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在上市首日毫無懸念地破發了,儘管敲了200公斤的大鑼。
確定納入恆指之後,小米出現一撥上漲行情。因為相當一部分投資機構一定要配齊所有恆生指數標的,不論價格,不管看不看好。
護盤勢力未撤、公關力度不減、納入恆指,多重因素作用下,小米市值或許能在450億美元以上的高位維持一段時間,但腰斬恐怕是遲早的。
在香港IPO的通常做法是拿10%股票在香港發售,其餘90%走“國際發售”。如果香港本地認購火爆,再將部分國際發售股票重新分配至香港,一般可以達到50%。
小米在香港發售1.09億股,僅佔IPO擬發售總數的5%。最終香港本地認購數定格於10.35億股,相當於可認購數的9.5倍。與閱文集團600多倍的超額認購相比慘淡至極,破發苗頭已現。小米還包裝了“全球最大散戶規模的IPO”。
資本是有性格的,隨主人。巴菲特的1萬美元與中國大媽的1億美元,“性格”天差地遠。老巴的公司不分紅、不拆股,股價最高到33萬美元一股,擺明了不想讓散戶當股東。
散戶天然地趨向於追漲殺跌,賺個百分之二、三十很少能拿得住,跌百分之二、三十肉基本“割”光了。
優秀公司對參與IPO的資本更會慎重選擇。馬雲在華爾道酒店“面試”機構投資者就是出於這種考量。來自世界各地的投行精英等電梯的“長龍”拐了十幾個彎。
"散戶認購”是什麼鬼,誰要與小米搶“宇宙散戶認購第一”!
回頭想想爭論“小米是不是互聯網企業”是中了圈套。明明是賣手機的,爭論一起就會讓一部分人無所適從。黑白分明的東西一爭論就變灰,部分投資者或許就這樣稀裡糊塗“入甕”了。
回頭想想有什麼好爭的。2017年騰訊淨利潤724.7億,市值3.7萬億港元(約合3.1萬億人民幣),市盈率43倍。小米2017年虧損439億,非GAAP利潤也才53.6億,4000億港元市值對應的市盈率為63倍。
就算小米是純正的互聯網公司又怎樣?市盈率憑什麼比騰訊還高20倍? 按騰訊的市盈率水平,小米股價應在12港元一線,對應市值2800億港元。但小米在手機圈的“準一線地位”岌岌可危,在互聯網圈與騰訊不可同日而語,43倍市盈率還是太高,中長期將回落到20倍。小米不是即將進入恆生指數嗎?恆生指數市盈率只有十幾倍。
香港是全世界的購物天堂,北美、歐洲、澳洲轉一圈,還是香港東西最便宜。資本市場亦是如此,華爾街有的是優秀公司,而且還不貴,蘋果市盈率才20倍,不圖便宜國際資本為什麼到香港掃貨?
還有一點需要注意,機構投資者與散戶不同,他們出高價自詡為“藝高人膽大”,相對而言香港機構不如華爾街藝高,出高價的自信心要小很多。
總之,香港不是一個可以賣得出高價的地方,不論奢侈品、電器還是上市公司,因為所有賣家都是來“撿便宜的”。
2018年5月7日,虎嗅文章拋出《小米對投資者厚道嗎?》之問。其實IPO價格高或低都是暫時的,騰訊、百度上市時的市值都只有8、9億美元,並不影響日後成為巨頭。IPO價格高了會套牢IPO參與者,低了能讓投資者賺大錢。
百度IPO招股價僅為27美元,對應市值8億美元。2005年8月5日,百度上市首日開盤價66美元,盤中最高151.21美元,收於122.54美元。#李彥宏沒有像李國慶那樣大罵投行把招股價定低了#
產品薄利多銷是經營策略,老闆不一定厚道。參與百度IPO的投資者,上市當天就浮盈353.8%,假如持有到今天賺了何止100倍,這才叫厚道。
小米為什麼如此在意估值?因為背後的投資機構需要回報。虎嗅5月7日文章梳理,小米上市前經過6個輪次的私募融資,2014年估值就達到450億美元。2018年以550億美元估值上市,最後一輪的投資者年化收益率只有5.1%。
除了要給投資者一個交待,順為投資早期以幾美分的低價大量認購“優先股”,也提供了強大的利益驅動(小米對這方面披露不夠充分)。
本來一、二級市場之間應當有一個超過100%的差價。比如預計某公司三年後上市,市值將達到300億美元,那麼今天給它的估值不應超過150億美元,保守的甚至只按50億美元估值。因為畢竟還沒有上市,還存在這樣那樣的變數,投10個這類公司能有5個成功上市就是奇蹟,100%的獲利空間只能留出一個最起碼的安全裕度。
但由於投資圈世風日下,許多投資基金操盤者奉行《我套現後哪管洪水滔天》的價值觀,一、二級市場之間的“安全區“逐漸消失了。
比如小米,2014年估值被炒到450億美元,2018年上市也就4、5百億美元。而且小米有今天還是個幸運的“概率事件”,萬一2016年手機銷量大跌之後2017年沒有“逆襲”怎麼辦?
逆襲的概率有多小,按雷軍的話說“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家手機公司在銷量下滑後能夠成功逆轉”。換言之,2014年進入小米的投資者沒有給自己留一定點安全裕度,根本是在賭命。
小米是一家不錯的公司,但作為投資標的價格高得離譜。巴菲特有句名言“只有當潮水退去的時候,才知道是誰在裸泳。”
還有另一種情況,也會出現裸泳奇觀:一級市場把估值增長空間“吃光”,巴望著二級市場買單。核心問題還是業績追不上估值。等到上市那天,“身體”游到二級市場,“泳褲”還停留在一級市場。
君子不掠人之美,這個梗是郭德綱老師貢獻的,原話是 “于謙老師游泳速度那叫一個快啊!連泳褲都追不上!”
閱讀更多 李彤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