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独家连载」怀着初心真扶贫:高贵宝家里来了电(扶贫纪事之九)

(运城实时资讯 刘纪昌扶贫纪事系列文章)

运城市国际金融组织贷款项目发展中心(原运城市国际金融组织贷款管理局)领导看望扶贫村,指导精准扶贫工作。

「网络独家连载」怀着初心真扶贫:高贵宝家里来了电(扶贫纪事之九)

「网络独家连载」怀着初心真扶贫:高贵宝家里来了电(扶贫纪事之九)

「网络独家连载」怀着初心真扶贫:高贵宝家里来了电(扶贫纪事之九)

「网络独家连载」怀着初心真扶贫:高贵宝家里来了电(扶贫纪事之九)

「网络独家连载」怀着初心真扶贫:高贵宝家里来了电(扶贫纪事之九)

「网络独家连载」怀着初心真扶贫:高贵宝家里来了电(扶贫纪事之九)

「网络独家连载」怀着初心真扶贫:高贵宝家里来了电(扶贫纪事之九)

在大吕村呆了半年多,和所有的贫困户都已经熟悉了。我们发现,贫困户中有三个高,是我们扶贫遇到的三个老大难。这三高是:高贵宝,高安平,高兵乱。不仅是生活困难,关键是进不了他们的家。每次去他们的家,都需要很大的勇气。

先从高贵宝说起吧。

第一次去高贵宝家,对我的印象和刺激太深。村干部把我们带到一个地方,说,到了,这就是高贵宝家。我一下子愣了,哪里有家啊?明明就是个破院子,而且破败苍凉的不像样子,那来的家?仔细看去,方圆一大片,全是大土堆,高低起伏,杂草丛生,砖头瓦块,四散堆积,还有树枝、柴火,高一垛低一垛胡乱堆放,一座半倒半不倒的破房子,墙皮脱落,木椽和檩条从墙缝中横七竖八的挣扎出来,黑旧的窗户已经被土墙压扁,黑色的门框和门扇倾斜着随时准备脱落。我看了半天,问,高贵宝就在这住吗,这还能住人?村干部说,不是这个,是那个。用手给我一指,我才发现不远处一排高房子的后背墙下,有一间小小的平房。这就是村民所说的高贵宝的家。

这时,一群人围了过来,问我是做啥的,我说是村里扶贫队的。来看高贵宝。村民说,高贵宝是个没坟的鬼,到处乱跑,你还能找见?这会早不知道跑哪游荡去了。

我们几个人拨草寻径,来到那个小屋子跟前。一眼就能看出这屋子是用旧房子拆下来的砖头临时垒成的,几乎没有水泥白灰,工程劣质粗糙。小屋边用一摞砖头围了一个狭小的空间,靠墙处有一个小土炉,炉口堵满了刚刚烧出来的炉灰,地下全是碎碎的柴火渣滓,看来这就是高贵宝的露天厨房了。屋门上挂着一把锁。好在是链条锁,把门一推,就是一条宽宽的门缝。我顺着门缝仔细往里观看,只见黑乎乎一片,地下全是烂柴火、木头墩子、斧头、砖头、塑料布,根本没个下脚处。墙上没有粉刷,还透着亮光。再看就啥也看不见了。从外边看,墙缝很宽,保持着最原始的建筑状态。窗户还是过去旧屋子的老式方格子木窗。这种样式在村子里不算多见,给人一种很古老的感觉。

站在屋子前再看这个地方,大概能判断出这是一个老院子,但已经坍塌的看不出眉目了。只能凭荒草的高度和密度以及柴草堆放的远近来判断原来院子的界墙。虽然没有见到高贵宝,但看看这个院子,基本上就能判断出高贵宝这个人的生活状态:第一,肯定是一个老光棍;第二,一定是个懒汉;第三,一定是个事不关己高高挂起非常冷漠的人;第四,一定是一个孤独可怜的人。因为生活无望,不再有激情,所以活一天算一天,得过且过。如果不是性格的缺陷,就是有追求独立生活的愿望。不知哪一种更准确?

于是我问邻居们,高贵宝有老婆吗?

邻居反问我,有老婆还能把日子过成这样子?

我又问,高贵宝家里再没有人了吗?

村民说,他有一个弟弟,经常照顾他。

那为什么不在一起住呢?

村民说,高贵宝太懒。原来住在他弟弟家里,因为又懒又脏,他自己又不合群,他弟弟就给他搭了这么一间房,住到这里了。这个院子是村里给他规划的新院子,他也不收拾,就这么搞着。

我看了一下旁边的小土炉,问村民,高贵宝自己还做饭吗?

