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說美國的華裔新移民都在幹什麼?

從幾十年前剛開始開放到現在,大量的中國人走出國門湧進美國,僅加州就有幾十萬的華人,紐約也同樣是華人很多的城市,也有幾十萬。

以前看過很多我們油畫界的前輩來美國的經歷文字,比如已經過世的陳逸飛,他們80年代來到美國,下了飛機第一件事就是找地方花架支起來,給路人畫頭像賺錢,因為如果不馬上賺錢,兜裡那點兒錢只夠維持幾天的。

說說美國的華裔新移民都在幹什麼?

那一撥出來的人都挺苦的,本來在國內都有不錯的成就了,到了美國只能從最底層混起。很多很多碩士博士畢業的人在美國混來混去,最後可能做了旅遊,也可能做了餐館,總之為了生存,早早的放棄了自己的專業,在實現自己的美國夢的過程中丟棄了最初的夢想。前兩年比較有名的紐約的一位脫口秀達人叫北美崔哥,他在國內時候北大畢業,當年隨著出國潮來到美國,卻在偶然的機會和一個印第安人學會了做煎餅,最初在紐約街頭練攤,幾十年過來,已經有了自己的煎餅生產線。像他這樣的人太多太多了。

美國是不承認中國的學歷的。想用國內的專業工作,只能重新在這邊考lesson,一切從頭開始。

隨著國內經濟突飛猛進的發展,出國的人也有了變化。不講歷史只說當下。尤其最近幾年,移民到美國的華人真的變化很大。

說說美國的華裔新移民都在幹什麼?

前些年來美國生孩子,給孩子一個美國國籍的人特別特別多,尤其洛杉磯是華人重點來的地方,在洛杉磯的月子中心非常賺錢,一個孕婦幾個月下來要給月子中心幾十萬,和生孩子相關的辦理孩子出生紙、回國的旅行證(因為孩子是美國護照),還有所謂的三級證明等證件,有衍生出專門辦證的行業。

說說美國的華裔新移民都在幹什麼?

前幾年和月子中心同樣大火的還有代購了,做代購挺辛苦的,但是也很賺錢,大多新移民都做過代購,給國內朋友寄點東西,加點辛苦費很正常的。和代購相關的就是快遞了,代購買完東西送到快遞店,有很多小的快遞店其實就是給幾家大的海運公司接單的而已,代購市場巨大,自然快遞店也有很多。

現在來美國旅遊越來越成為很普通的事兒,也越來越多人選擇自由行,不再跟團。因此興起的一個行業就是包車,一輛8座的私家車全程帶幾個人組成的小團兒旅遊,雙方都很划算,旅遊的玩的痛快更方便,開車的幾天就可以賺幾千美金。

說說美國的華裔新移民都在幹什麼?

還有一個比較賺錢就是做代孕、試管嬰兒以及海外醫療的,代孕和試管嬰兒在國內是違法的,在美國合法,所以,很多無法生育的夫妻就來美國做試管或代孕,很多做月子中心的因為常年接觸孕婦這類的客戶,所以,慢慢的就開始做試管和代孕的業務,其實就是到相關醫院去談合作,他們通過人脈關係把客戶拉來,送到這幾個醫院,然後收取客人的服務費以及在他們會所吃住的費用。通常醫院是不給他們返點的,這個和國內不一樣。

說說美國的華裔新移民都在幹什麼?

留學、遊學也是很多人在做的,他們主要賺的是信息差,比如,每到暑假寒假,美國會有很多夏令營和冬令營,有的還是免費的,他們把這些信息整理出來變成自己的遊學產品,到國內招攬客源,收取高額的費用,而其實很多這類的夏令營要麼費用很少要麼就是免費的。還有一些留學的,他們協助辦理報名報道轉學等一切留學事宜,這可是收入很豐厚的。

說說美國的華裔新移民都在幹什麼?

說說美國的華裔新移民都在幹什麼?

再有呢,房地產經紀和賣保險。在美國賣房子和國內不一樣,美國買賣房產基本上都是通過房地產經紀,房地產經紀的提成很高,雖然幾個月也不見的成一單,但通常成一單就夠幾個月的。另外美國有各種各樣的保險理財產品,當然賣保險的隊伍也很壯大。有個著名的傳銷的保險品牌PFA,每天手機朋友圈裡都是他們這些人的廣告,一般沒有出去工作在家照顧孩子的媽媽,或者離婚的單身女性都被忽悠到他們團隊去了。

說說美國的華裔新移民都在幹什麼?

做電商。最近幾年越來越多的華人在美國選擇做電商創業,通常租一個倉庫,到國內選擇一個產品,然後在亞馬遜等電商平臺上賣,這樣的客戶我服務了很多,都是一個路子,在美國註冊商標,在國內進口產品,然後貼標,在亞馬遜上賣。我有個哥們特意參加深圳的一個大師訓練營,一個月飛回去一次,學習怎麼玩轉亞馬遜,這點你不得不服,中國人玩亞馬遜,各種黑科技,不是一般的厲害。

說說美國的華裔新移民都在幹什麼?

最後說一下中餐館吧,有國家的地方就有中國人,有中國人的地方就有中餐館。開餐館是很多移民的選擇。一方面真的工作機會太少了,另一方中餐館也是比較賺錢的行當,還不用給別人打工。就洛杉磯來說,基本上國內能吃到的東西,在這兒都能吃到了,什麼川菜東北菜擼串啤酒之類的應有盡有。中餐館之間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中餐館的老闆們也開始意識到競爭,很多特意回國取經,國內的餐飲文化是很強勢的,相比之下,洛杉磯的中餐館要low好多年。不過因為新移民的越來越多的湧進,很快的提高了洛杉磯中餐館的整體水平。

以上都是比較底層的,當然有很多高大上的精英在做著很好的工作,有很高的社會地位。我也有很多這樣比較高社會地位的客戶,只是我對他們沒什麼興趣,我更多關注底層華人的奮鬥,我覺得這才真正代表了在美國華人的真實狀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