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白狄鲜虞氏建立的中山国覆灭之路

根据钱穆先生的观察,游牧文化起于内不足,需向外寻求;而农耕文化可以自给,无事外求,并继续一地,反复不舍。由于这一特点,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过着居无定所的日子。人口的大量增加,超过草原所能提供的食物之时,便会向农耕文化的区域掠夺,周而复始。渐渐地,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交织在一起,碰撞出独具一格的新文化,白狄鲜虞氏建立的中山国便是一例。1974年在河北平山县三汲乡,中山王墓出土了的诸多文物,除了保持游牧民族固有的动物类纹饰之外,还融合了商、周青铜文化中的夔纹、鸟纹和蝉纹,令人叹为观止。

更叹为观止的是,白狄鲜虞氏的忍辱负重,两度复国。根据中山三器中夔龙铜方壶铭文:隹朕皇祖文、武、桓祖,成考。朕指的是中山王厝,其后的国君是妾雌(zisi)以及尚。由此可知中山国国君的完整世系表是:文公——武公——桓公——成公——王厝——妾雌——尚。在中原诸侯环伺之下,中山国两度复国,历经7位国君,国祚延续了200余年。可见,较之稍早越王勾践“原版”的卧薪尝胆,中山人的忍耐力更强。

战国时期,白狄鲜虞氏建立的中山国覆灭之路

夔龙铜方壶

战国时期,白狄鲜虞氏建立的中山国覆灭之路

夔龙铜方壶铭文拓片

历经千年,斯人已矣,民族间大融合使得这个民族形象变得模糊,但《亮剑》中楚云飞提及的“燕赵之风”,便有白狄鲜虞氏不屈的影子。唏嘘之后,理性看待中山国这段历史,可以得出以下几点教训:


失去部落联盟盟友

历史上,北狄是对西北游牧民族的统称,内部细分为赤狄、白狄、长狄、众狄。随着秦国、晋国的崛起,不断挤压生存空间,北狄遭到了晋国的分化和打击,只剩下了白狄鲜虞氏,被迫向东迁徙,来到了中原诸侯力量薄弱的河北滹沱河流域。经过休养生息,鲜虞氏联合了白狄部族中,具有相同民族文化背景的肥氏、鼓氏、仇由氏,建立了白狄部落联盟,开始逐渐强大起来。(详情可参考: )

公元前497年,晋国六卿发生内乱,范氏、中行氏被韩、赵、魏、智四家打败,转而向齐国、卫国、鲜虞求援。原本鲜虞氏与范氏、中行氏是世仇,但鲜虞氏与齐国、卫国一样,并不愿意看到一个强大的晋国存在,为了达到弱化晋国的目的,在力量尚不够强大之时,加入了齐国、卫国阵营,与韩、赵、魏、智四家为敌,战争最终结果是鲜虞所在阵营落败。

由此引起了晋国智氏、赵氏的严重不满,转而对白狄部落联盟进行了持续数十年的疯狂报复。作为“带头大哥”的鲜虞氏,本应与肥氏、鼓氏、仇由氏“共进退,共命运”,但其为求自保,眼睁睁地看着众位“小弟”,被晋国各个击破:

1、肥氏:从地理位置上看,晋国想要进攻肥氏,中间隔着鲜虞氏。晋国以与齐国军队会师为由,向鲜虞提出借道,鲜虞氏却没有替“小弟”多想,任由晋国借道灭亡了肥氏;

2、鼓氏:公元前527年,鼓氏遭到晋国军队围困,鲜虞氏没有发兵营救,致使鼓氏被迫投降晋国。公元前521年,鼓氏回到鲜虞氏的怀抱,此举激怒了晋国;次年,晋国灭亡了鼓氏。这回鲜虞氏仍然选择了沉默;

剩下的仇由氏为智氏所灭,按照鲜虞氏前面的做法,估计也是为求自保,隔岸观火。《说苑》:其国数散,其君幼弱。说明了白狄国君新丧,继位的国君年幼,政治上不成熟,造成人心涣散,失去凝聚力,加之鲜虞氏的不作为,导致了白狄部落联盟的瓦解。《国语》中:赵襄子使新稚穆子伐狄,胜左人、中人。

后世学者认为“中人”就是当时中山国的都城中人城,由此可能推断,这次战争很可能导致了中山国的第一次覆灭。

战国时期,白狄鲜虞氏建立的中山国覆灭之路

北狄部族分布图

不合时宜的尊儒重礼

“兴亡继绝”是上古以来,诸侯应该遵守的原则。国与国之间发生战争,并不是非斩草除根不可,还是比较人道的,会保留失败方的子嗣,使灭绝的重新振兴起来,延续下去。武王灭商后,封纣王之子武庚于殷,统治商朝遗民,便是“兴亡继绝”思想的体现。

中山第一次覆灭后,文公承担了这一角色。作为魏、赵之间的妥协,魏文侯之女公子倾嫁予文公,而文公成了赵国控制下的傀儡。作为亡国之君,文公只能选择隐忍,等待复国的时机。《史记》:赵献侯十年(公元前414年),中山武公初立。战国初期,诸侯群雄并起,为中山复国创造了外部条件。到了武公时期,中山国已经成功复国

根据《吕氏春秋》:中山之俗以昼为夜,夜以继日......康乐、歌谣好悲,其主弗知恶也,此亡国之风也。

或许是复国带来的喜悦,令到中山人缺乏忧患意识,声色犬马,日夜享乐,更要命的是国君不了解国际间严峻的形势。公元前408年,魏文侯看中了中山这块“飞地”,即便是姻亲关系,派出大将乐羊大举进攻,借道赵国,攻占了中山国。

