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武功唯快不破,4岁氪空间如何追上8岁WeWork?

5月21日,氪空间宣布未来100天将在北京、上海两地新开业12家社区,新开面积接近10万平方米,新增供应超10000个工位。

考虑到在此之前国内联合办公行业已经有"过热"的表现,如2017年8月,优客工场拿到12亿融资,宣布要在全球32个城市布局160个场地,为创新企业提供10万个工位,总办公面积预计增加至70万平方米,7月27日,WeWork宣布,将联合弘毅投资、软银集团设立"中国WeWork",并投资5亿美元用于中国市场的发展,SOHO中国也推出了潘石屹连番站台的联合办公产品SOHO 3Q。

氪空间在2017年下半年开始一直处于快速增长态势,5月21日面对媒体是,其创始人兼董事长刘成城表示氪空间已经成为"自营面积最大"的联合办公企业。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4岁氪空间如何追上8岁WeWork?

我们研读了国内外多份报告,分析认为:规模效应将是行业竞争的最主要维度。

联合办公全球用户未来将突破170万,氪空间瞄准的是一个巨大的蓝海市场。

德国联合办公在线杂志deskmag预测,2018年底将有170万用户在19000个联合办公空间工作,按照此前行业发展的态势,到2019年底,该数字大概会在200万左右。

氪空间在当天也宣布2019年底,将管理超过150万平方米社区的,实时服务22万会员,仅从数字来看,氪空间在2019年将占据行业一成以上市场份额。

2010年成立的WeWork,截至今年3月,在二十二个国家有 234 个办公空间,共计25.1万个工位,为22万会员提供服务。

氪空间要用4年时间达到WeWork8年的发展水平,野心着实不小。

今年4月,WeWork由于发行债券需要,公布了企业运营的运营数据,披露2017年的入住率为81%,且由于成本快速增长,导致2017年亏损了9.34亿美元。

而在氪空间公布的数据中,成熟社区入住率已经达到95%,从此部分数据来看,氪空间运营是明显优于WeWork的,这也是其下一步快速增长的主要立足点。

我们也对比和采集了地产以及行业多个维度数据,试图来发现氪空间运营优势的原因所在。

2015年,中国写字楼供应面积超过1800万平方米,但与此同时,由于政府对双创企业的支持(创新和创业),新登记公司快速增加,2014年前8个月,登机注册量已经达到800万户。

一方面,写字楼行业严重饱和,知名商业地产商潘石屹在各类场合呼吁转型,SOHO中国也在"转售为租"模式调整后遇到营业利润急速下降,这意味着原有的写字楼租赁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国内企业的需求;另一方面,联合办公可有效降低商业地产的空置率,消化商业地产激增带来的库存问题。

这是氪空间为代表的国内联合办公企业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此外能脱颖而出,氪空间在运营方面也选择了与行业不同的路径。

2016年初转型为联合办公空间后,氪空间进行了多次融资,最近的一笔是今年1月6亿元的Pre-B轮融资,刘成城透露,今年还将有2轮左右的融资。

在资本支持之下,氪空间选择了快速发展模式,一方面是因为规模效应可有效降低成本,根据氪空间提供信息,联合采购之后,工程造价降低20%,家具采购成本降低40%,缩短交付时间,提升办公使用效率30%;但我们认为,更重要的是由此带来的行业聚集效应,根据联合办公在线杂志deskmag数据,一旦规模效应形成,将会危及周围40%的联合办公企业。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4岁氪空间如何追上8岁WeWork?

借资本之力,快速成长,氪空间选择了正确的运营战略,反观,中国WeWork在接近一年的发展中,仅在北京和上海两地开设了16个办公场地,规模效应的势能难以体现,贻误最佳时机。

同样拿到融资的优客工场,在发展速度上要相对保守。

单场地面积行业最大成氪空间主要优势

在deskmag对亚洲地区的联合办公行业分析中国,有以下核心数据:1. 平均利润率目前约为9%,低于全球平均水平12%,需要17个月才能达到盈亏平衡点;2.与欧美国家主要针对个人用户不同,小于10人的公司或团队是亚洲联合办公的主要用户;3. 一半空间的成员少于50人,但特别是小于20人的小型办公空间的份额仍然非常高。

与前文的规模效分析结合来看,亚洲地区联合办公行业低利润率的主要原因为:单个空间面积过小,制约盈利成长。

截至今年8月底,氪空间正式开业社区将超过40个,管理总面积突破30万平方面,单个场地平均面积为7500平方,可为将近1000个用户提供同时办公,我们也根据优客工场的160个场地共70万平方米推算,单个场地面积为4300平方面,平均容纳人数550人左右。

联合办公具有极强的社交属性,从业者之间的交流碰撞甚至是合作可以极大提高场地的吸引力,这在deskmag的调查问卷中也得到了证实,提高社交是2018年行业从业者的最关注方向。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4岁氪空间如何追上8岁WeWork?

单场地大面积已经是行业增长的主要特征,全球运营者普遍要将办公场地提高70%以上。

归纳以上观点,行业发展的主要路径应该是:1.规模快速增长;2.单个场地大面积发展模式。

氪空间在国内外从业者中优势极为明显,潘石屹在2017年曾表示,SOHO3Q的每一个的规模不得低于4000平方米的使用面积,彼时SOHO3Q在全国各大城市拥有19个中心,17000个座位,低于氪空间的水平。

在资本以及正确的商业策略支持下,氪空间在与国内一线商圈和商业地产结成合作关系,如今年密集开业的社区集中在上海和北京,主要布局在国贸CBD、王府井、金融街、陆家嘴等地,包括虹桥绿谷广场、海洋大厦、是机会广场、中海广场等,在核心区域形成规模效应之后,危及周围40%从业者的行业定律将会显现,氪空间也将展示强大的行业吸附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