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包面,不是麵包的面,是面包住面——濰坊脂餅

第一次聽說有脂餅這個東西。

脂,戴角動物的脂肪叫“脂”,無角動物的脂肪叫“膏”。

餅,用麵粉或米粉做成的扁圓狀乾糧。字形採用“食”作邊旁,採用“並”作聲旁。

瞭解了這些,再去理解脂餅的意思就好講通了。用動物油製作的麵食。可實際上遠沒有這麼簡單。

麵包面,不是麵包的面,是麵包住面——濰坊脂餅

脂餅是一種濰坊獨有的美食,在外地沒有這種食品,但是在濰坊,脂餅是民間大眾化的主食。外地人來濰坊,覺著脂餅好吃、獨特,但不明白是怎麼做的。當濰坊人告訴外地人後,他們會驚訝地說:“你們這是麵包面啊!”是的,脂餅就是麵包面。濰坊脂餅皮薄、餡厚,剛出籠時熱氣騰騰,咬到嘴裡軟綿綿的、入口即化,油脂餡的一股清香沁人心脾,偶爾還夾有油炸過的滿嘴生香的蔥花,這時候,從嘴裡到肚裡,一股油然而起的愜意、舒適……

麵包面,不是麵包的面,是麵包住面——濰坊脂餅

脂餅主要食材是麵粉,調料有花椒、蔥花等,製作方法是把豬大油加調料攪拌到做成餡料,然後把面發好,再包入餡料,包好的脂餅醒一刻鐘左右,再用大火蒸二十分鐘左右即可。原來普遍用的是豬油,加上剁碎的煉豬油剩下的油渣,咬一口鮮香撲鼻,時不時的還吃到一塊有咬頭的油渣。現在由於健康的原因,基本都把豬油改為花生油了。雖然少了那種豬油香的醇厚,但卻有了花生油的那種清香,別有一番滋味。

麵包面,不是麵包的面,是麵包住面——濰坊脂餅

脂餅,流行於濰坊城區,是老濰縣人喜愛的一種傳統食品。作為濰坊十大面食之一,脂餅可以做早餐,午餐、晚餐,各種吃。過年時,脂餅更是濰坊主婦必備的麵食之一。許多在外的遊子對脂餅總是念念不忘,就因為這種味道只有在濰坊才能吃到,脂餅的香味也是家鄉的味道、家的味道。

這道美味做起來也是很有講究。先將部分麵粉上鍋蒸制20分鐘,涼透後在面板上用擀麵杖將蒸熟的麵粉擀碎。在蒸制餡料麵粉的同時,用溫水和酵母和麵,做外皮。炒鍋中放入植物油,油溫升至7成熱時,放入蔥花和薑絲。爆出香味後倒入擀碎的熟麵粉和適量調味的鹽,炒製片刻加入提前泡好的花椒水。繼續炒至均勻。將炒好的餡料均勻分成數份,滾圓。將餡料放到皮料中間,收口捏緊,將收口朝下,用手均勻按壓成扁型,即成餅胚。餅胚做好後靜置30分鐘左右二次發酵。稍後將餅胚上鍋蒸制15-20分鐘。關火後等待3-5分鐘再打開鍋蓋,將蒸熟的脂餅取出,香噴噴的味道十分誘人。

麵包面,不是麵包的面,是麵包住面——濰坊脂餅

有一種味道是家鄉。濰坊獨有的脂餅,皮薄、餡厚,熱氣騰騰的,咬到嘴裡,軟綿綿。熱乎乎。入口即化,一股油脂餡的清香,沁入肺腹,偶爾央雜上幾片油炸過的蔥花,滿嘴放香,從嘴到肚子都透著舒服和愜意。溫暖、香甜、愜意,這就是濰坊人眼裡的家鄉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