为了更好地控制这块“飞地”,魏文侯封太子击为中山君,委派了改革家李悝加以辅佐,以期将魏国的变法图强的经验,移植到中山国,而李悝还有一个身份,是孔子高足子夏的学生。由此李悝必然在中山国传播儒家思想,教化中山人。至中山桓公复国的这段时间内,儒家思想逐渐生根发芽,蔚然成风。

后世赵武灵王为灭亡中山国,曾派出李疵前往考察。当时情形根据《韩非子》记载:其君见好岩穴之士,所倾盖与车以见穷闾隘巷之士以十数.......上尊学者,下士居朝,则农夫惰於田。战士怠於行陈者则兵弱也,农夫惰於田者则国贫也。另外,中山三器中方壶铭文:燕王字哙,不顾大义,不就诸侯,而臣宗易位,以内绝邵公之业,乏其先王之祭祀,……则上逆于天,下不顺于人也。《韩非子》说的是此时的中山国君屈尊礼贤下士造成基层战士、农民的懈怠;而方壶铭文批判了燕王哙的禅让之举,违背了传统儒家经典思想。

在战国这一社会剧烈变动,弱肉强食的时代,一个国家应该谋求变法,增强经济、军事力量,向外扩张。中山国国君的这些“行为艺术”,显然起到了很不好的示范作用。这样一来,兵弱于敌,国贫于内。农业生产便会消极;战士作战便会懈怠。如此尊儒重礼,不仅是不合时宜,也是极其危险的。

战国时期,白狄鲜虞氏建立的中山国覆灭之路

魏文侯

外交策略上的失误

从魏国借道赵国进攻中山国,可以看出这一时期,魏赵韩“三晋”联盟,保持着比较良好的关系。此后,在赵国政权更替之时,魏国支持赵国的公子朝谋求君位,引起了两国的战争。赵国联合楚国,打败了魏国。

趁着这一时机,中山桓公驱逐了魏国军队。《世本》:桓公徙灵寿。中山二度复国,桓公将都城迁到了灵寿(属河北石家庄),时间应该在公元前381年。经过桓公以及之后成公数十年的治理,中山国已成为战国时期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成为了其后“五国相王”的资本。但此后中山国出现了,一系列外交策略上的失误,导致了其被孤立:

  • 与齐国的关系

早在晋国六卿内乱之时,中山国便加入齐国阵营,支持晋国的范氏、中行氏。桓公复国后,齐国曾经派出大量工匠,帮助中山国营建新都城灵寿。燕国内乱,中山国又紧跟齐国脚步,讨伐燕国。可见,中山国应该是是齐国的传统盟国,直到“五国相王”的发生。本质上,“五国相王”是魏国导演的对抗秦、楚、齐等大国的同盟,一定程度表明了中山站在了齐国的对立面。齐国一度准备出兵讨伐,虽然中山国极力挽回,但双方的关系不可避免的出现裂痕。

  • 与赵国的关系

魏惠王执政时期,魏国与赵国的政治同盟已经破裂。赵国只得寻求齐国的支援,但齐赵联军还是在邯郸之战中败于魏国,赵国国都邯郸被魏国占领。此后发生的马陵之战,齐赵联军打败了魏军,使得魏国失去了霸主地位;而西边秦国崛起,让魏国又不得不选择与齐国“抱团”,抵抗秦国的入侵,令到赵国相当不满。于是,原先齐赵联合对抗魏国,变成了齐魏联合对付赵国。公元前332年,齐魏联军进攻赵国,关键时刻,那时还是齐国盟友的中山国,在赵国背后捅了一刀,引水围鄗(鄗邑为赵国城池),被赵国视为奇耻大辱。从此,中山国被视为赵国的世仇。

  • 与燕国的关系

“五国相王”指的是魏国、韩国、赵国、燕国和中山国结成联盟,互相承认对方君主王位,这是公元前323年的事情。即是说,燕国和中山国此时已经成为了盟友。但仅过数年,公元前318年,燕王哙将国君之位“禅让”给相国子之,造成了燕国内乱。齐宣王乘机发兵,攻占了燕国首都蓟;而中山国也落井下石,不顾盟约,加入讨伐燕国的行列,攻下了燕国数十座城池,遭到了中原其他诸侯国的强烈不满。中山国疆域也达到了鼎盛,《战国策》记载:

昔者中山之地方五百里

战国时期,白狄鲜虞氏建立的中山国覆灭之路

中山国疆域图

综上所述,原本属于游牧民族的白狄鲜虞氏与北狄中的其他部族,为了争夺生存空间与资源,不断与中原华夏民族发生战争,白狄鲜虞氏成为了硕果仅存的北狄的部族。虽然有外部华夏民族强大的原因,但也与白狄鲜虞氏的选择不无关系,不仅缺乏长远的战略眼光,而且贸然加入了国际间的纷争。

先是放任晋国消灭盟友,削弱了己方的力量,间接导致了第一次灭国。紧接着复国后,又陷入声色犬马的享乐主义,遭遇了二度灭国。当二度复国之初的国君,虽然尊儒,仍不忘灭国之耻辱,积极加强武备;但后期的国君缺乏忧患意识,重文轻武,慢慢丧失了中山人的尚武精神。加上此前国君在外交上的连续“挖坑”,致使中山国陷入孤立无援的局面,导致了中山国最终的覆灭。哪怕中山人骨子里,依然流淌着不屈服的血液。真是其情可悯,其志可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