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家持牌消金公司研究:利润狂欢背后,去杠杆压力山大

23家持牌消金公司研究:利润狂欢背后,去杠杆压力山大

自2009年试点以来,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在中国发展迅猛。公开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互联网消费金融放贷规模4.4万亿元。持牌消费金融在总规模方面虽然占比不高,但在收入和利润增速方面却是鹤立鸡群。据新金融深度统计,2017年,17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去年净利润接近50亿元,平均每家净利润近3亿。但另一方面,随着监管政策趋严,消费金融机构在杠杆率方面受到严管。从去年开始,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开始密集增资“补血”。

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利润“狂欢”

23家持牌消金公司研究:利润狂欢背后,去杠杆压力山大

据不完全统计,17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去年净利润达49.3亿元,其中,3家公司成功迈入10亿元俱乐部。其中,中银消费金融净利润最高,达13.75亿,招联消费金融盈利11.89亿元排在第二位,排在第三位的捷信消费金融净利润10.22亿元,这3家公司净利润占比达73%。

在净利润同比增速方面,至少三家公司业绩翻番。值得一提的是,招联消费金融从成立之初的亏损到实现净利润近12亿元,只用了短短两年时间。马上消费金融2016年的净利润只有652.2万,2017年高达5.78亿元,增长88倍。苏宁消费金融2016年净亏损1.89亿,2017年则成功扭亏,并实现净利润2.17亿。

不过,也有部分消费金融公司经营不佳,业绩连续出现亏损。例如,北京银行旗下的北银消费金融2016年净利润由盈转亏13.49亿,2017年续亏0.79亿,两年合计亏损超过14亿。2017年9月,北银消费金融因为违规收到监管部门近千万元罚单,震动行业。

也有一些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尽管背靠银行大树、拿到消费金融牌照,手握一把好牌却没有打好。其中,锦程消费金融2017年净利润亏损6100万,同比下降18.67%;另外一家北银消费金融,2016年净利润由盈转亏13.49亿,2017年续亏0.79亿,两年合计亏损14.28亿。亏损的消金公司不止上述两家平台,还有杭银消费金融,2017年亏损3500万。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三家亏损的公司都有外资入股,其中中邮消费金融与北银消费金融的外资股东为新加波星展银行、西班牙桑坦德消费金融公司,而杭银消费金融则为西班牙对外银行入股。这究竟是外资水土不服,还是双方合作不默契,值得进一步去研究。但可以肯定的是,即便是持牌消费金融机构,同样也存在二八分化现象。

利率有优势,不良率高于商业银行

从消费金融公司经营模式来看,目前主要分为三类:一是以捷信为代表的线下渠道获客;二是以招联为代表的纯线上获客模式;三是线上与线下结合发展,如海尔消费金融和苏宁消费金融等。

持牌消费金融的产品看,基本都有明确的消费场景,比如车贷、3C、家装、旅游等。据融360统计,目前持牌消费金融中占比最大的是车贷,约占23%,其次是教育贷(17%),然后是家装贷(12.5%)和3C贷(10.4%)。

从产品利率看,持牌消费金融机构主流日利率从万分之二到万分之四不等,折合年化利率7%至15%。此外,部分机构还会以管理费或其他名义收取额外费用。但综合而言,持牌机构的利率成本相比P2P和小贷公司有一定优势。

从不良率方面看,据银监会公开数据,持牌消费金融不良率在4%左右。新金融深度查询各机构年报发现,捷信消费金融截至2017年不良率3.82%;中银消费金融2017年不良率为2.81%。招联消费金融2017年上半年的不良率则为1.15%。从不良率数据看,持牌消费金融机构的不良率远远高于商业银行不良率,但要大大低于P2P的不良率。

增资降低杠杆,扩大业务规模

根据《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规定,作为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消费金融公司不得吸收公众存款,其资本充足率最低为10%—12%,这意味着持牌消费金融公司的杠杆不能超过10倍。在过去几年里,部分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业务发展过快,面临较大的“去杠杆”压力。一家持牌消费金融机构高管对新金融深度表示,银监会对持牌消费金融机构的管理非常严格,很多消费金融公司业务增长过快可能超过这一比例。多数机构从去年开始通过增资、业务合作等手段,降低杠杆率,确保达到监管要求。

6月27日,马上消费金融发布消息称,公司新增战略融资20亿元,注册资本从22.1亿元一举增至40亿元,成为消费金融公司注册资金的前三甲平台。另外,根据新金融深度统计,今年以来,至少有7家持牌类消费金融公司先后发布增资消息,在增资方面,中银消费金融在行业内一骑绝尘,增资35亿元,增资额度最低的中原消费金融也有3亿元。

股东大幅增资背后与消费金融行业景气、业绩突飞猛进显然是分不开的。今年增资额度最高的中银消费金融2017年净利润同比增速达157.78%;4月份增资8.59亿的招联消费金融,2017年净利润也同样创出新高度。除此之外,未获持牌的消费金融机构蚂蚁金服也于去年年底豪掷82亿元。这无疑说明由于业绩猛增,加上监管对于此类金融机构的杠杆监管加强,引发了这些金融公司的密集增资行为。

23家持牌消金公司研究:利润狂欢背后,去杠杆压力山大

增资后,消费金融公司的杠杆率一般在8-10倍左右。举例来看,马上消费金融未增资前其注册资本为22亿元,按照最大10倍的杠杆率计算,其累计借贷规模最大为220亿元,根据去年马上消费金融的贷款余额298亿元,显然已超过杠杆率要求,当6月底增加了18亿元的注册资金后,马上消费金融注册资本增至40亿元,这样便降低了公司杠杆率。

降杠杆的其他破局之法

除增加注册资本金外,对于消费金融公司而言,ABS是其融资方式的一种补充,主要是通过资产证券化扩充资产规模,软化债务结构上存在的短贷长借现象。

值得注意的是,捷信在2017年先后五次通过资产证券化即ABS项目融资。从2017年4月13日开始,捷信先后发行五期资产证券化项目,发行规模分别为12.83亿元、23亿元、28.69亿元、19.1亿元和30.37亿元。另外,在2018年第一期个人消费贷款资产支持证券发行说明书显示,新一期的发行总额为35.99亿元,也就是说,一年间,捷信发行的资产支持证券达149.98亿元。

另外,为了满足公司快速增加的业绩及随之而来的贷款杠杆的制约,除股东增资外,进入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以获取资金来源,也是当下消费金融展业的关键要素之一。据了解,截止目前,已经有7家机构获批进入,分别是北银消费金融、海尔消费金融、捷信消费金融、中银消费金融、晋商消费金融以及招联消费金融。

同业拆借市场是金融机构之间进行短期资金融通的市场,根据央行制定的《同业拆借管理办法》,作为非存款类银行业金融机构、消费金融公司,需要满足至少连续两年盈利及其他央行要求的条件才能获得准入资格。

从这一角度看,消费金融能够进入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则意味着这些公司的盈利与业务合规性受到监管层的认可,而越来越多的消费金融公司的进入,导致机构获取资金的能力也将进一步分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