村民说,做鬼呢!每天到馍铺买五个馍,回来用开水一泡就是一顿饭。一年到头就是这光景,连菜都不吃。

说完,大家异口同声地“唉了一声。

等了半天没有见到高贵宝,我们只好离开了。

那是8月份的一天,天早早就热起来了。十点多钟,我们工作队出来办事,一群老头坐在广场的树底下打扑克,村干部指着远处一个人告诉我,那就是高贵宝。‘

不远处,一个老汉模样的人靠在墙边的一颗槐树上,眯着眼睛打瞌睡。脸黑乎乎的,五麻六道,一道一道的印子,看样子至少有5天没洗过。上身穿一件黑色的短袖体恤,下边是个大裤衩,靸着一双又粗又大的拖鞋。几束阳光从树叶间洒到他的脸上,他一脸陶醉的样子。

几个人都笑了。我见他睡的正酣,就没有叫他。

奇怪的是,自认出了高贵宝之后,就发现他每天在我的眼前晃荡:要不坐在花池跟前,要不坐在树底下,要不一个人在广场上转来转去,无所事事,脸上几乎没有表情。有时看人的时候,脸不动,而是眼珠子慢悠悠地飘过来,很懒散的样子。

高宝贵的帮扶人是我们单位的年轻美女王倩。过了几天,王倩提着大包小包的东西还有米面油来看望高贵宝,我和她相跟上一起去了。

这是我第一次看到高贵宝站在自家那个脏兮兮的院子里。那个时候,天渐渐冷了,高贵宝穿着黑色的夹袄,目光痴呆,表情木然,立在院子里若有所思。我们和他打招呼,他似乎反应不大。我叫了几声老高,他才慢慢转过脸,看看我们,没有表情。王倩走到他跟前,和他说话,问长问短,他只是嗯嗯地答应着,不说话。当时一老一少,一男一女,一黑一白,一个活泼一个冷漠,反差太大,对比十分强烈,看起来很搞笑。

我们提着东西,走进了高贵宝那个神秘的小屋。

狭小的屋子里和他的脸一样黑乎乎。脚底下没有路。一个旧木柜,一个凳子,一个小板凳就占了大半个空间,剩下的全是木棍、树枝、玉米芯、玉米皮。踢开树枝和木棍才能走到里屋。里屋一个土炕占了一半空间,一张桌子占住窗户的位子,就剩下一个转身的地方了。床上的被子、褥子,皱皱巴巴,胡乱地卷在一起,靠墙处还扔着衣服、编织袋,屋子里一股浓浓的霉湿气味。高贵宝仍然是木然地看着我们,几乎不说话。最多就是嗯嗯两声。

里外两间屋子加起来大概就是15平米吧。让我更吃惊的是,这个小屋子,竟然没有电。问他怎么没有电,他只说了一句,天黑了就睡觉了,不要电。

王倩是个十分心细的女孩子,对高贵宝非常关心,之后几次来大吕,都给高贵宝带着东西,衣服、食物,还给她送去毛毯、被子。国贷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常伟代表机关慰问他的时候,一再叮嘱,老高,我们大家都来帮你,你自己也要努力。把你的院子好好收拾收拾,打扫得干干净净,清清爽爽的。这样你住着舒服,大家看着也舒服。你说好不好?

这次高贵宝听进去了。他连连点头。高贵宝的弟弟和家人也积极响应。

进入12月份,根据夏县扶贫部门的安排,按照柴垛堆好、衣被叠好、牲畜管好、卫生搞好的“四好”要求,我们和村两委干部对接,召开村干部会议,对那些脏乱差的贫困户进行一次全面整理,凡是不符合“四好”要求的,一律限期进行改正。而重点就是三个高。

工作队长杨继跃,最担心的就是高贵宝。他说,脏乱差的问题要解决,但高贵宝家电的问题要首先解决。这么冷的天,没有照明电,没有炉子,没有取暖设备,家里像个冰窖,他怎么生活?我们的暖冬行动连高贵宝都照顾不到,还有什么意义?

我们问村里几个熟悉高贵宝的知情人,为什么他家到现在都还没有接上电。知情人说,以前他家是有电的,但是高贵宝不操心,有几次把电闸混进了水,差点给电死,所以后来住进这个家之后,就没有为他装电。

杨继跃来到高贵宝家里,给高贵宝和他的兄弟说,我把这个家的电给你装好,你们负责把他这个家收拾好。双方达成了一致。

说到做到,立即行动。杨继跃立即和裴介镇供电所取得了联系。裴介镇供电所的负责人,热情接待,细心解答,然后在第一时间,带上电表和工作人员,来到高贵宝家,马不停蹄,爬上爬下,从几十米之外的邻居家拉来电线,接上了电闸。最关键的,是在电闸上安装了一个漏电保护器,这样就不怕进水了,高贵宝就可以放心使用了。

