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事务型谈话”太死板?3T原则法,最大化激发孩子的语言潜能

学霸老母,一位生完孩子抑郁后重拾学习的母亲,一边陪娃,一边充电,学习在路上......


日常生活中,作为父母的你,跟孩子沟通的日常大概是这样的:

起床了!

快点去上学!

把鞋子穿好!

到点了,睡觉!

......

作为父母的你,秉承和孩子沟通“短平快”的原则,在跟孩子沟通上,你一句废话都不愿意多说,因为你相信你跟孩子的对话越简单,效果越好。

事实上,日常生活中,类似于这样的对话,我们称之为“事务型谈话”,“事务型谈话”的确会告诉孩子生活中要做的事,但没办法激发孩子语言学习的潜能。

在《意义深远的差距》这本书里,作者按照语言的功能将它们标注为“事务型谈话”和“其他谈话”,强调了亲子谈话对孩子学习词汇的重要性。

“事务型谈话”就像是刚才我们所举的例子那样,“简单、直接、直达目的”,“其他谈话”则不同,你可以将它看作是一种自发的“闲谈”(有助于丰富孩子的词汇)。

“这朵花真好看!” “蛋糕真好吃。” “妈妈的小宝贝是谁呀?”

你知道吗?三岁前,大脑是唯一出生后可塑的器官,要想孩子的大脑发育日趋成熟,需要和大脑建立神经连接,而连接关键条件是语言(父母的语言)。

如果把孩子的大脑比作一台机器,父母的言行无异于为孩子创造超级机器的过程(孩子的大脑会通过视觉、听觉接收大量信息)。

古语有:“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也充分说明了长辈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事实上,父母的语言的确会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

亲子“事务型谈话”太死板?3T原则法,最大化激发孩子的语言潜能

低收入和高学历家庭的差异—3000万词汇

你知道吗?由于缺少与父母的沟通,3岁前,低收入家庭的孩子听到的词汇数量要远远少于高学历家庭的孩子(4岁前,少听3000万的词汇)。

你可能要问了,差距从何而来?达娜·萨斯金德博士在《父母的语言》这本书里为我们揭示了问题的答案。

事实上,达娜·萨斯金德博士针对此的确做过不少研究,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她的研究成果。

研究目的:每个家庭里父母说话时使用的词汇数量到底存在多大差距?(低收入VS高学历)

研究时长:半年

研究方法:观察、走访、数据收集等。

研究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内,有的家庭的父母会花至少40分钟和孩子对话交流而有的家庭的父母仅花20分钟,在一些相对“沉默”的家庭里,父母和孩子几乎是“零交流”。

研究结果:词汇数量等维度

1、孩子平均听到的词汇数量

高收入的家庭,孩子每小时听到的单词是2153个;工薪阶层家庭,孩子每小时听到的单词数是1251个;靠救济金生活的家庭,孩子每小时听到的单词数是616个;

2、父母对孩子的回应

高收入的家庭,父母对孩子的回应有250次/时,低收入家庭,父母对孩子的回应只有不到50次/时。

以孩子每小时听到的家长的口头批准为例,高收入家庭,孩子能听到大约40个口头批准,而这个数量,在贫困家庭里只有可怜的4个。

从研究初期到研究结束,不同家庭之间的差距越来越明显,善于言辞的负面会继续和孩子保持良好的互动,而不善言辞的负面,即便孩子已经会说话了,他们还是不怎么爱和孩子说话。

那么,如何保持和孩子之间良好的互动呢?可以运用“3T”原则法——父母应该怎样和孩子对话,才能最大化地激发其大脑潜能。

“3T”原则法包含3个“T”:共情关注(Tune in)、充分沟通(Talk more)和轮流谈话(Take turns)。

共情关注(Tune in):有意识地观察孩子正在关注什么,和孩子同频。

充分沟通(Talk more):与孩子交流、讨论时使用大量的描述性词语。

轮流谈话(Take turns):与孩子交流时,轮流参与谈话。

我们可以将“3T”原则法融入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整理床铺、削苹果、扫地等。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如何运用“3T”原则法改善亲子关系、提升孩子的语言能力吧。

比如,3岁的孩子洗完澡正在看动画片《小猪佩奇》,我怎么运用“3T”原则引导孩子跟我一起做进行睡前绘画、读故事呢?

