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值連城!超級小盤股的6個特徵!

分享一篇好文,來自:博弈的狗

時至今日,不管大盤是否見底,至少有個客觀事實是擺在這裡的,A股已經進入到可以投資的階段了。

那麼,怎麼買,買什麼?今天,咱們重點聊一聊。

眾所周知,市值=淨利潤*市盈率。這公式說明什麼?股價是由市場預期和公司業績共同決定的。

投資者行為決定「短期」股價。如果一家公司的業務,撩到了市場G點,即使業績不咋樣,也會給很高的市盈率,導致股價躥躥躥上漲。

然而,決定「長期」股價的因素,不是投資者的行為,不是投資者的預期,不是所謂的市盈率,而是業績!

至此,那句“股價走勢跟K線無關”,大概也就不難理解了。

過去,像格力電器、貴州茅臺這些優質公司,在市場大幅回調之時,短期會被殺下來,但是!長期來看,他們的走勢,都是獨立於大盤的。

順帶講一個,我個人檢驗多年,得出的經驗。

A股的兩種賺錢模式:

1、在白馬股整體估值低位的時候買進(一般是10倍市盈率附近的時候,選擇指數etf或者優質股),在整體高位的時候賣出。

2、以合理價格買進、持有好公司,穿越牛熊。

我個人兩種都用,但我更喜歡用第二種。

我認為,炒股就是找一門好生意。利用市場的波動或者悲觀,以合理價位或者低價(極端情況)買進好公司。

從過去的統計數據上看,像恆瑞醫藥、茅臺、雲南白藥這些公司,08年最極端的情況,也並沒有低於20倍市盈率!大多在20-30倍附近。

所以,後面即使見底了,也不要因為“便宜”而隨便抄底一隻股票!隨著新股發發發,很多爛股票或許還有漫漫熊途,甚至成為仙股。

總之,寧願稍微貴一點,買一些好公司。一般情況下,除非發生恐慌、絕望的市場情緒,恐怕合理價位很難買到好公司。

互聯網如此發達,信息差越來越少,用白菜價買到好公司,反正我是不敢多想。有多話,就是踩狗屎運了。

一般來說,如果一家企業未來淨利潤能夠增長10倍甚至20倍,拉長時間週期來看,股價就能漲10倍甚至20倍。

基於此,買進股票之前,務必做兩件事:

1、判斷該公司淨利潤能否持續增長?

2、等待「合適價位」。

當然,我前面說了:好公司很難有白菜價,只有合理價。

價值連城!超級小盤股的6個特徵!

格雷厄姆說過:如果投資者能忘記股票市場,並且把關注長期盈利和公司股價的短期波動分開的話,他會做的更好。

說到業績,繞不開談利潤。我們不但要關注淨利潤的數量,而且還要關注淨利潤的質量,是否長期可持續?

投資的本質,就是要尋找能夠持續創造價值的企業。只有未來能夠持續繁榮的企業,才帶來大量現金流!

巴菲特所說的護城河,指的就是「競爭優勢」。只有無法被模仿、無法被超越的公司,才具有持續競爭優勢,才能有賺取超額利潤的能力。

所以,我們需要判斷的是企業的未來。要想成為一個優秀的投資者,我們必須要學會理解公司、讀懂商業模式。

關於「投資」的基礎概念,普及完了。

下面講講,能夠產生長期回報的小公司,具備的六個特點:

1、行業處在爆發期。

我見過很多成功投資者,我發現一個很奇葩的現象!他們幾乎都不是專門搞金融的,而且都不看技術,也不去研究K線、龍虎榜等等。

對於他們來說,投資就是找生意。所以,會從產業的角度出發,來審視股票。

有時候估值、K線等東西,影響股價只是暫時的。真正影響股價上漲的,是行業趨勢。毫無疑問,能賺大錢的機會,都要跟隨社會大趨勢。

一個聰明的投資者,一定是拿著手上的錢,同社會大浪潮站在一起,共同成長。譬如人口老齡化,這是一個正在發生的趨勢。

2、不斷加寬的護城河。

小公司要跟大公司競爭,這是很難的,大公司的資源太多了!還沒等你抄傢伙,人家就掄一棍把你捶死了。。

所以,小公司要從競爭中取勝,必須要依靠「護城河」。要麼是經濟護城河,要麼是區域護城河。

經濟護城河有4種,一是可持續的低成本優勢,如沃爾瑪;二是網絡效應,如eBay;三是無形資產,比如專利、商標或政府許可,如迪斯尼和耐克;四是高昂的顧客轉移成本,比如微軟。

但實際上,小公司很難獲得經濟護城河!一般來說,優質小公司,都是區域內有獨家優勢的,我們稱之為區域護城河。

當然還有一點,是看好它的複製能力。這裡就不多說了,大家可以去搜索下「曲奇模具企業」,瞭解一下這個概念。

3、複利增長。

一家處在高增長期的小公司,如果把大部分利潤繼續拿去擴張,並且可以維持高增長,自然就會複利效應。

差的公司,賺來的利潤瞎投瞎擴張,結果擴張的部分,獲得的收益不如原有業務的增長,這就負增長擴張。

所以,對於公司擴張的邊際效應,一定要算好賬。

有些公司的利潤增長是依靠擴張,但是擴張每投入100塊錢,僅僅只能獲得1塊錢收益,你覺得這是好的複製嗎?

很多公司就是這麼忽悠人的,反正故事講好了,瞎搞就行。

4、靠譜的管理層。

巴菲特有句名言:“火腿三明治”可以經營可口可樂。也就是說,無論誰擔任CEO,公司都應該表現得很好。

大型企業要經營得好,顯然不需要管理層做太多事情,而是要靠品牌。

茅臺實際上不是靠管理層能力的公司,因為白酒是經歷過多年洗禮的文化習慣,誠然茅臺就是最大的品牌。

但是,管理決策對小企業,是會產生很大影響的。不過,從外部判斷管理團隊可能很困難,但有一些因素可以提供有價值的見解。

比如,我們可以分析管理層的資本配置決策,看看再投資和收購的決策。

舉個例子,某公司進行了一系列不明智的收購,可能就要反過來想,管理層的資本配置技能是不是很差?

當然,還有很多,比如看看這個管理層有沒有回報股東的初衷,以往會不會做一些坑人的舉動。這些,都是很至關重要的細節。

5、相對穩健的資產負債表

小型企業對商業週期的運行更為敏感。

稍有一點問題,就會出現很大的波動。尤其是債務過多,隨時就會爆雷。健康的資產負債表,還是很重要的。

6、現金流指標。

現金流,是一個非常非常重要的指標。

如果現金流很差,說明商業模式也很差。試想,如果你開了一家很火的公司,是不是別人都要先付款你才發貨?

好的商業模式,產生的結果,就是別人爭著給你付錢。

至此,「投資」跟「炒股」的區別,我想你心裡已經有答案了。

這兩年的A股市場,看似是熊市,實則在洗牌。如果你仔細觀察,就會發現!過去那些殼資源、漲停板的炒作模式,越來越難賺錢了。

隨著市場的成熟,基本面選股的投資方式,勝率將會越來越高。這是所有國家證券市場成熟的必經之路。

市場每一次進化,都會埋葬一批過去的英雄。這也是市場的魅力所在,逼迫我們要去否定自己,進化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