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羣65+老人,堅持15年「零垃圾」,個個年入千萬

一群65+老人,堅持15年“零垃圾”,個個年入千萬

全文共:1735字,預計閱讀時間:4分鐘

一群65+老人,堅持15年“零垃圾”,個個年入千萬

上勝町

日本的一個小鎮

這裡風景優美

是著名的旅遊聖地

一群65+老人,堅持15年“零垃圾”,個個年入千萬

上勝町有一個很有趣的名字

叫“零垃圾小鎮”

因為當地住著1700多人

卻幾乎不生產垃圾

一群65+老人,堅持15年“零垃圾”,個個年入千萬

悠久寧靜的村莊

如詩如畫的山川

鬱鬱蔥蔥的茶園

這裡被評為日本最美的14座村莊之一

一群65+老人,堅持15年“零垃圾”,個個年入千萬

然而,村子並不是一直這麼美

上世紀90年代的時候

這裡差點變成垃圾場

一群65+老人,堅持15年“零垃圾”,個個年入千萬

90年代的上勝町,並沒有垃圾回收的概念

和大多數農村一樣

居民處理垃圾只有兩條路:

要麼燒掉,要麼直接扔進山裡

一群65+老人,堅持15年“零垃圾”,個個年入千萬

再潔淨的環境也禁不住這麼“糟蹋”

原本自然秀麗的小鎮

青山不再、河水汙濁

環境急劇惡化

連當地居民的生存都變得危險

一群65+老人,堅持15年“零垃圾”,個個年入千萬

黴斑、惡臭、老鼠...

居民們意識到:

如果環境進一步惡化

大家就只能背井離鄉了……

一群65+老人,堅持15年“零垃圾”,個個年入千萬

為了保護小鎮的生態環境

一場與垃圾的戰爭打響了

一群65+老人,堅持15年“零垃圾”,個個年入千萬

2000年,小鎮將僅有的兩個焚化爐關閉

杜絕垃圾焚燒

2003年,小鎮正式發表零垃圾宣言

致力於在2020年前

消滅小鎮的垃圾焚燒爐和垃圾處理加工設施

一群65+老人,堅持15年“零垃圾”,個個年入千萬

從那時開始

小鎮居民接收了一個“不可能”的任務

任何東西都不可當垃圾扔掉

都必須回收

一群65+老人,堅持15年“零垃圾”,個個年入千萬

然而設想很美好

操作難度不是一般地大

一群65+老人,堅持15年“零垃圾”,個個年入千萬

看了冗長又複雜的垃圾分類說明書後

居民們的第一感覺是

大寫的“懵”

太麻煩了吧!

誰能記得住!

一群65+老人,堅持15年“零垃圾”,個個年入千萬

阿姨們十分困惑

當了幾十年的家庭主婦

誰會去管垃圾可不可以回收呢?

全堆在院子裡一燒不就好了!

一群65+老人,堅持15年“零垃圾”,個個年入千萬

餐廳老闆、超市老闆也感到痛苦

店裡每天都有大量的垃圾

都得進行分類

這得多幹多少活兒啊?

一群65+老人,堅持15年“零垃圾”,個個年入千萬

對於上勝町的居民們來說

垃圾分類是一個大挑戰

分類精細到變態

一群65+老人,堅持15年“零垃圾”,個個年入千萬

口紅膏體屬於“可燃物”

口紅管則是“小金屬物”

一隻襪子算是“可燃物”

兩隻襪子屬於“舊衣料”

就連牛奶盒必須折平、洗淨、晾乾

一群65+老人,堅持15年“零垃圾”,個個年入千萬

水瓶的瓶身,和瓶蓋分開放

就連瓶身上的標籤

也要小心地撕下來

放到另一個分類箱中

一群65+老人,堅持15年“零垃圾”,個個年入千萬

費腦子、費時間、費精力...

