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南區這個鎮的古樹名木引來自治區100多名專家前來調研

7月5日,自治區林業廳副廳長陸志星率調研組到港南區橋圩鎮調研古樹名木保護和管理工作,貴港市林業局局長劉慶強、港南區副區長張斌陪同調研。

港南區這個鎮的古樹名木引來自治區100多名專家前來調研

陸志星(右三)、劉慶強(右二)、張斌(右一)到橋圩鎮調研古樹名木保護和管理。

港南區這個鎮的古樹名木引來自治區100多名專家前來調研

甘海松向調研組介紹古樹名木管理和保護工作情況

調研組100多人來到港南區古樹名木集聚地——橋圩鎮蒼下屯,觀賞被稱為“活化石”的古荔枝林,聽取橋圩鎮鎮長甘海松的詳細介紹。港南區古樹名木共有1539株,其中橋圩鎮834株,佔全區的54%,涉及22個行政村,下李村蒼下屯共有古荔枝樹243株:200年以上的古荔枝25株,100—200年的古荔枝82株,80—100年準古荔枝136株,客家人稱為“禾荔”,是荔枝的一個品種。

港南區這個鎮的古樹名木引來自治區100多名專家前來調研

王子輝老人向調研組講述古荔枝林的歷史故事

蒼下屯古荔枝林佔地面積100多畝,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土壤肥沃,同時,結合當地客家人對發展荔枝產業文化的傳承,不砍不伐,古荔枝林得以保存,蒼下屯土壤含硒元素高於國家標準的2-3倍,當地農民以農家肥護理為主,所產的荔枝口感鮮美,原汁原味,有助於人體的健康長壽。

陸志星對港南區古樹名木管理和保護工作給予充分肯定,認為港南區古樹名木管理保護工作抓得實、有效果。陸志星指出,保護古樹名木不僅是現代文明的體現,也是生態建設與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希望港南區明確責任、強化措施、加強宣傳、建章立制,繼續加大古樹名木保護管理工作,推動古樹名木保護工作規範化、科學化和常態化。

港南區林業局局長黃善堯參加調研。

港南區新聞中心

港南區網信辦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