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電影及社會力量成爲文學加速器:從獨舞到共舞的流行路徑

文學作品改編成電影,早已不是什麼大新聞。除了作品本身外,按照習慣,文學作品更有其獨世性,更容易引發獨立性思考。然而隨著閱讀潮流和閱讀形式的轉變,人們越發清楚地看到,文學作品改編成電影后帶來巨大的社會影響。

當電影及社會力量成為文學加速器:從獨舞到共舞的流行路徑

從一部小眾文學作品到走上大銀幕,被視為是從小眾渠道走向大眾市場的重要標誌。

文學+電影=大眾盛宴?

流傳最廣的莫過於莫言的《紅高梁》,經歷了從一本書變成電影然後獲獎,流行的路徑一度發生鉅變。以致於,後來再改編為電視劇成為家喻戶曉的作品、獲得全球性文學獎諾貝爾加身發生的一切極具東方魔幻主義,而且看起來實屬“理所應當”“實至名歸”。

當電影及社會力量成為文學加速器:從獨舞到共舞的流行路徑

文學作品和電影從來都是親密衍生,此外,餘華、賈平凹乃至於故去的陳忠實等文壇巨匠,其作品也都被拍成電影而獲得廣泛影響,也成為國產影片改編的重度群體。

將文學作品搬入影史也成為主流性動作之一,其中大量鮮活的人物成為時代烙印,比如紅高梁中的九兒還有白鹿原上的田小蛾等等。

到了2011年,電影《失戀33天》成為小成本製作爆紅的代表,也讓文學作品改編電影打開了另一個新的商業層面,不僅電影火爆,其圖書也成為當年年度性作品。

當電影及社會力量成為文學加速器:從獨舞到共舞的流行路徑

文學作品對小人物的關注和以小人物視角,在喚起無數人共鳴的同時也讓更多人對時代有更鮮活的記憶,巨大的代入感成為影視作品和文學作品中的不二元素。

馮小剛對女性視角的關注也是為數不多的,在眾多嘗試裡,《我不是潘金蓮》曾是一個新的突破,其視角之獨特性讓其煥發生機。

當電影及社會力量成為文學加速器:從獨舞到共舞的流行路徑

而在去年,嚴歌苓的作品《芳華》被馮小剛搬上舞臺,喚醒的卻是人們對過去一個時代最深刻的記憶。其獨特性和廣泛的話題性也讓《芳華》這本書成為公眾讀物,電影正在改變著文學作品的傳播路徑,也確實打開了大眾市場。

當電影及社會力量成為文學加速器:從獨舞到共舞的流行路徑

4月23日是第23個世界讀書日。這天,京東集團在北京舉行發佈會,正式公佈了第二屆京東文學獎五大獎項前十入圍作品名單,包括《芳華》、《飛行家》、《紅豆生南國》、《兒童法案》、《管家》在內的50本國內外文學著作,為全民閱讀奉上了一道文化饕餮盛宴。同時,莫言、王蒙領銜的30人專家評委團也正式亮相。

從全民閱讀視角看京東文學獎的意義

很少有商業財團去做文學獎這樣的事情,從長久來看,可持續性發展才是商業和人文的高度結合,而京東文學獎目前看來還是公益性質居多。

作家蘇童表示,京東做這樣一個文學獎,是有開創性的。因為這是第一次國內所謂的大的財團,商業背景的集團在做主導文學獎,好象我們歷史上是第一次。全球做文學獎的像英國的布克獎以及日本也有過很多,但往往三年、四年就銷聲匿跡了。從這點上來看,京東又是不同的。

京東雖然不會通過文學獎來推動並讓電商平臺業務更好,但是,京東做文學獎的意義在於能向公眾保持著緊密的觸達,這對於一個品類豐富的大型電商平臺來說,猶為重要。在讀書日這天,用文學獎的形式向公眾推廣閱讀行為習慣,就是向未來閱讀市場發出的邀約。

當電影及社會力量成為文學加速器:從獨舞到共舞的流行路徑

在碎片化閱讀時代,紙質閱讀帶來的儀式感和享受感依然無法替代。京東數據研究院發佈的《京東全民閱讀報告2018》顯示,全民閱讀已成趨勢,京東平臺用戶至少每兩個月就要為自己選購一批圖書。

報告還顯示,男性閱讀重“速度”,女性閱讀重“深度”,不同年齡讀者在圖書閱讀上各具特色。來自農村用戶的圖書購買同比增長領先其他用戶群體,在電商平臺的促進下,全民閱讀的風潮已經惠及鄉村。

當電影及社會力量成為文學加速器:從獨舞到共舞的流行路徑

首屆京東文學獎創於去年,但在此之前京東籌備了三年,將打造國內最為公正的文學大獎作為主旨,國內文化產業正處於時代發展邊際點,振興國家文化看似發散實則擁有強大商業張力,目前國內並不缺乏好的文學作品,缺的是平臺,那些像電影一樣有能力把作品推給大眾眼界的實力平臺,京東的卡位正志在於此。

業務上,京東很早就涉足出版、圖書業,不僅僅將目光著眼在通過影視進入大眾眼界的爆紅之作,更專注在專業嚴肅作品領域,此次評選出的書單,無疑都是在國內相關市場獲得極高聲譽的作品,而且極富獨特視角。

電影或文學獎之於文學作品意義的相通之處

一個文學獎項的成功,大約在於其對作品的推動能力,像諾貝爾的巨大意義在於能幫一個本地化作者完成其世界之旅一樣,京東文學獎的意義就在於讓視角獨特的文學作品具有時代鮮明特徵,併成為人手一份的熱點話題。

並不是世界上任何一份文學獎項的複製,京東文學獎有自己的特色,從評委設置上,不但有莫言、王蒙、梁曉聲、張大春等專業評委,還設置了趙立新、李玉剛、鞠萍、戴錦華、吳曉波等跨界評委。

當電影及社會力量成為文學加速器:從獨舞到共舞的流行路徑

一份成功的文學榜單,不僅在於能陽春白雪還能展示獨特意義的個體視角。也許,權威、公正向來只是評獎的說辭,但其在打通人性的橋樑上僅剩下專業字眼,京東的跨界評委讓其具有自己的群眾路線和生命力。更本質更接地氣的作品才是好的文學作品,只有這樣的作品才更值得京東這樣的巨頭去投入重金、去推廣。

巴爾扎克曾說:小說是一個民族的秘史。沒有獨特視角和體驗的又怎麼會引發廣泛的關注並完成其歷史性呢?京東文學獎的意義和那些翻拍成電影的機構出現了一致的價值趨同,同樣都是為了好作品在鼓呼,在貢獻自己的力量。顯然,僅僅有電影是不夠的,文學作品創作上一定是個體化的,但是在走向市場的路上,還需要更多元化的渠道力量。

當電影及社會力量成為文學加速器:從獨舞到共舞的流行路徑

電影是文學作品的載體,其意義在於文創組合,而京東是代表了另一側的社會力量,只有廣泛的社會力量參與進來,把閱讀當成一份偉大的事業來做,文學才更有力量,更有實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