首先,共情关注,孩子关注什么,我就关注什么,孩子正在看动画片,所以我可以尝试从动画片切入去引导孩子。

宝贝,你看,小猪佩奇每天洗完澡就会跟妈妈一起读故事、睡觉了,我们看完这集也一起画画、读故事好不好?

好(孩子高兴地说)!

然后我陪孩子一起看动画片......

在这个过程中,因为我有孩子共同参与看动画片,所以我们之间“共情关注”的效力就会得到强化。

等孩子看完这集,我就关了电视,然后孩子也会很开心地跟我回卧室画画、读故事,整个过程都很顺畅,孩子并没有反抗或如何。

当父母密切关注孩子的一举一动,互动的时候,也和孩子一样使用了丰富、关怀的话语,孩子积极回应,这时候“共情关注”就大功告成了。

需要注意的时候,在“共情关注”的时候,要尽量控制孩子对数字设备的依赖,因为数字设备容易上瘾,容易分散注意力。

其次,充分沟通,利用讲述、平行谈话来与孩子进行沟通、交流。

A、讲述

当妈妈的一边干活一边唠叨是让孩子沉浸于语言环境的好方法。比如,给孩子换衣服的时候,你可以向孩子描述这个活动(有助于孩子大脑开发和建立亲子依恋)。

来吧,我们今天穿这个印有可爱小动物的衣服好不好?看看,这个图案是不是很可爱?

到刷牙时间了,我们谁先来呢?找到你的牙刷,你的是紫色的,妈妈的是橙色的。

现在,我们把牙膏挤到牙刷上,不要挤太多,一点儿一点儿挤,盖住就好了,干的真棒!

B、平行谈话

向孩子讲述父母正在从事的活动,将焦点放在孩子身上,比如,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边谈论当下发生的事情,一边有眼神的交流(最好是抱着孩子交流,效果更好)。

帮妈妈拿住钥匙,好的,我们现在要开门了,该怎么做呢?拧进去,旋转,好的,门开了!

最后,也是“3T”原则法里最重要的一环,父母和孩子交流时轮流参与谈话,轮流谈话的关键在于父母必须耐心等待孩子的回应。

A、多用开放式问题

家长可以多用开放式问题,比如,家长发起一个话题(孩子感兴趣的),然后通过问孩子“怎么办?”和“为什么?”来引导孩子来回答。

比如,对一个3岁左右的孩子,家长可以发起一个关于“乔治的恐龙丢了,怎么办”的话题。

妈妈:乔治的恐龙丢了,乔治伤心地睡不着觉,这下该怎么办呢?

孩子:他可以再买一个。

妈妈:为什么可以这样做呢?

孩子:因为......因为......

亲子“事务型谈话”太死板?3T原则法,最大化激发孩子的语言潜能

孩子早期听到的语言影响学习能力

你认为影响孩子学习能力的关键是什么?是家庭的贫穷、富有还是种族、性别、出生序列?都不是,早期的语言环境才是影响孩子最终学习能力的关键。

那么,什么是早期的语言环境呢?让人吃惊的是,早期的语言环境与父母受教育程度和社会经济地位并没有太大的关联。

哈佛毕业典礼上首位华子学子何江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一个从农村走出的孩子,父母受教育程度不高,但对何江的培养从没没有马虎过。

高中学历的何父,无论白天干活多累,晚上睡觉前一定会给何江和弟弟讲故事,不识字的何妈,虽然自己不能教,但会让何江她复述学校所学的内容,还会一起讨论。

何江的父母家庭条件一般,但他们没有把孩子扔给老人,而是利用一切可能的时间陪伴孩子,正是这种早期的语言环境影响了何江的学习生涯。

那么,什么是早期的语言环境呢?