花多大力氣

才能記住這麼多的規矩

大家都感到很痛苦

一群65+老人,堅持15年“零垃圾”,個個年入千萬

但為了恢復原來的青山綠水

為了優美的生活環境

大家下定決心

麻煩就麻煩點吧

一群65+老人,堅持15年“零垃圾”,個個年入千萬

大家相互鼓勵

彼此監督

小鎮甚至設了兩位小哥

時刻監督大家的垃圾分類正不正確

一群65+老人,堅持15年“零垃圾”,個個年入千萬

這一堅持,就是15年

漸漸地,垃圾分類從最初的負擔

變成了一種生活方式

一群65+老人,堅持15年“零垃圾”,個個年入千萬

大家從這場“戰鬥”中

學會了善待萬物

垃圾,其實是放錯地方的寶貝

沒有廢物之說

一群65+老人,堅持15年“零垃圾”,個個年入千萬

農田裡的稻草人

是廢棄衣物做的

一群65+老人,堅持15年“零垃圾”,個個年入千萬

房頂五顏六色的燈

是用酒瓶做的

一群65+老人,堅持15年“零垃圾”,個個年入千萬

當地的標誌性建築物

Rise & Win啤酒廠

也都幾乎全部使用回收材料製造

工廠的窗格

都是居民廢棄的窗戶

一群65+老人,堅持15年“零垃圾”,個個年入千萬

毛織品類的垃圾

回收消毒,重新編織

變成了袋子、玩具、衣服

一群65+老人,堅持15年“零垃圾”,個個年入千萬

“分類”、“回收”、“再利用”

成了最常掛在大家口邊的三個詞

一群65+老人,堅持15年“零垃圾”,個個年入千萬

這種循環利用的思維

還幫助當地的阿公阿婆們“發家致富”了

一群65+老人,堅持15年“零垃圾”,個個年入千萬

這得從日本的料理的特色講起

日本料理講究色自然、味鮮美、形多樣、器精良

一菜一器

按季節和不同的菜式選擇不同容器

一群65+老人,堅持15年“零垃圾”,個個年入千萬

就連盛器上的花紋,和配菜的裝飾

也因季節而異

一群65+老人,堅持15年“零垃圾”,個個年入千萬

而上勝町漫山遍野的樹葉

也得以加入“循環再生產”的行業

一群65+老人,堅持15年“零垃圾”,個個年入千萬

當地的農業指導員橫石知二

帶領著村民們

創立了品牌【彩】

專門售賣上勝町美麗的樹葉

一群65+老人,堅持15年“零垃圾”,個個年入千萬

和許多偏遠山村一樣

上勝町也面臨著青壯年勞力不斷“外流”

鄉村空心化的問題

然而,通過一片小小的楓葉

這裡的阿公阿婆竟然每年收入超千萬日元

一群65+老人,堅持15年“零垃圾”,個個年入千萬

老人們都熱衷於賣樹葉賺錢

一個個身體硬朗的很

大家沒時間生病

最後,村裡的養老院都關門大吉了

一群65+老人,堅持15年“零垃圾”,個個年入千萬

別的地方的老人都要靠養老金為生

這裡的80歲老人卻每年繳納稅金

讓人心生感嘆

一群65+老人,堅持15年“零垃圾”,個個年入千萬

這座心懷淳樸、迴歸自然的小山村

也成為了鄉村重生的典範,吸引了無數人

一群65+老人,堅持15年“零垃圾”,個個年入千萬

現在我國的大部分地區

都採取垃集中堆放的方式

把垃圾混合在一起焚燒、或者挖坑深埋

一群65+老人,堅持15年“零垃圾”,個個年入千萬

焚燒後的產生的二噁(wu)英

是可怕的致癌物質

深埋的塑料垃圾,百年不腐

引起土地結塊

甚至影響農田耕種,後患無窮

一群65+老人,堅持15年“零垃圾”,個個年入千萬

論保護環境,脫貧致富

我們還真得向這個日本小鎮學習

多用一些巧勁兒

走適合當地條件的發展路線

綠色發展、和諧發展

共建美麗的家園

*素材來源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