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于山,水不容泛」|魏晉南北朝時期繪畫

“人大於山,水不容泛”|魏晉南北朝時期繪畫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繪畫,一方面承擔著“成教化、助人倫”的社會功能,一方面又成為使人可以得到美感享受的藝術品而獨立出來,並提出了“傳神寫照”、“遷想妙得”等美學命題與“悟對通神”、“覽之若面”的繪畫要求。此時繪畫形式以長卷為主,技巧技法有了很大的提高,雖然花鳥畫、山水畫依然是依附於人物畫而存在,但已經為隋唐時期的獨立成科奠定了基礎。

人物畫是此時繪畫的主流,山水畫與花鳥畫尚在萌芽之中,故有“人大於山,水不容泛”的現象。

“人大於山,水不容泛”|魏晉南北朝時期繪畫

顧愷之列女仁智圖卷(宋摹)

我們從顧愷之的洛神賦、列女圖、女史箴圖來一窺這一時期的繪畫特點。

顧愷之(348年— 409年),字長康,小字虎頭,漢族,晉陵無錫人(今江蘇省無錫市)。東晉時代的畫家,師從衛協,工詩賦、善書法,時人稱之為三絕:畫絕、文絕和痴絕。顧愷之與曹不興、陸探微、張僧繇合稱“六朝四大家”。其有《論畫》、《魏晉勝流畫贊》和《畫雲臺山記》三本繪畫理論書籍,提出“以形寫神”、“傳神寫照”的藝術理論觀點。

顧愷之列女仁智圖卷(宋摹),絹本,墨筆淡著色,25.8*417.8cm,故宮博物院藏

漢成帝沉湎於酒色,寵信趙飛燕姐妹,朝政大權旁落於外戚手中,危及劉氏政權。楚元王四世孫光祿大夫劉向(前77-前6年)針對這一情況,採摘自古以來詩書上所記載的賢妃、貞婦、寵姬等資料,編輯成《列女傳》一書呈送漢成帝,希望他從中吸取經驗教訓,以維護劉氏政權。全書按婦女的封建行為道德準則和給國家帶來的治、亂後果,分為母儀、賢明、仁智、貞順、節義、辯通、孽嬖七卷,此即其中“仁智卷”部分。

“人大於山,水不容泛”|魏晉南北朝時期繪畫

“人大於山,水不容泛”|魏晉南北朝時期繪畫

仁智卷共收集15個列女故事。此卷為殘本,其中“楚武鄧曼”、“許穆夫人”、“曹僖氏妻”、“孫叔敖母”、“晉伯宗妻”、“靈公夫人”、“晉羊叔姬”7個故事保存完整。“齊靈仲子”、“晉範氏母”、“魯漆室女”3個故事只存一半,其餘5個故事則全丟失,又錯將“魯漆室女”之右半與“晉範氏母”之左半拼接在一起,使人誤以為是一個故事。

“人大於山,水不容泛”|魏晉南北朝時期繪畫

“人大於山,水不容泛”|魏晉南北朝時期繪畫

此卷多處保存了漢代的衣冠制度,如男子頭戴進賢冠,身著曲線大袖袍,腰結綬帶並配掛長劍;女子梳著垂髾髻,身著深衣,特別是眉毛塗以硃色,是模仿趙昭儀的新妝,這些都表現了特定時期的風俗和時尚。又蘧伯玉所乘坐的馬車稱“軺車”,亦為漢代形制,描繪得非常細緻而無錯誤,這些都可以從大量出土的漢代畫像石、磚和壁畫中找到與之相應的圖象。

“人大於山,水不容泛”|魏晉南北朝時期繪畫

“人大於山,水不容泛”|魏晉南北朝時期繪畫

“人大於山,水不容泛”|魏晉南北朝時期繪畫

據《漢書》記載,劉向在向漢成帝呈送《列女傳》的同時,還呈送了《列女頌圖》,並畫為屏風。漢成帝的班婕妤失寵後,在她的詩中曾談到在宮內看到《列女圖》,並以此來鑑戒自己。這些都載在班固所著的《漢書》中。東漢時代的畫像石、磚中,有不少表現列女故事的題材。畫史並載蔡邕曾創作有《小列女圖》。這一時期《列女圖》的大量出現,既是出於宮廷政治鬥爭的需要,同時也是為了在社會上廣泛推行婦女的道德教育,藉以維護封建秩序。

“人大於山,水不容泛”|魏晉南北朝時期繪畫

“人大於山,水不容泛”|魏晉南北朝時期繪畫

“人大於山,水不容泛”|魏晉南北朝時期繪畫

“人大於山,水不容泛”|魏晉南北朝時期繪畫

“人大於山,水不容泛”|魏晉南北朝時期繪畫

根據《列女仁智圖》中保存有較多的漢代風俗,以及其構圖形式的古樸,推測此卷的原本應當出自於東漢時代,而祖本則為劉向所創。剔除後世在反覆傳摹中所附加的痕跡,仍然能透視二千年前漢代宮廷繪畫的藝術光輝。其人物線條粗獷流暢,造型準確。特別是對婦女的描繪,體態輕盈,婀娜多姿,尤為絕妙。構圖佈局則與漢畫像石一脈相承。《列女傳》及《列女仁智圖》在宋代有多本,此是被保留下來的惟一的一本,尤為珍貴。

