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HO 3Q引入招行、京东云等战略合作伙伴,计划明年上市

SOHO 3Q引入招行、京东云等战略合作伙伴,计划明年上市

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曾调侃道:“以前做地产开发算账都是几亿、几十亿地算,如今做共享办公却是几百万、几百万地算,越想越失落,但核心还是两个行业(注:即地产和联合办公)的尺度差别。”

但这以百万计的共享办公生意,在潘石屹的经营下,现已风生水起,风头不亚于他当年精心打造的任何一个地标项目。

6月20日,SOHO中国的共享办公品牌SOHO 3Q宣布引入招商银行、京东云等战略伙伴。

对于战略伙伴的选择与考量,潘石屹表示,SOHO 3Q与3年前的定位不同,现在的定位是做成中国最大办公楼的综合服务商。SOHO 3Q合作的原则在于优势互补,“你不会,我会,这才是最大的合作基础”。因此,潘石屹宣布,SOHO 3Q不会跟其他联合办公合作

此外,针对此前SOHO 3Q将独立上市的宣言,潘石屹今日也给出了相对明确的时间表:“计划于明年上市。”

“规模不重要”

潘石屹所说的定位不同,主要是指在服务企业的规模上有所拓宽

最初SOHO 3Q的定位是为创业期、中小型企业服务,如今,潘石屹想要把SOHO 3Q做成中国最大的办公楼综合服务商。

“无论是大公司、小公司,还是中型公司,都无所谓,现在SOHO 3Q入驻公司的体量都相对平均。”潘石屹表示。

从类别上来看,目前,SOHO 3Q的客户超过90%都是互联网或者互联网+相关类的公司,即便是含有其他行业的公司选择“落户”在SOHO 3Q,多少也掺杂着一些互联网色彩。

在定位变为办公楼综合服务商后,后期SOHO 3Q的规模也越来越大。

据《国际金融报》记者了解,此次发布的一些新项目,规模几乎都在5000-1万平方米之间。

对此,潘石屹却表示,“规模不重要。

大象是生命,蚂蚁也是生命,健康就好。公司最大的健康就是要盈利。

但同时,潘石屹也认为,共享办公的市场规模还比较小

针对共享办公市场的未来发展,潘石屹直言:在这个市场中,谁具有了造血功能,谁就能活下去。如果仅依靠融资来为市场输血,那么,一轮一轮地融资、烧钱都是难以为继的。

因此,潘石屹表示,SOHO 3Q预计在2019年分拆上市。但上市的具体方式、地点等细节,潘石屹并未透露。

80%的SOHO 3Q在盈利

据悉,SOHO 3Q的城市拓展项目已有4轮,分别于2017年8月、2017年10月、2018年1月和2018年4月启动,总城市覆盖范围数量已增至12个

SOHO 3Q是SOHO中国在共享经济时代的大背景下,开创的共享办公产品。

除了提供联合办公等基础服务,SOHO 3Q还搭载了其他如日常物业管理、投融资撮合、孵化加速、工商税法外包等一系列增值服务。

同时,SOHO 3Q也会在自己的联合办公空间内提供诸如主题沙龙、路演、相关技能培训等活动。

据《国际金融报》记者向业内人士了解,SOHO 3Q目前主要通过收取工位服务费获利,其他增值服务暂不收费

截至今日,SOHO 3Q中心数已达30个,均位于北京、上海、杭州等地的核心地段,提供超过3万个工位。

但上述业内人士指出,由于SOHO 3Q不仅出租办公场所,还附带提供包括能源管理、设备管理和互联网信号管理在内的资源管理平台。这样反而会增加其运营成本,同时在业务扩展初期可能会影响其品牌的灵活度。

据了解,此次战略合作中,京东云将为SOHO 3Q的入驻企业提供京东云全系列产品和服务,并计划在SOHO 3Q设立“京东云体验馆”;招商银行

将为入驻企业提供企业综合授信、交易银行、投资银行、零售银行等金融服务。

但具体合作内容由哪家负责投资,截至发稿,SOHO中国有关方面并未回复记者。

SOHO中国2017年年报显示,2017年,公司的行政费用约为2.99亿元,比2016年的2.65亿元上升约13%,主要由于本年度SOHO 3Q业务不断发展,规模扩大,相关运营和管理费用增加所致

成熟的SOHO 3Q中80%都在盈利,剩下的20%估计永远不盈利。因为,这部分我们是用原来SOHO的物业。地下室的规模比较小,200个座位、300个座位,这个赢不了利,但可能就是现状。”潘石屹解释道。

SOHO 3Q引入招行、京东云等战略合作伙伴,计划明年上市
SOHO 3Q引入招行、京东云等战略合作伙伴,计划明年上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