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通臨歐體楷書九成宮醴泉銘,這樣真的好嗎?

迷茫了幾天,就是沒想好第三遍九成宮要怎麼寫。

再次通臨歐體楷書九成宮醴泉銘,這樣真的好嗎?

九成宮第二遍寫完後,沒事經常把字拿出來翻看,找自己寫字的通病。當然,是看出了一些問題的。比如基本筆畫的隨意性、不成型、不嚴謹。記得剛接觸歐體時,對基本筆畫還是有認真看了看、學了學,但發現隨著字寫得多了,越寫筆畫就越隨意。比如橫筆的方切、比如三點水、比如鉤,好多的不足,在寫了二遍之後,根本沒有得到改善。又比如字形結構方面的中宮不緊、字形左傾、橫畫太斜、以及撇捺角度與開合等問題,也是早就認識到不足,卻一直沒改過來或者說改不過來的毛病。還有發現,因為用的宣紙寫字,存在著一定的洇墨現象,大部分字的筆畫形狀基本偏肥腫,顯得肉乎乎的,絲毫沒有歐體筆畫應有的硬瘦筆感,這是通篇存在的現象,是大毛病。想來應該是尋求那種有流暢的滑動感的筆感而故意把墨水調得較稀的緣故,這也是很不對的。當然,毛病還有很多,就不一一列了。

再次通臨歐體楷書九成宮醴泉銘,這樣真的好嗎?

因為認識到一些第二遍存在的毛病,所以這第三遍,就想有針對性的克服掉或者說修正一些。停了幾天,想來想去也沒想出什麼有針對性的辦法。有想到的,就是不再用第二遍寫的那種紙,那種7.5cm格子會洇墨的宣紙,也不再象第二遍時把每個字拍照騙自己的眼睛,因為那樣做,會有種每個字都挺好看的錯覺,掩蓋了毛病。再想到的,就是還是不想逐字精臨。對於精臨,心裡一直是牴觸的。想來自己應該確實是害怕那種枯燥無味一直單調重複的事情,怕是那樣做容易打擊自己的積極性與信心,所以一直故意避開。好吧,既然不喜歡,咱就不做,這第三遍,還是通臨。

再次通臨歐體楷書九成宮醴泉銘,這樣真的好嗎?

一想到還是通臨,心裡就高興萬分,這才知道自己到底有多害怕逐字精臨的做法。是自己給自己藉口決定不逐字精臨,然後自己竟然就暗自雀躍,真是可笑至極。

再次通臨歐體楷書九成宮醴泉銘,這樣真的好嗎?

紙張換了,換成5.3cm大小24格的半生半熟練習宣,筆沒換,因為家裡只有這支3.3鋒0.7徑的筆適合寫這種格子的字,也因為特意試過,其他的筆都不合適,雖然感覺這支筆的筆尖已經有一點點變形。

再次通臨歐體楷書九成宮醴泉銘,這樣真的好嗎?

寫字這東西,有時候信心也真的很重要,如果一直得不到進步,寫來寫去難免信心會受打擊,積極性就受影響,就難以一直堅持。所以,我採取的辦法首先是給自己下任務,規定正常日子每天至少要寫一至三張紙,這樣有個壓力在,時間一到,就自覺去拿筆鋪紙。再有,把自己寫的字弄得漂亮一點騙騙眼睛也是一種辦法。第二遍是逐字拍照,這第三遍,不這樣了,而是逐頁拍照了來看,這樣可以更明顯看出這整頁紙裡哪些寫得好哪些寫不好,雖然還是會把字弄成反色,因為反色看起來有種古碑帖的感覺,視覺效果更佳,欺騙性更強,給自己假假的信心也更大。

再次通臨歐體楷書九成宮醴泉銘,這樣真的好嗎?

嗯,就是這樣,我的第三遍九成宮,還是通臨,但這樣,真的好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