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才女6歲能寫詩,是唐朝最風情的女詩人、女道士,驚動了唐玄宗

一、6歲寫詩被迫出家

確切的說,她應該是個神童,年僅六歲便能作詩,這無論是她所處的唐朝時期,還是現如今,都會被父母視為驕傲而被傳誦一時,轟動八方——當然這裡說的詩,絕非尋常打油詩,下面就先觀賞一下:

詠薔薇

經時未架卻,心緒亂縱橫。已看雲鬢散,更念木枯榮。

此才女6歲能寫詩,是唐朝最風情的女詩人、女道士,驚動了唐玄宗

誰能相信這是一位年僅六歲的小姑娘所寫的?但千真萬確,她寫這首詩時就只有六歲,並因這首詩,而橫空出世在歷史長卷中。她就是唐朝著名的女詩人,女道士,唐四大才女之一的:李冶,字季蘭!

且更讓人吃驚的是,她寫這首詩時,是父親要求她以薔薇為題臨場發揮。她寫完詩後,本以為會得到表揚,哪料父親卻雙眉緊鎖,眼中滿是擔憂地下了一個評語:“此女聰慧非常,恐為失行婦人。”

即,我這小女兒太聰穎了,恐怕長大後,會成為沒有婦德的女子。理由是“經時未架卻”這句有大毛病,尤其是最後這兩個字“架卻”,諧音是“嫁卻”,認定這首《薔薇詩》,是描寫一位待嫁的女子。

此才女6歲能寫詩,是唐朝最風情的女詩人、女道士,驚動了唐玄宗

如今,誰也不知道這位父親當時是“腦子短路”,還是真是“知女莫若父”,竟然從六歲女兒的詩句中,品出這等“瑰麗意境”。所以,不久後李冶就被父親送入了當地的“玉真觀”中,做了一個女道士。

意圖很明顯,希望用出家人的修行,震住或說挽救女兒的“心猿意馬”,迴歸到“婦德”中來。

這其實是一個悲劇,倘若李冶是個男孩子的話,父親必會是大加讚賞,認定兒子是神童,從此開始大力培養。可偏偏李冶是一個小女孩,只能被迫出家當了道姑……

此才女6歲能寫詩,是唐朝最風情的女詩人、女道士,驚動了唐玄宗

二、唐朝最風情的女詩人、女道士

好在,此刻是我國的大唐時期,別說神童,就是皇上的女兒,哪怕女皇上武則天,都曾有出家經歷,這就註定了“唐朝無處不紅塵”。

所以李冶雖身處道觀,卻非清淨之地,堪稱是更別緻的紅塵,所以當她長大後,便被《唐才子傳》贊為:美姿容,神情蕭散。意思就是說,不但貌美而且氣質淡雅,再加上滿腹錦繡,很快便引動了唐朝的許多大才子。

此才女6歲能寫詩,是唐朝最風情的女詩人、女道士,驚動了唐玄宗

第一個走入李冶生活的是唐詩人朱放,當時李冶雖是道士,卻早已心入紅塵,一個春日,她在水中泛舟時,遇到了年輕的朱放,請求登船同賞風景。李冶欣然同意,兩人在船中,邊行邊談,頓生相見恨晚之心。

李冶雖一身道姑裝扮,卻正值最美光景,朱放談吐不凡,神清氣爽,正是大好男兒,自然都心生愛慕。在朱放臨下船前,特贈給了李冶一首詩:古岸新花開一枝,岸傍花下有分離;莫將羅袖拂花落,便是行人腸斷時。

此才女6歲能寫詩,是唐朝最風情的女詩人、女道士,驚動了唐玄宗

李冶豈能不明其意?便約好了下一次相見時間……從此李冶和朱放渡過了一段甜蜜時光,但哪料由於朱放奉詔去江西當官,兩人只得分別。雖此後依有書信來往,為此李冶還曾寫了首《寄朱放》的詩歌:望水試登山,山高湖又闊。想思無曉夕,想望經年月。鬱郁山木榮,綿綿野花發。別後無限情,相逢一時說。

但奈何“落花有情隨流水,流水無情戀落花”,朱放終究丟棄了李冶,從此一去不返了。自朱放後,李冶身邊依然是才子不絕,什麼劉長卿、房明府、韓揆之、蕭叔子、崔渙,還有一位最是著名,這便是大名鼎鼎的茶聖:陸羽!

此才女6歲能寫詩,是唐朝最風情的女詩人、女道士,驚動了唐玄宗

三、才女之死

顯而易見,此刻的李冶儼然是唐朝最風情的女詩人、女道士,因為李冶是大唐才女中,唯一的驚動過皇上的才女,這個皇上便是唐玄宗。據《唐才子傳》載:天寶年間,唐玄宗總聽聞了女道士、女詩人李冶大名後,便親自下旨,召李冶入長安,表示要見見她。

李冶豈敢違抗,急忙入了長安來見,此刻的李冶已經人到中年了,唐玄宗“留宮中月餘,優賜甚厚,遣歸故山。評者謂上比班姬則不足,下比韓英則有餘,不以遲暮,亦一俊媼。”

此才女6歲能寫詩,是唐朝最風情的女詩人、女道士,驚動了唐玄宗

其中,這個“媼”的意思是:上了年歲的女性,但在這裡應為成熟女性。因為考察李冶死於公元784年,而天寶年間是公元742年-756年。

雖被唐玄宗禮遇,但李冶卻還是死於帝王之手,公元784年,因朱泚叛亂,唐德宗倉惶逃出京城,此間由於李冶曾跟朱泚有詩文來往,所以唐德宗平定叛亂歸來後,便下令“撲殺之”……

此才女6歲能寫詩,是唐朝最風情的女詩人、女道士,驚動了唐玄宗

一代才女,唐朝最風情的女詩人、女道士,就這樣走了,如今來看她這一生,只能不勝唏噓。但她的才華卻如珍珠般無法被掩蓋,最後貼出她最出名的一首詩《八至》一同觀賞:

至近至遠東西,至深至淺清溪。至高至明日月,至親至疏夫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