供电所的师傅们非常辛苦。因为另外要走线路,他们穿着厚厚的棉衣在高墙上和屋顶上来回攀爬,数九寒冬竟然汗流浃背,头上冒着热气,而高贵宝却一个人站在院中,两只手笼在袖子里,一直木然地看着,不知道在想什么?好像一切都与己无关。直到最后,电灯装好了,我们喊道,老高,你进来看看。高贵宝这才进到屋子里。我们喊,拉一下。他咔嚓一声拉开了开关,明亮的灯光瞬间照亮了长期黑暗不见阳光没有灯光的屋子,高贵宝这才咧开嘴,高兴地笑了,而且笑容久久不散,看出来他很开心。

电灯亮了,高贵宝家的脏乱差也就暴露无遗:黑乎乎的木床,油腻腻的被窝,油腻腻的枕头,油腻腻的桌子,包括黑乎乎油腻腻的高贵宝本人。

我们大家都笑了,说,老高,你把你家和你自己好好收拾收拾好不好?把被窝叠好,床收拾干净,枕头洗一洗,桌子抹一抹。脏成这个样子,你在里边怎么住?

高贵宝连连点头,收拾,收拾,马上收拾。

临走的时候,供电所师傅们给高贵宝说,记住帮扶队的好。给你装电的全部费用包括两年的电费,杨队长都替你付了。你只管用就行了。

杨继跃对高贵宝的弟弟说,你放心。只要我们在大吕村,他的电费就由我们付。

电灯装好了,我们感觉,高贵宝的心情都好了。

我们再次到了高贵宝家时,发现院子里的杂草清理了,柴火整齐了,烂砖头瓦块收拾利索了。虽然那排砖头墙还在,但整个院子给人的感觉清爽敞亮了许多,有了生活气息。再进入他那个小屋子,乱七八糟的树枝、木棍、破家具也清理了,屋子里新装了一个铁炉子,炉子里的火正旺。高贵宝正往炉子里添柴火,火光把他的脸映的红红的。锅里的白面汤正在咕嘟咕嘟冒泡泡,热气腾腾,生活确实有了新气象。

高贵宝一转身看到我们,马上站起来,虽然还是不说话,只是笑,但笑容灿烂了许多。

我们还没有说话,他好像就明白了我们的意思。连说,收拾收拾,马上收拾。把我们逗笑了。看来他确实把我们的话记在心里了。

2018年1月4日,帮扶人王倩委托我们给高贵宝送来一台电视机。

那天早上下着雪。雪花在天空飘着,地下还打着滑,我们帮扶队三个人,抱着电视机,来到高宝贵家。

高贵宝一个人正趴在桌子上吃饭。热腾腾的面条冒着热气,炉子里火苗正旺,他吃的热火朝天。看见我们进来了,就赶紧放下碗筷,冲着我们笑起来。

我们喊着,老高,看你一天一个人寂寞的不行,我们的美女王倩给你送电视机来了。

他呵呵地笑着。

现在村里还没有信号——等过几天村里改成数字信号了,就能看了。里边天天有美女给你跳舞,你坐在家里就能看得清清楚楚。这下就有人陪你了。不用你一个人天天到广场转悠了。

高贵宝越发高兴了。

但他还是不多说话。虽然能感受到他很激动,想表达感谢的意思,但就是说不出来。我们走得时候,他还把我们送到门口,笑着和我们告别。这可是一个大大的进步啊。

看来,我们的帮扶确实起到了效果。不仅给了高贵宝新的生活,也给了他希望和信心,让他感受到生活美好的一面,所以他觉得活着有奔头了,有劲了,对生活的态度也随之转变了。对帮扶工作队原来不理不睬,无动于衷,到现在笑脸迎送,主动应答,就是一个巨大的变化啊。

的确,是扶贫,让我们认识了高贵宝,也接触了这样一个群体。

他们为什么贫苦?正像许多人说的那样,懒惰。但为什么懒惰,而且懒惰到如此程度?还不是因为看不到生活的希望?因为没有人关注,没有人需求,因而也就没有了压力,没有了动力,没有了奋斗目标。这些都没有了,就会自我放弃,破罐子破摔,渐渐就成了习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无欲无求,无牵无挂,出入不忌,自由自在。是习惯让他习惯了这种生活。他觉得这样就挺好,我的日子就是这样的。不愿改变,无需改变。世俗的纷纷扰扰,于我如过眼烟云。其实,在我看来,高贵宝更像是一位智者。但我知道,他明明不是这样的人。

面对高贵宝,我们有时觉得很无奈。毕竟是一个70岁的老人了,这么多年单身一人,就这么自顾自生活着,以后怎么办?我们虽然可以改变他的生活条件,但改变不了他的生活状态啊。我们真的希望,他有一个温暖的家,过着正常人的家庭生活,享受人间的天伦之乐,可是,我们实在是无能为力,没有更好的办法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