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眼“蹭热点”:入股欢喜传媒,借势成为《药神》联合出品方……

猫眼“蹭热点”:入股欢喜传媒,借势成为《药神》联合出品方……

上映仅仅六天,就取得了近17亿的票房成绩,《我不是药神》堪称国产影片的里程碑,这个暑期档几乎已经成了“药神档”。

暑期档的头炮《动物世界》却因为《我不是药神》的异军突起而票房遭到挤压,尽管如此,截止到昨天只有4.5亿,影片号称2亿的制作成本,人算不如天算,碰上多年难遇的社会现实题材大爆款,《动物世界》只能偃旗息鼓。

《我不是药神》背后有与光线传媒彻底闹僵的北京文化,更有阿里影业与淘票票的强大支持,作为光线和猫眼力捧的《动物世界》来说,眼看“敌营”的影片步步高升,赚到钵满盆满,内心的阴影面积应该是无限放大的。

猫眼并不甘认输,在7月4日凌晨发布了一张奇妙的海报,强行将自己变成了《我不是药神》的联合出品方和发行方。

猫眼“蹭热点”:入股欢喜传媒,借势成为《药神》联合出品方……

实际上,就在《我不是药神》上映之前,没有人看到猫眼作为联合出品方或者发行方出现,要说真要硬拉关系,明明联合出品方就是欢喜传媒啊?

可巧就巧在人家猫眼在上周刚刚入股了欢喜传媒,所以猫眼因此顺势成为了《我不是药神》的出品方和发行方……还有这样的操作?!不仔细看清楚真的是难以想象。

猫眼究竟是不是《我不是药神》的联合出品方和发行方?

如果我们仔细看《我不是药神》在第三方平台上的出品名单的话,可以发现,有万达,有阿里,有欢喜传媒,却并没有猫眼。发行公司也只有一家,就是阿里影业旗下的淘票票,所以猫眼并不在《我不是药神》的联合出品公司中。

猫眼“蹭热点”:入股欢喜传媒,借势成为《药神》联合出品方……

可是在猫眼专业版上,“天津猫眼微影文化传媒有公司”却赫然在列,这算是一个罗生门——猫眼自认为是影片的联合出品方,但是其他公开信息似乎并不是如此显示。

猫眼“蹭热点”:入股欢喜传媒,借势成为《药神》联合出品方……

那么问题来了,这样的前后出入究竟是怎么回事?

其实是这样——7月2日,欢喜传媒集团发布公告,宣布与天津猫眼订立合作协议。

根据协议,猫眼将以约9.53亿港元认购欢喜传媒15.00%股份,认购价格为合作协议签订日之前三十个交易日的平均收市价,即每股约港币1.95067元。认购协议完成后,猫眼有权向欢喜传媒提名两名非执行董事及推荐一名财务总监人选。

同时公告称,欢喜传媒及猫眼电影将在影视项目的投资、宣发以及围绕欢喜传媒的流媒体平台“欢喜首映”的运营和拓展上展开战略合作。

看到这里读者应该明白了——欢喜传媒是铁打的《我不是药神》的联合出品方,现在猫眼既然将要成为欢喜传媒的股东,所以变相着猫眼也成了《我不是药神》的联合出品方……?

猫眼“蹭热点”:入股欢喜传媒,借势成为《药神》联合出品方……

这样一说可能关系是圆上了,但是严格来说,猫眼真不是《药神》的联合出品方,一来影片的字幕并没有显示天津猫眼,二来猫眼与欢喜传媒的协议只是“将来完成时”,在真的打款签字之前,猫眼暂时还不是欢喜的真正股东。除了猫眼自身的公司资讯外,其他任意一家第三方的数据平台也没有将猫眼列为联合出品方。

至于联合发行方,恐怕也只有线上的淘票票以及线下的影联和五洲发行了。从历史数据来看,在《我不是药神》上映之前,猫眼并没有参与对影片的营销造势,只是在影片通过一周提前点映获得口碑热炒后,猫眼方才加入。

据一些媒体报道,早在上海电影节期间,《我不是药神》小规模放映后,猫眼上反倒有大量的一颗星评分出现,但是在《药神》上周爆火公映后,猫眼上的一颗星却反而消失殆尽。《药神》的评分在猫眼上可谓走过了一个如过山车一般的起伏历程——差评全部消失,评分也从最早的大量1分变成了现在的9.7分,而且猫眼也已经给予了《药神》38亿的预测票房,堪称是媒体之最。

猫眼“蹭热点”:入股欢喜传媒,借势成为《药神》联合出品方……

猫眼蹭热点背后:整合上游成了新战场?

回顾上一周的票房走势,应该说是极其戏剧化的。《动物世界》上映2日票房就突破1.8亿,猫眼评分8.7分,票房口碑势头喜人。《动物世界》又是光线出品发行的影片,微信、猫眼、光线还用这部影片试水合作,合作所谓的“返佣商品(CPS)广告插件”,更有消息说《动物世界》还拿出了15%的超高返佣回报猫眼与微信。

这样的势头原本应该是一个《动物世界》票房轻松过10亿,光线,猫眼,微信三家皆大欢喜的局面,不曾想《我不是药神》提前一周突然开始逆袭,直接将三家的美梦扼杀于无形。

猫眼“蹭热点”:入股欢喜传媒,借势成为《药神》联合出品方……

阿里影业与淘票票押宝的影片,对于猫眼来说,绝对是最大的竞争对手,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在上影节期间已经累积起口碑的《药神》,到了猫眼上就突然变成了一颗星的吐槽产品。

