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架草莓与食用菌立体高效套种栽培

高架草莓与食用菌立体高效套种栽培

架子上面摘草莓,架子下面采蘑菇,这是江苏省滨海县近年来引进推广的高架草莓与食用菌立体高效套种栽培新模式。这种利用栽培草莓高架下的空间,采用围帘保湿、遮光等措施栽培食用菌,是一种一举多得的技术创新。一是降低了草莓栽培过程中人工翻地、栽苗、除草、打叶、采果的劳动强度,还可有效地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二是草莓和食用菌两者还是“和谐相处的好邻居”,草莓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食用菌生长需要充足氧气而释放二氧化碳,使温室内部形成气体的良性循环。既减少了温室的放风时间,最大限度地利用温室空间,又提高了生产效率,两者形成互补,相得益彰。三是适合观光采摘,充分利用温室空间,节省了土地资源,增加产出,提高效益,草莓亩产相比传统种植模式翻了一番。这里特将高架草莓与食用菌立体高效栽培技术作一介绍。

1 基础设施

草莓架一般架高约1米,长5.6米,架宽约0.35米。草莓架下码放一层墙砖,砖缝1~2厘米。沿着高架草莓基质槽安装喷水设施,采用4方向滴头,间隔距离为1.2米。以草莓架为标准,围帘高度应以距离地面5~8厘米为宜。距离地面过高不利于保湿,过低不利于通气。

2 菌袋制作

根据预定出菇时间,提前30天生产菌袋。菌袋规格为22厘米×48厘米。适合栽培的食用菌种类主要有平菇、姬菇及杏鲍菇等,一般以栽培平菇为主。

3 菌袋入棚

将发满菌的菌袋按墙式栽培法码放于草莓架下。标准温室规格50米×8米,架子规格5.6米×1米×0.35米。每个温室可码放46排草莓架,每架下码放3层,可码放100个菌棒,每个温室可栽培4600个菌棒。每个菌棒间可留有1厘米左右空隙,以利于降温和通风换气。

4 出菇管理

4.1 温度

以草莓生产的最佳温度为主管理,控制在7~22℃。

4.2 湿度

高架草莓与食用菌立体高效套种栽培

食用菌现蕾时空气相对湿度应保持在92%~95%,若水分缺失,会导致菇蕾萎蔫影响产量。现蕾后将封口处报纸揭去,出菇期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85%~95%。每天应进行少量多次喷水,一般每天每次可喷水3~5分钟,喷水的适宜时间为10:00~15:00。

4.3 光照

食用菌子实体的形成必须有光线刺激,光线通常以能看报纸即可。

4.4 换气

子实体形成和生长发育阶段需要足够的氧气,须加强通风换气。一般冬季尽量在10:00后和午后通风,少量多次,与喷水相结合,保持出菇环境的相对稳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