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白蛇傳傳說」,這四項民間文學廣爲流傳,你知道哪一項呢?

除了“白蛇傳傳說”,這四項民間文學,你知道哪一項呢?今天大家就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梁祝傳說

除了“白蛇傳傳說”,這四項民間文學廣為流傳,你知道哪一項呢?

梁山伯與祝英臺傳說是一側悽婉動人的愛情故事,是中國最具魅力的口頭傳承藝術及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也是唯一在世界上產生廣泛影響的中國民間傳說。自東晉始,在民間流傳已有一千七百多年,可謂中國家喻戶曉,流傳深遠,被譽為愛情的千古絕唱。從古到今,有無數人被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悽美愛情所感染。青陵臺在封丘縣東北25裡之青堆。戰國時期,宋康王駕車出遊,見到一位採桑女天生麗質,欲納為妾,使人探知該女為門下舍人韓憑之妻息氏。為見息氏,宋康王令築青陵臺以觀之,息氏恐,乃作歌以拒之,投臺身亡,韓憑也自盡。宋康王把二人分葬,後兩墓各長出一棵梓樹(又名相思樹),

除了“白蛇傳傳說”,這四項民間文學廣為流傳,你知道哪一項呢?

根結於下,枝交於上,有鴛鴦雌雄各一隻恆棲樹上悲鳴,後化為蝴蝶飛去,據考梁祝化蝶的情節源於此。自古至今,關於梁祝的傳說,可謂流傳廣而久遠,遍及國內外眾多地區,其內容也大致相同。而諸城的梁祝傳說卻別有一番情味,以其真實、美麗、親近、悲壯而獨具特色。而且梁祝的傳說主要表現了古代人民對自由美好生活的嚮往,對婚姻自由的追求。它是民間文化的積澱,代表了民間文學中積極向上的部分。諸城的梁祝傳說之所以久傳不衰,多具魅力,其原因不僅因為梁祝是諸城人,更因為它代表了人民大眾的心聲。它被稱為東方的“羅密歐與朱麗葉”。

董永傳說

除了“白蛇傳傳說”,這四項民間文學廣為流傳,你知道哪一項呢?

董永傳說最早載於西漢劉向的《孝子傳》。此後三國曹植的《靈芝篇》和東晉幹寶的《搜神記》也都有相關記載。在我國農村地區廣泛流傳,成為兩千多年來故事嬗變和文學移植的母本,對後世影響深遠。由於 董永與 七仙女的故事是一則既有教化作用又有愛情色彩的民間傳說,其教化內容同中國民眾長治久安的大眾心理需求相適應,愛情故事又契合了民眾追求婚姻幸福的內在感情,所以它的神奇幻想同人間現實巧妙融合的藝術特色深受民眾喜愛。二十四孝圖中有董永賣身葬父的故事。一個小夥子,父親死了後沒有錢給父親置辦喪事, 自己把自己賣了,這是任何人都難做到的。董永做了,成了古今人們稱道的大孝子。

除了“白蛇傳傳說”,這四項民間文學廣為流傳,你知道哪一項呢?

董永行孝的動人故事被編入很多戲曲中,較早的為明代傳奇劇《 織錦記》,最有名的是黃梅戲《 天仙配》。1952年,由洪非等人重新將黃梅戲《 天仙配》劇本進行了改編。戲中塑造了老實憨厚的董永、善良美麗的七仙女、相互幫助的仙女姐妹、刁鑽刻薄的傅員外、無情狠毒的 玉皇大帝等生動形象,再加上優美的舞姿、動聽的黃梅調,無不深深地留在人們的記憶裡。特別是著名的黃梅戲表演藝術家 嚴鳳英的出色表演,讓" 董永遇仙"這個民間傳說故事更加引人入勝," 七仙女"藝術形象得以人人皆知。

牛郎織女

除了“白蛇傳傳說”,這四項民間文學廣為流傳,你知道哪一項呢?

牛郎織女為中國古代著名的民間愛情故事,從牽牛星、織女星的星名衍化而來。是中國人民最早關於星的故事。 南北朝時代 任昉的《 述異記》裡有這麼一段:“大河之東,有美女麗人,乃天帝之子,機杼女工,年年勞役,織成雲霧絹縑之衣,辛苦殊無歡悅,容貌不暇整理,天帝憐其獨處,嫁與 河西 牽牛為妻,自此即廢織紝之功,貪歡不歸。帝怒,責歸 河東,一年一度相會。”在河南魯山流傳的故事裡還有許多後續牛郎織女生活的鮮活內容。   織女被抓回天宮,織彩霞雲錦,整天悶悶不樂,思念牛郎和兒女。

除了“白蛇傳傳說”,這四項民間文學廣為流傳,你知道哪一項呢?

牛郎攜兒女在凡間度日,愁苦難言。他們的居住地距魯山坡頂南天門只有5華里路,一雙兒女在家想念母親,時不時順山嶺走到南天門要“孃親”。南天門的把門將軍同情他們的遭遇,少不得行個方便,讓他們進進出出。玉皇大帝非常喜歡外孫孫,聽任他們來來往往。王母娘娘也放鬆了對織女的監管,兩家的關係也就慢慢融洽起來。牛郎死後葬於魯山坡南麓牛郎墳。孫義村牛郎的後裔,則稱自己為“牛郎孫”。牛郎與織女美麗的愛情故事的發源地是魯山的說法也一直在魯山一帶流傳。

白蛇傳傳說

除了“白蛇傳傳說”,這四項民間文學廣為流傳,你知道哪一項呢?

白蛇傳又名白娘子傳奇、雷峰塔傳奇等,是中國四大民間傳說之一,白蛇傳在清代成熟盛行,是中國民間集體創作的典範。描述的是一個修煉成人形的蛇精與人的曲折愛情故事。白蛇傳在清代成熟盛行,是中國民間集體創作的典範。並且白娘子與許仙的愛情故事,為雷峰塔平添了許多神秘和傷感。近日在查閱有關雷峰塔的歷史文獻和文學作品時,發現許仙這個傳說中的人物在明清小說中,均稱之為“許宣”,直到民國中期,才被“改名”為許仙。《白蛇傳》在中國廣為流傳,開始時是以口頭傳播,

除了“白蛇傳傳說”,這四項民間文學廣為流傳,你知道哪一項呢?

後來民間以評話、說書、彈詞等多種形式出現,又逐漸演變成戲劇表演。後來又有了小說,民國之後,還有歌劇、歌仔戲、漫畫等方式演繹。到了現代也有根據《白蛇傳》拍成的電影,編排成的現代舞,新編的小說等。這個故事以《白蛇傳》的名字出現大抵出現在清朝後期,之前並沒有一個固定的名字。白蛇傳》不但在國內流傳,在日本也有拍成的電影。法國漢學家儒蓮也曾將《白蛇傳》翻譯成法文。其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列。

除了“白蛇傳傳說”,這四項民間文學廣為流傳,你知道哪一項呢?

以上四項就是感人至深的民間文學,也是中國最具魅力的口頭傳承藝術。各位看官,你們還知道哪些感人的民間傳說嗎?看完記得給小編點個贊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