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星期一!沪指收跌2.52% 盘中创28个月新低

与上一交易日截然相反,今日两市小幅低开后呈单边下跌态势。家电、地产、保险等权重集体下跌拖累上证50指数跌幅一度逾4%。沪指在盘中创下28个月新低,最低探至2756.82点。创业板方面重返1600点关口下方。至收盘两市仅600逾只个股实现红盘,跌停家数达25只。

截至收盘,沪指跌幅2.5%,报收于2775点,成交1476亿元;深成指报收于9179点,跌幅2.1%,成交2073亿元;创业板报收于1588点,跌1.1%;中小板指数跌幅1.6%。

今日盘面上,仅医疗保健报红收盘;酒店餐饮、保险、房地产跌幅较大。

技术面角度,西部证券表示,沪指虽然跌破2800点大关,但小周期30分钟、60分钟的技术指标均已呈现出底背离形态,技术性反弹要求正越来越强烈。当前位置上,已经不必对后市过于悲观。

总结当下,天信投资认为,从大趋势来看,股指确实已经到了相对的底部区间,但是预期的大涨短期内也很难实现,因为目前两市杀跌的动力主要来自于周期类的资源股和金融类的权重股,而这些大权重目前仍未到达合理的止跌区间,所以沪指短期内仍将进行反复的筑底走势为主。

而鉴于此番调整中有业绩与估值匹配度较好的价值股被错杀,当下临近中报披露期,建议关注此类业绩确定性个股。信达证券对比2018年上半年(截至6月22日)以来行业指数的涨跌幅情况发现估值均出现回落,业绩对指数的支撑作用更强。此外,在目前的融资环境下,市场更加注重业绩的含金量和企业现金流状况,以及资产负债表的健康程度,杠杆较高以及依赖外部持续融资借新还旧的企业风险或继续暴露。

展望后市,从历史经验上看,7月份的上涨概率较大。据统计,最近10年的7月份,上证指数共上涨7次、下跌3次,上涨率达70%。其中,涨幅最高的一次出现在2009年,当年7月份上证指数累计涨幅高达15.3%。而跌幅最大的一次出现在2015年,当年7月份上证指数累计下跌14.34%。

近期,众多机构纷纷发布下半年投资策略普遍认为,当前市场机会大于风险,从当前到下半年市场可能会经历先抑后扬的过程。目前看,五大积极因素合力有望重塑市场反弹新动力,上演“五穷六绝七翻身”行情。

西南证券分析师朱斌指出,三季度市场有望进入到一段难得的“吃饭”行情。经过前期市场连续调整,A股本身估值回落至合理位置。当前A股整体估值接近2014年牛市启动前水平。华鑫证券分析师董冰华认为,部分业绩确定性的个股被错杀,市场逐步企稳后,此类个股的配置价值凸显。

具体具体配置上,华创策略分析也持有类似观点,如何挑选受内外不确定性因素影响较低的质优龙头,在底部区间择机布局是当前行业配置的核心所在,在维持部分消费配置的同时,当下应该更多的博弈成长属性的修复。可重点关注中报业绩超预期高景气细分子行业;以及前期下跌过程中被错杀的质优龙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