄語,說數年以後,魏國疆土盡歸蜀所有,從此不聽姜維之言,每天在宮中飲宴歡樂,姜維累申告急表文,全部被黃皓隱匿,姜維得不到蜀政府支持,孤軍拒敵,首尾難顧,最終兵敗假投降,大敵當前,蜀國境內竟然防守空虛,被鄧艾偷渡陰平小道,襲了成都,蜀政權瓦解。

蜀國的滅亡,是亡於大魏強大的國力和軍隊,也亡於劉禪的昏庸無能。如果諸葛亮在,以蜀地艱險,魏國伐蜀,肯定以失敗告終。


田原鄉野


諸葛亮繞遠道伐魏而不用魏延的“子午谷奇謀”,不是因為他認為了魏延打不下長安,而是他相信就算魏延打下了長安也難久守。而一旦魏延失誤,損失了一支幾千人的兵馬倒還不要緊,如果1、魏延有閃失(是的歷史上諸葛亮與魏延的關係並沒有《三國演義》中那麼壞),2、曹魏因此開始大力加強雍涼佈防——那諸葛亮的先期優勢就沒有了。所有他寧可穩紮穩打,蠶食雍涼,慢慢東征曹魏。

所以,如果諸葛亮不是因為兵力、糧草、運力等諸多方面的限制,其實也未必就會放棄弱國出奇制勝戰勝強國的機會。結果第一次北伐失利,之後的北伐幾乎一次弱過一次,曹魏也有了準備,所以難有戰果。

而鍾會徵蜀時,魏延已死,姜維改變了魏廷嚴守各要害樞紐的戰略,想放敵深入,圍而殲之,於是被魏軍輕易突破漢中。鍾會徵蜀,漢中以北由東到西都是魏境,好打;諸葛亮伐魏,只有漢中一點,魏境廣闊,不好打。地理佔劣勢,將領戰略又失了分,於是成敗異變了。


隱語


諸葛亮繞遠道北伐, 為啥鍾會伐蜀卻走子午谷?

三國志--鍾會傳: 四年秋,乃下詔使鄧艾、諸葛緒各統諸軍三萬餘人。艾趣甘松、沓中連綴維,緒趣武街、橋頭絕維歸路,會統十餘萬眾,分從斜谷、駱谷入。

按照這裡的記載,不光鍾會,伐蜀的鄧艾,諸葛緒都沒有走子午谷,鍾會是從斜谷,駱谷進入漢中。退一步說,即使鍾會走子午谷,也是不一樣的。在蜀漢炎興元年(263)的這次伐蜀之戰前,鍾會已經作了很多研究。



比如,發兵前令人造大船,並造輿論要伐吳,連司馬昭都被弄迷糊了,問鍾會,鍾會說,如果蜀國知道大兵壓境,必然求救東吳,而今揚言伐吳,東吳就不敢亂動。將來平定蜀國,船造好了,順流而下,伐吳正好。這說明鍾會對進入漢中已經心中有數,成竹在胸。現在分析,鍾會伐蜀,是三路並進,絕對的優勢兵力,志在必得。即使走子午谷,也只是其中一路,可以輕裝,輜重糧草從簡。



重要的是,已經有專門拖住姜維的兵力,不用擔心遇到阻攔,或者中計被消滅。而諸葛亮北伐則不同,兵力對比上,要時時想到局部優勢,做到這點,必須出敵不意,而繞道隴右就是冷門。另外,諸葛亮必須自己備足糧草輜重,子午谷顯然太難通過了。(當然,魏延的子午谷之計,也不是大部隊,只是部分精銳)諸葛亮繞到隴右,從大路向東,先佔據西部,既有長期佔據,聯通漢中,建立根據地想法;也有減少艱難長距離運輸,還能在行動初期麻痺敵軍,增加突然性,再就是能夠就地徵用部分補給,一箭四雕。


流譽後


首先我敢說前面這些回答問題的都沒有認真看三國志,而且絕大多數在人云亦云。

看魏略記載可知,“今假延精兵五千,負糧五千,直從褒中出。循秦嶺而東,當子午而北,不過十日可到長安”。褒中是個地名,但在這裡褒中應該指的是褒谷中段。魏延的意思和行軍路線很明確,就是沿褒斜道出兵,半路上改道走秦嶺山脊向東到達子午谷後北進突襲長安。

