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道國學館:中國古人極爲重視人與天的關係,【天人三策】如是說

正道國學館:中國古人極為重視人與天的關係,【天人三策】如是說

【天人三策】

■中國古人極為重視人與天的關係,朝歷代的皇帝尤其如此。

正道國學館:中國古人極為重視人與天的關係,【天人三策】如是說

漢武帝即位之後,特別重視人才,曾“舉賢良文學之士前後百數”,武帝還專門向這些賢良之士詢問天道、人世、治亂等方面的問題,並說:“朕欲聞大道之要,至論之極”,於是,大儒董仲舒有針對性的連作三篇策論作答,因首篇專談“天人關係”,故史稱“天人三策”;

■簡要的講,“天人三策”歸納起來有四個要點

一是天人感應,君權神授;

二是推明孔氏,抑黜百家;

三是春秋大一統,尊王襄夷;

四是建立太學,改革人才選拔制度,反對貴族子弟世襲為官的任子訾選制;

■董仲舒認為:“天者,萬物之祖,萬物非天不生”, “唯天子受命於天,天下受命於天子”;“天人感應,君權神授“是董仲舒天人關係的核心,說明人君受命於天,代表天的意志治理人世,一切臣民都應絕對服從君主,從而使君主的權威絕對神聖化;在肯定君權神授的同時,又以天象示警,異災譴告來鞭策約束帝王的行為,君王應受上天約束,不能為所欲為;

正道國學館:中國古人極為重視人與天的關係,【天人三策】如是說

■董仲舒向漢武帝建議要“明教化”、“正法度”,力主實行“德主刑輔”的仁政,希望通過廣設學校,來傳播儒家道德禮儀,維護儒家地位和君主政權。被武帝接受之後,使得“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變為現實,影響深遠,

■“三綱五常”歷來被視為封建社會倫理秩序的根基,孔孟認為人間有五倫,所謂君臣、父子、夫婦、兄弟和朋友,董仲舒則擇其要者改為”三綱”,即: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還將儒家主張的五種德性(仁、義、禮、智、信)合為“五常”,並認為“三綱五常”可求於天,是不能改變的;

正道國學館:中國古人極為重視人與天的關係,【天人三策】如是說

■“天人三策”不僅立了儒家,也樹立了董仲舒的歷史地位。

此外,董仲舒還提出了“大一統”的觀點,認為“大一統”是宇宙間最基本的法則,所以封建王朝當然要遵循,繼而提出了思想也要“大一統”的論點,說:“《春秋》大一統者,天地之常經,古今之通誼也”,他把這種“大一統”思想,說成是天經地義,不容更改的事。後來,這種思想成為中華民族團結與統一的精神財富。

正道國學館:中國古人極為重視人與天的關係,【天人三策】如是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