早期语言环境指的是,父母应该对孩子说多少话,应该怎么和孩子说话,孩子感受到的来自父母的语言越多,语言能力会越好。

这是达娜·萨斯金德博士的团队历时三年得出的结论,他们研究发现,语言发展才是大脑发育的开始,早期语言环境对孩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跟一般家长所理解的早教不同,美国很多研究儿童发展的心理学家指出,对孩子的教育,应该从孩子出生那一天就开始,因为孩子在学校的表现,是父母对孩子早期教育的一种检验。

几乎无一例外的是,家长与孩子的对话越多,孩子词汇量增长得会越快,孩子三岁后测试出来的智商会越高。词汇量的确对孩子非常重要,但如果强制或禁止孩子接收词汇反而会扼杀孩子的语言学习能力。

除了智商方面会有明显的影响,研究发现,孩子的数学能力、空间推理能力、毅力、自律性、道德感、同理心也都和孩子早期听到的词汇有关系。

而所有这些差异又会在孩子进入学校之后充分体现出来,你会发现,那些早期语言环境不好的孩子,即便十分努力,可成绩就是不好,理解知识也会费劲一些......

以我自己的孩子为例,因为在怀孕的时候就比较注重通过各种方式和孩子进行沟通和交流,比如听音乐、讲故事、孩子爸爸跟孩子聊天等。

所以,我的孩子语言方面比较发达,说话比同龄孩子要早,上幼儿园没多久就可以自如地跟小朋友、老师交流,甚至有的时候还能自己编故事。

老师教过的歌曲或者是我给她讲过的故事、古诗,只要听过1-2遍,很快就能唱、背或复述,学习方面很省心。

想想看,如果你平时是一个不善言辞的父母(几乎没有用心和孩子说话、交流过),又怎么能期望孩子能说会道、语言发展突出呢?

亲子“事务型谈话”太死板?3T原则法,最大化激发孩子的语言潜能

父母的语言质量很重要

那你可能要问了,说话多的家庭的父母是否会使用更丰富的语言和孩子交流呢?答案是肯定的,李嘉诚之子李泽楷、李泽钜成为佼佼者和父亲李嘉诚家庭教育重视语言质量密不可分。

要知道,华人首富李嘉诚可是很重视家庭聚餐的。在他们小的时候,每次聚餐,李嘉诚都会跟他谈一些相关话题——话题涉及各个层面。

研究表明,语言的数量的确会推动语言的质量:父母说得越多,词汇量就会越丰富。大概是父母受到多说话的刺激后,语言质量也会相应提升。

坦普尔大学心理学教授凯西·赫胥-帕塞克(Kathy Hirsh-Pasek)和特拉华大学教育学教授罗伯塔·格林考夫(Roberta Golinkoff)证实了语言质量的重要性。

语言质量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能让孩子接触到更多的各种各样的词汇,而这也是婴幼儿如何学习语言的关键。

我们还以之前的对比实验为例,低收入家庭的孩子在三岁前听到的词汇量远少于高收入家庭,除此之外,低收入家庭还会接收到很多消极和粗鄙的词汇。

在出生的头几年,高收入家庭的孩子听到的包含积极、正面意义的单词数比低收入家庭的孩子多56万个。

实际情况是,低收入家庭,尤其是贫困家庭,孩子每小时听到的负面语言是脑力劳动者家庭孩子的两倍多,他们听到的更多的是禁忌词和负面词汇。

事实上,脑力劳动家庭的孩子也更容易听到诸如:“很好”、“你真棒”、“你是对的”这样的口头鼓励。

从数据上来说,脑力劳动者家庭的孩子会听到30个肯定词/时,这个数量是工薪家庭孩子的两倍,是贫困家庭孩子的五倍。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贫困家庭的孩子普遍缺乏成就,因为“信念差距”是贫困孩子缺乏成就的一个关键因素。

想想看,当有人不断地告诉你,“你错了”“你真差劲”“你一文不值”“你永远都成不了事”的时候,你是什么感觉?

事实上,孩子们不仅会从父母那里听到这种话,学校、老师和社会也可能会对他们说出同样的话,当你听到这样的话语的时候,你心里会有阴影。

不管父母多么爱你,经常听到从父母口中说出这样的话,孩子也会受伤,所以,归根结底,一切取决于大脑被词汇滋养的情况如何。

如果你想自己孩子的大脑被词汇滋养,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 有符号参与的共同注意力(母亲与孩子活动时使用有意义的词汇和手势等)
  • 注重亲子沟通的流畅性和关联性(将母亲与孩子的互动流程连通)
  • 重视日常惯例与固定活动(玩“我先你后”的游戏或进行做饭、睡觉等日常活动)

赫胥-帕塞克教授也曾说,这些沟通要素可以构成孩子语言学习的最佳环境。

亲子“事务型谈话”太死板?3T原则法,最大化激发孩子的语言潜能

父母的语言与自我调控力

我们都听过“棉花糖实验”——孩子是选择当前奖励(一块棉花糖)还是选择等待更大的奖励(两块棉花糖)?哪种孩子长大后表现更突出呢?

