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的宋国——小国大梦

春秋战国时期的宋国——小国大梦

西周时期,武王通过牧野之战击败纣王之后,成功取代商朝问鼎天下。当时的新兴王朝周朝遵循“兴灭国,继绝世”的原则,保留了殷商贵族和遗民,并将其分封为宋国。

宋国位于房、心分野之地,国都为商丘,面积有十万平方公里。虽然实力不容小觑,但与秦、晋、齐、楚等一流大国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然而老宋作为“家道中落”的“官二代”,似乎天生傲骨,偏要以梦为马,不断放飞自我!

春秋战国时期的宋国——小国大梦

1.君子打不过流氓。

宋襄公被称为春秋五霸之一,在当时素以“仁义”闻名于诸侯,可以说宋襄公是个彻头彻尾的君子,但也是个彻头彻尾的笑话。

宋桓公重病时,作为太子的襄公便向桓公建议将太子之位让给自己的庶兄公子目夷,目夷听说此事后坚辞不受,甚至还逃到了卫国,后来襄公顺利继承了国君之位,并拜目夷为相。这让襄公获得了让国的美名,并饱受各诸侯国的赞誉。

宋襄公时期,齐桓公称霸于诸侯,此时的宋国作为齐国的小弟,跟随桓公南征北战,并参加了桓公组织的葵丘会盟。盟会的主要内容有:不准把祸水引向别国;不准因别国灾荒而不卖给粮食;不准更换太子;不准以妾代妻;不准让妇女参与国家大事。由于当时的宋国是桓公征讨四方的得力助手,并且襄公又素有君子之名,于是桓公还特意将太子昭委托给宋襄公,并叮嘱襄公日后要对公子昭多加照顾。

后来桓公死后,齐国内乱,襄公也谨守盟约平定了齐国内乱,并拥立了公子昭。然而乱世中,君子多半要败给流氓。

楚国作为南方强国,一向我行我素,不尊王室。楚武王时期,楚国攻打随国。随国表示:“我无罪”!楚国却说:“我蛮夷也”!老楚表示:我管你有罪没罪,老子就是要打你!

桓公时期的楚国,忌惮齐国的强势,这一时期表现的十分乖巧!然而桓公死后,得以伸展拳脚的楚国对宋国想要称霸的举动十分不满,于是爆发了泓水之战。两军对战,襄公偏执的推行仁义,不听从公子目夷半渡而击的建议,被楚军击溃,自己也身负重伤,成了天下笑柄。

春秋战国时期的宋国——小国大梦

2.泗上小流氓。

襄公称霸失败后的宋国实力大减,自己又处于四战之地,可谓是苦不堪言。吸取了襄公君子之败的宋国痛定思痛,摇身一变也走起了流氓路线。

当时的宋国自知无力与各大国抗衡,于是游走于各大国之间,拉关系、拜兄弟。齐桓公死后,晋、楚相继崛起。晋文公流亡之时,宋国就曾“赠之以马二十乘”以示友好,文公继位后,两国的关系变得更为紧密,并且持续发展。晋国的权臣赵鞅就曾对晋侯说:“诸侯唯宋事晋”,可见两国的关系非同一般。另外,宋国对楚国也采取了积极讨好的策略,多次随楚伐吴。后来吴国强大了,宋国又主动聘贡于吴,来讨好吴国。宋景公时期还将自己的妹妹远嫁给吴王,史称“句吴夫人”。这一系列的举动使得宋国在国际舞台上左右逢源,各大国对宋国欺侮泗上诸侯的举动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泗上十二诸侯是春秋时期对泗河流域各诸侯国的统称,十二也并非实指,其中包括:宋国、鲁国、邾国、薛国、藤国、莒国、郳国、任国、郯国、费国、邳国、等国。到了战国时期,除了战国七雄,就剩下泗上十二诸侯这些小国了。

宋国依仗与各大国的关系,经常欺凌泗上其他小国,简直就是泗上“小流氓”!宋文公时就经常殴打藤国,使得藤国附属于宋国;宋景公时,诸侯“会城成周”,宋“不受功”,而以“藤、薛、郳,吾役也”为理由,让三国代役。更为过分的是,景公时期竟然还发兵吞并了曹国,然而,其他大国却集体“失声”,假装“看不见”!

春秋战国时期的宋国——小国大梦

3.“给你们看看我新练的拳法”

战国时期的宋国由于经常内乱,实力不断的缩减,但也不是“软柿子”。宋后昭公时期,楚国多此攻打宋国,并围困宋都,但都未能攻克。魏惠王时期,魏国夺取了宋国的黄池地区,后来又被宋国抢了回来。而到了宋康王时期,宋国竟然又火了一把。

宋康王的国君之位虽然是从他哥哥剔成手中夺来的,但其前期重用戴不胜推行仁政,进行政治改良,使得宋国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号称“五千乘之劲宋”。后来,宋国内部发生了内斗,戴不胜被唐鞅驱逐,康王在唐鞅的蛊惑下也放弃了仁政,推行暴政。自认为练就“绝世武功”的康王竟然还偷袭了魏国、齐国和楚国,取得了:“东败齐、西败魏、南败楚,灭藤、伐薛、取淮北之地”的优良战绩。

魏国、齐国和楚国看到在自己面前张牙舞爪的宋国,着实有点懵逼,还以为老宋吃错药了!但宋国毫不收敛,还自诩武功天下第一,于是,怒不可遏的齐国联合魏国和楚国瓜分了宋国,宋国的大国梦也烟消云散,从此退出了历史舞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