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公教育翹首A股市場,「借殼」亞夏汽車能否了卻上市夙願?

自北京中公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公教育”)借殼亞夏汽車上市的消息傳出後,業界對於中公教育本次交易的後續步驟十分關注。尤其是從5月初亞夏汽車發佈借殼方案,公佈中公教育擬作價185億元,簽訂較高對賭協議開始,中公教育高業績承諾的話題就一直保持較高熱度。

借亞夏汽車之殼上市

中公教育是國內非學歷職業教育培訓行業規模最大的民營非上市機構之一,早在2013年就已經有意上市A股,2017年5月傳出進入上市輔導階段的消息。然而中公教育卻忽然調轉方向,由直接上市轉為謀求借亞夏汽車之殼上市(中公教育的淨利潤遠超亞夏汽車)。而主營品牌汽車經銷的亞夏汽車之所以進行本次重大資產重組,原因則在於公司盈利能力欠佳,希望通過本次併購,改善公司經營狀況。

中公教育簽訂對賭協議

5月5日亞夏汽車發佈公告,稱公司收購作價185億元的中公教育100%股權,本次交易構成重組上市,亞夏汽車的主要資產、負債、業務等將被剝離,中公教育擁有的盈利能力較強、發展前景廣闊的非學歷職業就業培訓業務將注入上市公司。值得關注的是,中公教育與亞夏汽車簽訂了《盈利預測補償協議》,該協議即為對賭協議,中公教育在此中承諾,本次重大資產重組實施完畢後,中公教育在2018年度、2019年度和2020年度實現的合併報表範圍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分別不低於9.3億元、13億元和16.5億元,共計38.8億元,並承諾如不達預期則延長限售期至36個月。而中公教育2015年—2017年的利潤分別為1.61億元、3.27億元及5.25億元,三年合計僅為10.13億元。這就意味著,中公教育在過去3年淨利潤年複合增長率達到80.53%的情況下,未來3年整體業績需要達到現在的4倍。

中公教育翹首A股市場,“借殼”亞夏汽車能否了卻上市夙願?

高業績承諾引發關注

由於中公教育許下的高業績承諾實現難度太高,引發了不小爭議,業界人士或表達支持, 或唱衰此舉。

一方面,有機構認為中公教育的發展前景十分廣闊。根據《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提出的目標預測,非學歷職業教育的市場規模將從2014年的4237億元增長至2020年的9800億元。可以說,政策支持利於行業整體發展。

中公教育主營業務是向學員提供公務員招錄、事業單位招錄、教師資格及招錄和其他面授及線上培訓服務。目前我國公務員培訓市場人口約400萬人,事業單位約為700萬人至1000萬人。而這種體量的培訓人數,事實上參培率還不到13%,相比考研200萬人卻高達85%的參培率,市場發展前景可想而知。同時,在消費升級的背景下,不斷上漲的客單價也將有力推升營業收入。截至2017年12月31日,中公教育擁有覆蓋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319個地級行政區的582個直營分支機構,並擁有授課教師6530名。中公教育董事長李永新指出,中公教育橫向業務拓展能力強,未來希望在渠道的基礎之上拓展職業教育新項目,發揮品牌優勢、平臺優勢、運營優勢,搶佔在縣區小機構佔據的市場。隨著城鎮化不斷完善,對公共產品、公共服務的要求越來越高。未來教師快速招聘和任用的市場規模遠比公職市場大,中公教育將抓住這個市場機遇。這些都將成為中公教育銷售收入快速增長的動力。

另一方面,也有人表示,中公教育後續業績堪憂。從收入構成來看,中公教育的營收主要來源於國家及地方公務員、事業單位、教師資格和教師招錄培訓。2015—2017年,這幾項收入合計佔公司報告期內收入的比重分別為88.59%、89.97%和88.17%。其中,2017年僅公務員招錄培訓收入達20.66億元,佔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超過半數。儘管中公教育未來計劃拓展職業教育新項目,但畢竟還未落地,當前業務太過單一對企業發展並非益事。

此外,有記者曾報道,中公教育去年銷售費用激增,且多次涉虛假宣傳被罰。2017年,中公教育銷售費用為8.41億元,與2016年的4.81億元相比增長74.84%。在銷售投入增多的同時,中公教育也屢次違規。2015—2017年,中公教育共遭到10起工商行政處罰,處罰事由涉及虛假宣傳、廣告違法及對培訓效果作出保證性承諾等。另外,公司還因未按照規定期限辦理納稅申報和報送納稅資料等原因受到9起稅務處罰。由於上述,中公教育的高業績承諾便有了“畫餅”之嫌。

實際上,中公教育作價185億借殼上市,且許下3年業績增長4倍的承諾,的確驚人,業界為此爭持不下也在情理之中。iEdu觀察認為,中公教育既然敢許下明確承諾,且承諾如不達預期則延長限售期,想來是有幾分把握的。不過市場風雲迭起,此舉最終成為眾人口中的商界戰術也未可知。究竟結果會如何,讓我們靜觀其變吧。

文章轉自iEdu觀察(iEduguancha)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