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HO 3Q引入招行、京東雲等戰略合作夥伴,計劃明年上市

SOHO 3Q引入招行、京东云等战略合作伙伴,计划明年上市

SOHO中國董事長潘石屹曾調侃道:“以前做地產開發算賬都是幾億、幾十億地算,如今做共享辦公卻是幾百萬、幾百萬地算,越想越失落,但核心還是兩個行業(注:即地產和聯合辦公)的尺度差別。”

但這以百萬計的共享辦公生意,在潘石屹的經營下,現已風生水起,風頭不亞於他當年精心打造的任何一個地標項目。

6月20日,SOHO中國的共享辦公品牌SOHO 3Q宣佈引入招商銀行、京東雲等戰略伙伴。

對於戰略伙伴的選擇與考量,潘石屹表示,SOHO 3Q與3年前的定位不同,現在的定位是做成中國最大辦公樓的綜合服務商。SOHO 3Q合作的原則在於優勢互補,“你不會,我會,這才是最大的合作基礎”。因此,潘石屹宣佈,SOHO 3Q不會跟其他聯合辦公合作

此外,針對此前SOHO 3Q將獨立上市的宣言,潘石屹今日也給出了相對明確的時間表:“計劃於明年上市。”

“規模不重要”

潘石屹所說的定位不同,主要是指在服務企業的規模上有所拓寬

最初SOHO 3Q的定位是為創業期、中小型企業服務,如今,潘石屹想要把SOHO 3Q做成中國最大的辦公樓綜合服務商。

“無論是大公司、小公司,還是中型公司,都無所謂,現在SOHO 3Q入駐公司的體量都相對平均。”潘石屹表示。

從類別上來看,目前,SOHO 3Q的客戶超過90%都是互聯網或者互聯網+相關類的公司,即便是含有其他行業的公司選擇“落戶”在SOHO 3Q,多少也摻雜著一些互聯網色彩。

在定位變為辦公樓綜合服務商後,後期SOHO 3Q的規模也越來越大。

據《國際金融報》記者瞭解,此次發佈的一些新項目,規模幾乎都在5000-1萬平方米之間。

對此,潘石屹卻表示,“規模不重要。

大象是生命,螞蟻也是生命,健康就好。公司最大的健康就是要盈利。

但同時,潘石屹也認為,共享辦公的市場規模還比較小

針對共享辦公市場的未來發展,潘石屹直言:在這個市場中,誰具有了造血功能,誰就能活下去。如果僅依靠融資來為市場輸血,那麼,一輪一輪地融資、燒錢都是難以為繼的。

因此,潘石屹表示,SOHO 3Q預計在2019年分拆上市。但上市的具體方式、地點等細節,潘石屹並未透露。

80%的SOHO 3Q在盈利

據悉,SOHO 3Q的城市拓展項目已有4輪,分別於2017年8月、2017年10月、2018年1月和2018年4月啟動,總城市覆蓋範圍數量已增至12個

SOHO 3Q是SOHO中國在共享經濟時代的大背景下,開創的共享辦公產品。

除了提供聯合辦公等基礎服務,SOHO 3Q還搭載了其他如日常物業管理、投融資撮合、孵化加速、工商稅法外包等一系列增值服務。

同時,SOHO 3Q也會在自己的聯合辦公空間內提供諸如主題沙龍、路演、相關技能培訓等活動。

據《國際金融報》記者向業內人士瞭解,SOHO 3Q目前主要通過收取工位服務費獲利,其他增值服務暫不收費

截至今日,SOHO 3Q中心數已達30個,均位於北京、上海、杭州等地的核心地段,提供超過3萬個工位。

但上述業內人士指出,由於SOHO 3Q不僅出租辦公場所,還附帶提供包括能源管理、設備管理和互聯網信號管理在內的資源管理平臺。這樣反而會增加其運營成本,同時在業務擴展初期可能會影響其品牌的靈活度。

據瞭解,此次戰略合作中,京東雲將為SOHO 3Q的入駐企業提供京東雲全系列產品和服務,並計劃在SOHO 3Q設立“京東雲體驗館”;招商銀行

將為入駐企業提供企業綜合授信、交易銀行、投資銀行、零售銀行等金融服務。

但具體合作內容由哪家負責投資,截至發稿,SOHO中國有關方面並未回覆記者。

SOHO中國2017年年報顯示,2017年,公司的行政費用約為2.99億元,比2016年的2.65億元上升約13%,主要由於本年度SOHO 3Q業務不斷髮展,規模擴大,相關運營和管理費用增加所致

成熟的SOHO 3Q中80%都在盈利,剩下的20%估計永遠不盈利。因為,這部分我們是用原來SOHO的物業。地下室的規模比較小,200個座位、300個座位,這個贏不了利,但可能就是現狀。”潘石屹解釋道。

SOHO 3Q引入招行、京东云等战略合作伙伴,计划明年上市
SOHO 3Q引入招行、京东云等战略合作伙伴,计划明年上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