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上海灘小次老一步步走到大流氓頭子的杜月笙是如何發家的?

說起杜月笙大家應該都不陌生,他是中國近代史上的傳奇性人物。從一個小癟三一路混進十里洋場,成為上海最大的黑幫青幫幫主;並且同時成為了現代實業家、社會名流與地方領袖,成為民國時期相當活躍的政治風雲人物。

從上海灘小次老一步步走到大流氓頭子的杜月笙是如何發家的?

杜月笙公館

在杜月笙十四歲的時候拜青幫的陳世昌為老頭子,靠著陳世昌這些人的關係進入到青幫在上海龍頭的黃金榮公館,並逐步得到了黃金榮的賞識和信任。黃金榮讓他負責“法租界”的賭場。然而杜月笙不僅僅只侷限在經營賭場上面,他糾結同夥,勾結軍閥共同販賣鴉片。而後他成立了“三鑫公司”來壟斷“法租界”的鴉片生意。

1930年杜月笙委託謝秉衡去蓋一座杜氏家祠,家祠落成的時候連蔣介石都給他送匾“孝思不匱”祝賀。包括當時的淞滬警備司令、上海市長都給他送匾。但是好好的一件孝順的事情又被他帶歪了,這個祠堂很快就淪為杜月笙生產嗎啡和海洛因的加工廠。

從上海灘小次老一步步走到大流氓頭子的杜月笙是如何發家的?

杜月笙為何能如此快速的起家壯大,歸功於他有善於經營的頭腦,說白了就是會做生意。杜月笙這個人未必真有多少金融才能,一生皆為半文盲。不過杜月笙很早就意識到,單單在刀口上討生活不是長久之計。“錢財用得光,交情用不光”,杜月笙的生意經從來不僅僅只是一進一出的數字賬,而是打的是吃好“人面、場面、情面”這三大碗麵的大算盤。從“水果月生”魚躍龍門,身兼數十家公司董事長,成為上海工商界呼風喚雨的人物,杜月笙既有青幫背景的威嚇力,更要緊的還是海量人脈,以及對於時機的精準把握。

從上海灘小次老一步步走到大流氓頭子的杜月笙是如何發家的?

馮小剛扮演的杜月笙

1948年,蔣經國到上海實行市值改革,發行金圓券,要求民間將所持法市外幣及金銀一律兌換成金圓券。杜月笙的兒子杜維屏沒有完全照辦,被蔣經國以投機倒把罪逮捕,後被判了六個月的徒刑。杜月笙在兒子杜維屏被蔣經國逮捕後,非常不甘心。他對蔣經國提出,“四大家族”和一些軍事將領都在上海有進行經濟犯罪的行為,單單打擊杜維屏實屬不公。蔣經國為此向蔣介石彙報,蔣介石發電報給杜月笙,稱,“我兄若能協助經國在上海經濟管制工作,無任感荷。”杜月笙當即拜會蔣經國,交給他一份非法囤積物資的公司名單,其中孔令侃的揚子公司赫然在目。杜月笙就是這樣把四大家族的人拖進這趟渾水,讓蔣經國無法重拳傷他。

從上海灘小次老一步步走到大流氓頭子的杜月笙是如何發家的?

杜月笙這個人他既是流氓頭子,又是社會名流;既有投機倒把,又有愛國愛民。是他的精明讓他扮演著各種角色。他的是是非非自有後人評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