我想,结果你也猜到了,能够等待更大奖励的孩子长大后在学业上表现会更好,这和心理学家的研究相一致。

我们可以把“棉花糖实验”看作是孩子对某些重要行为(控制脾气、对诱惑的反应及攻击他人等)的自我调控,事实上,学术上有另一个名词“抑制控制”。

抑制控制指的是当一个人消极或面临严重问题的时候可以压抑住自己的“自然”反应——不适当地爆发、怒吼或攻击他人。

我们还以家庭环境为例,想想看,一个长期深处父母指责和恐吓压力下的孩子,会经常提防父母进行自我保护。

所以,不难想象,一个长期遭受家庭暴力的孩子为什么会常常落后于同龄人?因为他们大脑的发育会因为防御而受到严重影响,进而削弱孩子进行抽象学习的能力。

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就曾将语言当做孩子习得自我调控能力的头等大事。目前的科学也证实了他的这个假设:语言技能在孩子的自我调控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

语言发育迟缓的孩子(不管是听力受损、缺乏足够语言输入、抑或是由其他原因导致),很容易出现和自我调控有关的问题。

你可以理解为,父母的语言和孩子的自我调控能力成正相关:父母讲话较多、较丰富,孩子的自我调控能力就增强;父母讲话较少,孩子的自我调控能力就降低。

那么,父母怎么通过语言增强孩子的自我调控力呢?

1、允许孩子自我对话

你是否会因为孩子在没人的时候,不停说话而焦虑不安?事实上,那对孩子是好现象,因为能够进行“自我对话”的孩子具有更高的自我调控能力。

2-7岁的儿童进行自我调控的主要心理工具就是自我对话,所以当你发现孩子有自我对话的需求的时候,不要过多的干预,允许孩子表达。

我的孩子三岁左右的时候会很有表达的欲望,有的时候会喜欢自己对着玩具或者是书籍进行“自我对话”。

每到这个时候,我都不会刻意干涉孩子,而是充分地尊重孩子,给孩子空间和自由去进行“自我对话”。

所以,我们家会出现的一个很有趣的情景是,孩子洗澡、涂鸦或者是玩玩具的时候,可能是孩子话最多的时候。

比如,孩子要自己洗澡,虽然我知道她自己刚开始洗不干净,但我不会直接拒绝,而是先帮她洗头,然后给她放好洗澡水、准备好牙刷等,放孩子自己洗。

然后我会去忙自己手头的事,然后这时候,孩子会很自在,经常趁我不注意的时候,唱首儿歌或者是模拟和某个小朋友对话的场景。

2、进行“建议提示型”对话

维果茨基曾针对孩子提出了“最近发展区域”理论,“鼓励孩子超越其能力”,那么做家长的具体该如何通过语言让孩子想更高层次的行为发展呢?

我们以一个生活中的场景为例,如果你想孩子放下玩具,你会怎么说?你是会说,“现在放下玩具!”还是会告诉他,“玩完玩具之后,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你可能会说,这两句话有差别吗?当然有,因为第一句话更像是一种命令——孩子必须执行,不能反对;第二句话则允许孩子拥有自主权。

我们把第一种对话称为“命令型”——对孩子进行限制命令,包括训斥和要求孩子做某事;第二种对话称为“建议提示型”——诱发孩子的输入信息、意见或选择。

科学证实,对一岁大的婴儿来说,相较于母亲直接用命令支配,母亲平静地给出建议会让婴儿在三岁的时候具备较强的自我调控能力。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当父母管教孩子不感情用事,能够向孩子解释规矩的道理时,孩子会将这种“建议提示型”管教风格内化为自己的“自我对话”,自我调控能力会提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