虽然眼看着竞品方的影片大卖特卖,猫眼却没有轻易认输,在这个起起伏伏,错综复杂的电影行业,一切都像高手对弈,猫眼当然也有自己的布局——欢喜传媒的这一笔交易让猫眼找到了顺势“蹭上热点”的理由。

一个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线上电影票务平台,整合了微影后在影片线上发行方面与淘票票轮番角逐,另一个是绑定了张艺谋、王家卫、宁浩等一线头部导演的影视投资及制作公司——猫眼与欢喜传媒的合作本来就透露着猫眼要尽可能地在上游控制局面的野心。

欢喜传媒的前身为在香港上市的21控股,2015年包括董平、徐峥、宁浩等投资者入股。交易完成后,21控股也随之更名为欢喜传媒。欢喜传媒最大的资源就是来自王家卫、陈可辛、顾长卫、张一白、张艺谋这些一流大导演,还有通过配股和给与项目资金获取这些导演作品的投资权与制作权,同时还与贾樟柯、文隽、王小帅、李杨、陈大明等导演保持密切合作。

猫眼与欢喜传媒的合作公告是在7月2日发布的,但是按照惯例双方之间的谈判肯定是在此之前就已在酝酿,唯一可惜的就是《我不是药神》,影片在双方谈判前投资格局估计就已经谈好;当然,另外的一个大概率事件是,猫眼当初并没有特别看好这部影片的概念,因此拱手将这部影片“让贤”给了北京文化和淘票票,如果知道票房开出来之后会是这个结果,想必猫眼最初就会和阿里好好地争夺一番。

话虽如此,猫眼恐怕还是不用太过担心,除了徐峥的《我不是药神》已经彻底爆火,欢喜传媒手上还有贾樟柯的《江湖儿女》以及宁浩的《疯狂的外星人》等电影。《疯狂的外星人》未映先火,王宝强28亿保底的消息已经闹得满城风雨。

猫眼“蹭热点”:入股欢喜传媒,借势成为《药神》联合出品方……

这些影片对于猫眼来说都是有机会投资或者参与发行的,但是问题来了——欢喜传媒每一部影片是否都有可能成为下一个《我不是药神》呢?

可以看出,猫眼急需拓展自己的产业链布局,寻找更多的营收增长点。抛开出品不出品,投资不投资,在与欢喜传媒发布的对外公告中,猫眼已经展示出其为了争取好片子不惜一切代价的决心。

除了掏出8亿元真金白银之外,猫眼还将在其网站及APP内为欢喜传媒整合的自家流媒体“欢喜首映”提供服务入口,并利用其流量资源推广欢喜传媒的在线播放流媒体业务;另外猫眼将利用其互联网资源及技术,协助“欢喜首映”的运营与拓展。

或许猫眼与淘票票的竞争将不局限于线上票务和影片出品的争夺,欢喜的流媒体平台似乎也有争夺优酷所在的线上观影平台的需求。

猫眼“蹭热点”:入股欢喜传媒,借势成为《药神》联合出品方……

对于猫眼,这是一场不能输的与淘票票的苦斗?

众所周知,在线票务市场已经日渐饱和,2017年猫眼与微影时代合并后,电影票务市场最终形成以猫眼与淘票票为主的双寡头格局。根据艺恩数据显示,目前线上渠道的票务销售占比已经达到85%左右。

虽然淘票票还在大量烧钱去填补票补,虽然阿里影业的连年亏损基本都是因为淘票票,但是无可否认的是去年暑期档的《战狼2》与今年春节档的《红海行动》《唐人街探案2》再到最近的《我不是药神》让作为独家互联网发行平台的淘票票迅速拉近了与猫眼的差距。

猫眼“蹭热点”:入股欢喜传媒,借势成为《药神》联合出品方……

猫眼和淘票票都知道,票务业务带来的红利期已过,收入增幅放缓;同时,虽然票补退潮,双方之间的竞争已经从撒钱烧钱逐渐向争取上游优质资源的方向迈进。

去年5月,光线公布过一次猫眼的业绩,宣布其已经扭亏为盈,这在当时引起不小震动,大家一致认为猫眼减少票补后竟然能够盈利的事实将彻底改变市场格局。数据显示,猫眼在2017年的前5个月营收10.32亿,盈利了7313万。

不过猫眼2017年全年盈亏情况如何,截至到了2018年下半年还是没有公开数据,究竟是盈是亏,或者盈利多少,至今没有定论。

《我不是药神》的爆款不仅让猫眼感受到了淘票票带来的空前压力,更是让自身意识到了布局上游的重要意义。虽然很难说欢喜传媒的所有项目是否都能票房大卖,但是入股欢喜可以说为猫眼的未来蓝图增加了重要的筹码,至少能够不再让包括徐峥,宁浩等各大名导演的项目再次轻易掉入阿里口袋之中。如果此次投资成效显著,未来更不排除猫眼会继续加码资本的布局,争取在上游更大的话语权。

当然,上游的布局是最为艰难的,不但有传统的万达,华谊,博纳等豪强,更有类似阿里,腾讯,以及众多后起和外来的影业公司纷纷站桩,猫眼至今与光线的协同一直未能达到一个理想的境界,未来要想在上游如鱼得水恐怕还是得下血本。

(麻辣娱投原创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