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孩子的三种语言策略,让亲子交流更有效!

点击上方“博学少年”可以订阅哦

“批评”孩子的三种语言策略,让亲子交流更有效!

作者:包林运,杂志编辑,育儿专家,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两孩妈妈,网名大雪妈。著有《育儿先育心》。

01

准确表达确保有效沟通

我曾听说这样的事例,爸爸和儿子一起走,儿子不想自己走了,张着两只手说:“爸爸抱抱,爸爸抱抱!”爸爸说:“你的腿呢?”

儿子低下头,看看自己的腿,然后又抬头张着两只手说:“爸爸抱抱,爸爸抱抱!”爸爸带着不满重复:“你的腿呢?”儿子又困惑地低头看看自己的腿。

很显然,爸爸的意思就是要他自己走路。可孩子根本没有这样的理解力。他以为爸爸就只是问他的腿,他真的不明白这和要爸爸抱之间有什么关系。

成年人说话,很多是约定俗成或特定情景下的表达。对此,和小一点的孩子就很难保证有效沟通。因此,父母在说话时一定要考虑到孩子的年龄和理解力,尽量把话说得明白准确,少绕弯子。

“批评”孩子的三种语言策略,让亲子交流更有效!

还有一位妈妈,为 3 岁女儿早晨起床磨蹭不胜烦恼,每天上幼儿园都迟到。她说每次晚了都问女儿:“以后还磨磨蹭蹭的吗?”女儿都会承诺以后再也不磨磨蹭蹭的了!

但如果,妈妈对孩子的要求是,闹钟一响就要穿衣服,或者早晨不能在家里玩玩具要直接出门,等等,这样一些非常具体的行为,孩子会明确得多,也知道自己到底该如何做。

其实,父母平时对孩子说话,语言都是越准确越好,这样不仅可以大大提升亲子沟通的有效性,确保孩子听懂父母的意思,而且对于孩子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也是一种很好的培养。

02

告知后果胜于判断对错

很多妈妈在制止孩子的时候,都是直接说“不许……”或者“……是错的!”,父母直接给孩子判断对错,评定是非。这样的语言会有什么问题吗?

我曾经碰到一位妈妈,说她 2 岁多的儿子出去玩时总想摘花,她就告诉孩子摘花不对。总是这样教育,她的教育效果还真不错。

可在家看绘本讲故事时,小兔子给小熊送的生日礼物是她自己摘的花,孩子每次看都要说“摘花不对”。下一页画的是小兔子把花绑好了,孩子看了就要说:“那是买的花。”妈妈听孩子这样说,觉得很无奈。

“批评”孩子的三种语言策略,让亲子交流更有效!

我对孩子一般不会直接判断是非,我会注重告诉孩子行为的后果。生活中的很多事,都无法简单地评定对错,对错判断常常会因外界环境的不同而变化。父母笼统地定义一件事的对错,难免会面临孩子在生活中发现反例的尴尬。

再者,是非观念的形成,要依靠孩子自己的判断力。只有给孩子自己判断的机会,孩子才能在生活的经验中逐步形成自己的判断力,今后面临各种未曾经历的生活场景,也能够做出恰当的判断。

父母只要告诉孩子这个后果,让孩子自己判断行为的好坏,通过后果提示帮助孩子做出正确的选择,这就是教育了。

03

良好情绪乃是语言灵魂

常言道“言为心声”,父母的语言总是表达着父母的情绪、心态。幼小的孩子,虽然语言的理解能力不及成人,但对于情绪却十分敏感。与孩子说话,父母自己的情绪至关重要。

有些父母,打着教育孩子的名义发泄自己的情绪。孩子同样的行为,如果碰上父母心情好的时候,可能随便一说就过去了,若是心情不好,则要好好教训一番。这样的教育,只能让孩子无所适从。

当父母陷于不良情绪中的时候,是无法对孩子进行教育的。这时候的“教育”,往往是父母发泄了情绪,却给孩子背上了精神的包袱。

“批评”孩子的三种语言策略,让亲子交流更有效!

也有些时候,父母会因为孩子的状况产生焦虑。一心想要教育好孩子的父母,看见孩子一些不如人意的表现,恨铁不成钢。

焦虑的情绪会传染,焦虑会增加孩子的情绪波动,更难以专注于自己的发展。父母对孩子的焦虑,常让孩子对自己有更多的负面评价,影响自信心。事实上,家长可以指出的错误,也应该让孩子明白透的道理,同时内心一定要完全地接纳孩子的缺点。

小孩子哪个没有缺点?父母一定要给孩子长大的时间,要允许孩子在长大的过程中慢慢地完善自己。焦虑会传染,信心也会传染,孩子如果感染到父母的这份信心,自然会更加自信,成长得更好。

本文经授权转自公众号:育儿先育心(ID:yuerxianyuxin)

热门阅读

“批评”孩子的三种语言策略,让亲子交流更有效!“批评”孩子的三种语言策略,让亲子交流更有效!

即可进入微店订阅杂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