顧愷之 洛神賦圖 東晉(宋摹本) 絹本設色 27.1*572.8cm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此畫是顧愷之根據曹植著名的《洛神賦》而作,全卷大致分為三個部分,描繪了曹植與洛神真摯純潔而又悽慘的愛情故事。

“人大於山,水不容泛”|魏晉南北朝時期繪畫

“人大於山,水不容泛”|魏晉南北朝時期繪畫

“人大於山,水不容泛”|魏晉南北朝時期繪畫

“人大於山,水不容泛”|魏晉南北朝時期繪畫

“人大於山,水不容泛”|魏晉南北朝時期繪畫

“人大於山,水不容泛”|魏晉南北朝時期繪畫

“人大於山,水不容泛”|魏晉南北朝時期繪畫

“人大於山,水不容泛”|魏晉南北朝時期繪畫

“人大於山,水不容泛”|魏晉南北朝時期繪畫

“人大於山,水不容泛”|魏晉南北朝時期繪畫

“人大於山,水不容泛”|魏晉南北朝時期繪畫

畫中人物以線描造型,濃色點綴,筆跡周密,線條流暢,刻畫到位,充分顯示了顧愷之如蠶絲般柔韌的“高古遊絲描”。

“人大於山,水不容泛”|魏晉南北朝時期繪畫

“人大於山,水不容泛”|魏晉南北朝時期繪畫

“人大於山,水不容泛”|魏晉南北朝時期繪畫

“人大於山,水不容泛”|魏晉南北朝時期繪畫

“人大於山,水不容泛”|魏晉南北朝時期繪畫

“人大於山,水不容泛”|魏晉南北朝時期繪畫

“人大於山,水不容泛”|魏晉南北朝時期繪畫

“人大於山,水不容泛”|魏晉南北朝時期繪畫

“人大於山,水不容泛”|魏晉南北朝時期繪畫

此畫用色凝重古樸,用筆細勁古樸,山水、人物互為襯托,交相呼應,山石、樹木、流水多線勾勒,而極少皴擦,並且山水與人物的大小比例失衡,與張彥遠《歷代名畫記》中所記載的“人大於山,水不容泛”的時代風格相違和,亦體現了早期山水畫依附於人物出現的藝術特點。

顧愷之女史箴圖卷(宋摹)紙本,墨筆,600.5*27.9cm

《女史箴》是西晉廣武侯張華所寫,文字內容是關於女子的德行操守,以教化訓誡為目的。顧愷之將文中故事以圖畫的形式加以描繪,使之通俗易懂。現存《女史箴圖》最早的畫本是唐代摹本,原為清宮舊藏,現藏於大英博物館。

“人大於山,水不容泛”|魏晉南北朝時期繪畫

《女史箴圖》唐代摹本 現藏英國倫敦博物館

如下細節圖為宋人摹本,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全圖有畫11段,分別為“樊姬感莊”、“衛女矯桓”、“馮婕妤擋熊”、“班婕妤辭輦”、“防微慮遠”、“知飾其性”、“出其言善”、“靈監無象”、“歡不可以瀆”、“靜恭自思”、“女史司箴”。本卷為白描人物,筆法流利,線條細勁連綿,比高古遊絲描又多了幾份挺健,更接近李公麟一派。

“人大於山,水不容泛”|魏晉南北朝時期繪畫

“人大於山,水不容泛”|魏晉南北朝時期繪畫

“人大於山,水不容泛”|魏晉南北朝時期繪畫

“人大於山,水不容泛”|魏晉南北朝時期繪畫

人物形象有古意,此卷宋摹本較唐摹本畫面內容多兩段,對了解《女史箴圖》母本及其流傳,以及早期人物畫法的演變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人大於山,水不容泛”|魏晉南北朝時期繪畫

“人大於山,水不容泛”|魏晉南北朝時期繪畫

“人大於山,水不容泛”|魏晉南北朝時期繪畫

“人大於山,水不容泛”|魏晉南北朝時期繪畫

“人大於山,水不容泛”|魏晉南北朝時期繪畫

“人大於山,水不容泛”|魏晉南北朝時期繪畫

“人大於山,水不容泛”|魏晉南北朝時期繪畫

“人大於山,水不容泛”|魏晉南北朝時期繪畫

“人大於山,水不容泛”|魏晉南北朝時期繪畫

“人大於山,水不容泛”|魏晉南北朝時期繪畫

“人大於山,水不容泛”|魏晉南北朝時期繪畫

引首為乾隆帝御書“王化之始”四字,後有包希魯、謝詢、張美和、趙謙等題記。本幅鈐乾隆、嘉慶、宣統、梁清標等印22方。《石渠寶笈初編》卷32、35著錄。

“人大於山,水不容泛”|魏晉南北朝時期繪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