魏延為何這樣選擇?因為子午谷兩端都在曹魏的地盤裡面,所以對這條道路的防範和警惕性是最低的,甚至根本不會安排防禦警戒。其中的好處是個人都能明白,但其中的風險也確實很大。但這個風險不是某些人所說的被發現堵在谷內,也不是子午穀道路過於險阻,不利於通行。最關鍵的風險在於魏延選擇了一條不是路的路——循秦嶺而東!一旦大軍在山中迷了路,那就是全軍覆沒的風險。這個方案很類似解放戰爭電影《智取華山》的思路,走別人沒有走過的路,從而達到出其不意的效果。但智取華山只是一支小分隊,而魏延子午奇謀是一支萬人大軍。投入實在太大太多,這才是諸葛不敢採取這個方案的原因。同時從諸葛歷次北伐的方略來看,至少在當時諸葛是缺乏和曹魏主力在關中平原上決戰取勝的勇氣和信心的。

而歷史上不但鍾會伐蜀走了子午谷,曹真伐蜀也走過子午谷。只不過他們和魏延的想法一樣都是用的偏師。特別是總被用來舉例否定子午奇謀的曹真伐蜀,曹真親率的主力大軍走的是褒斜谷,張郃走的才是子午谷。但由於普降大雨,不但張郃沒有走出去,曹真和司馬懿的部隊都被大雨所困,不得不放棄這次南征。所以子午谷至少在三國時期是軍隊行動的一個重要選項,完全滿足軍隊行軍的需求。


明明的意思


諸葛亮伐魏時綜合國力魏強蜀弱,走子午谷適合突襲,問題來了,突襲後後續增源力量蜀國能跟上嗎?僅僅憑一支奇兵對強大的魏國能造成多大的影響呢?就算取得局部戰爭的勝利,等魏國大軍圍上來,而諸葛亮的援軍不能及時趕到,這支奇兵只怕是白白犧牲。兩國的交戰拼的是國力,奇襲、奇兵並不一定能決定一場戰爭的勝利。

鍾會攻蜀時,魏國國力更加強大,而蜀國日漸衰退,鍾會並不是去突襲的,他不擔心出子午谷後兵力不足的問題。相反當一隻軍隊突然出現在蜀國時,對蜀國的軍民來說造成的恐慌壓力怕是比軍隊的殺傷力更大。

所以,兵法的妙用在乎天時、地利、人和,同樣的天時、地形在不同時期兵法的運用是相當的靈活。統兵將帥這份職業不是一般人能玩轉的!


馳騁古今


鍾會走子午谷的風險和魏延走子午谷的風險是不一樣的。

從漢中往北有四條路,但這四條路不是平行分佈,而是以漢中為中心從長安到隴西呈扇形分佈,每個出口間隔很遠。

如果魏延輕騎出子午谷,一旦被魏軍從背後封住谷口,魏延就成了孤軍,後果必然是全軍覆沒,因為他無路可逃,從其他道路出兵的蜀軍是無法趕來策應營救的。

反過來就不一樣了,鍾會反向從子午谷進漢中,即使被蜀軍從後背封住谷口他也不怕,因為在漢中還有其他三條道路的出口,間隔不遠,鍾會完全可以找個守備薄弱的突圍,而且由於魏軍是三路並進,鍾會在突進漢中後完全可以和其他路的魏軍相互策應擊破每個谷口的守軍。可打可逃,還有什麼可怕的。

所以魏延守漢中的策略是分兵死守每個谷口,不放魏軍進入漢中,否則魏軍一入漢中就能產生各路呼應的效果,肯定是守不住的。


三隻腳的大大烏鴉


魏國能做的不一定蜀國能做。當初諸葛亮不同意魏延奇襲子午谷是有道理的。試想魏延走子午谷奇襲長安會得到什麼結果呢?就算一切順利,出其不意抵達長安城下又如何?即便再順利一些,奪取了長安又如何?那將成為一支孤軍。子午谷能出奇兵,但不能成為補給線。長安已在魏國的腹地,魏延會因遭到圍攻而被殲滅,突圍的可能性都很小。即便西邊諸葛亮的主力出祁山後的戰鬥都很順利,能迅速向長安地區靠攏,成功接應魏延,戰爭也不會結束,因為魏國不可能放棄長安和關中地區。蜀漢的北伐戰爭會轉變成比拼國力的持久戰、消耗戰。就魏蜀的國力對比而言,如果北伐的戰爭打到這個份上,蜀漢因國力消耗過快而加速滅亡的可能性會大增,更別說取勝了。這是諸葛亮極力要避免的局面。基於此,諸葛亮的戰略方針一直都是搶佔雍涼地區,進行有效消化(實際上很難)後再圖關中。魏延的子午谷奇襲明顯與這一戰略相悖,或無助於這一戰略方針。

而鄧艾鍾會伐蜀時攻防態勢和戰略考量則完全不一樣。魏國不僅抓住了蜀漢在漢中一帶防禦的疏漏,而且有備而來,根本不懼持久戰和消耗戰,攻滅蜀漢政權只是時間長短和消耗大小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