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私与便利的界限在哪里?——金拐棍

隐私与便利的界限在哪里?--金拐棍理财资讯平台

现在很多人说,如果你想要便利就得适度让渡隐私。“适度”的度到底在哪里?至今也没有人给我们一个标准。

最近在大众点评,做了一件稍显不当的事,过度使用用户的隐私。用户通过微信登陆后,大众点评将用户在大众点评上的关系链与微信等通讯录中的好友捆绑,并将用户对酒店、餐厅的签到信息等分享给这些平台的好友。

隐私与便利的界限在哪里?——金拐棍

大众点评回应称,初衷是希望有分享意愿的用户能够获得美好体验。大众点评这么一厢情愿的分享,有没有问过客户是否愿意分享。人有窥探他人的八卦心理,不代表自己愿意把隐私暴露给他人。大众点评不是对用户体现考虑不周,根本就是没有考虑用户的感受。

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在给手机里装软件时,通常会遇到这些问题,比如,你是否同意获取你的地址?你是否同意获取你的联系人信息?你是否同意读取你的短信信息?你是否同意该APP使用摄像头?等等。如果你胆敢不同意,软件很可能就无法使用。

当然也有一种无奈,我们要使用谷歌地图,或使用寻找我的iphone服务,不同意手机定位服务,如何便利的使用。还有那些可穿戴设备,就是让其记录我们的运动状况、身体状态、睡眠等各种数据,以便将来为自己提供更好的服务。

目前,科技公司还在努力让万物互联,推进物联网的时代的到来。到那时,隐私怎么办?尽管用户可能需要让渡一些隐私来获取一定的便利。但是我们并不知道数据是如何被商家使用的,用在了哪里,何时使用,整个过程信息极其不对称。让用户始终处于弱势地位。

隐私与便利的界限在哪里?——金拐棍

数字化时代是趋势,可是我们应该在建立数字化的同时,建立起相应的适度监管。谷歌和百度掌握了全世界所有人的喜好;腾讯和Facebook掌握了全世界所有人的互动;阿里巴巴和亚马逊掌握了全世界所有人的交易。谁来掌控他们对用户隐私数据的保护和保证他们正确的使用呢?

前段时间,Facebook被曝露了5000万用户的隐私数据,扎克伯格被国会问责,一天之内市值蒸发了超过367亿美元。未来还会不会再次发生这样的事情?没人知道。只要用户的愤怒消退,就没人在深究这件事到底应该怎么办?

欧盟发布了《通用数据保护条例》,来帮助用户保护隐私数据。可是隐私的问题不是光靠打击科技巨头就能解决的,它涉及了集体行为、心理学、市场营销和计算机科学,需要各方共同参与。到底要怎么样做,不知道。

有一次,百度的CEO李彦宏说,中国的用户,更愿意用隐私换便利。老实说,我们似乎也没有更多的选择权利。在中国市场,我们个人能做的就是,提高安全和隐私方面的意识。

隐私与便利的界限在哪里?——金拐棍

《硅谷之谜》的作者吴军老师说,个人隐私数据的安全和使用问题,未来可能通过科技解决。这个科技就是区块链。通过把个人数据加密形成一个个只属于用户的区块。如果有企业想使用这里的数据,可以通过公钥调用这些数据,并且通过调用次数来计费。公钥一直在用户手中,商家智能看到数据,并不知道数据是谁的,也带走不了数据。

金拐棍觉得,数据化的成长必须和数据监管一同成长,若让数据形成垄断时再出手,势必非常的困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