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窮四川,富成都」這句話?

蕾小敗


這個說法很好理解,就拿武漢和成都對比,最能說明問題!

成都的發達繁榮,是建立在環成皆窮鄉僻壤的基礎上造就的——環成窮鄉僻壤,並非原來川內這些地方這麼窮,而是血都被成都吸血光了!一句話說,成都不僅起不到帶動四川全面發展的職能,反而成都的繁榮,是基於全四川的資源,不論是人才,項目,資金,投資,信貸,幾乎四川的所有的資源都被投入在成都!這樣,成都越來越繁榮,反而四川越來越窮,在全國的地位越來越沒有分量!

而武漢,既是全國的一線城市,中國最大的工商業交通中心,中國最大的交通流通樞紐,但是武漢的發展,是全面輸血帶動了整個中國中西部特別是湖北省的全面發展!武漢作為人才高地,資本高地,技術高地,科教中心,流通中心,即使集無數光環於一身,卻沒有燈下黑!湖北的區域經濟,都是緊密圍繞武漢這個中心,梯級性,承接發展。

現在成都的發展,造就了一些怪現象!你問一個四川人老家是哪的?都說成都!說成都,臉上有光,而說四川,沒有面子!還有一個就是,川A一個字母幾乎佔了全四川七成的汽車保有量!這深刻的說明了,成都越富,四川越窮!

這從全省的綜合發展水平,還有人均GDP來說可見一斑!湖北除了武漢這個大都會,還有襄陽,宜昌,黃石等區域性中心城市,特別是宜昌襄陽的GDP都超過4000億!而四川第二大城市,綿陽,GDP連2000億都沒有!還有人均GDP,湖北省全省超過全國平均水平,而四川,遠遠在全國平均水平之下!

武漢對湖北省的帶動,連小城市小縣城都受惠多多!恩施,這個湖北最落後的城市,如果放在四川恐怕排在中游。四川的地級市巴中雅安我去過,連恩施下面的縣城利川都趕不上!

成都越富,而四川越窮!這個現象要好好反思!起碼應該向武漢學習,武漢越強,則湖北越強!


武大東湖


感謝瀘州網友信任並邀本人回答:“如何看待窮四川、富成都的說法”這問題,看法如下:

①大意是四川集全省之力發展成都,原本指望成都發達了能夠帶動省內兄弟城市一同發展。無奈成都這邊比重慶,那邊比武漢,就是不跟省內兄弟城市比較。意味著省內無敵手,但也反射出一城獨大的悲劇。

②整個四川沒有一個GDP超過三千億的城市,與成都GDP最相近的綿陽也有一萬多億的差距。說明了什麼,一個是龍頭城市,一個是四川省第二大城市,事實證明斷層式發展嚴重阻礙全省正常發展。


③成都獲得“國家中心城市”榮譽以來,加快引進四川省各類企事業優勢品牌單位進駐城,充分發揮四川省中心城市首位度,牢牢把握省會城市的突出地位,無時無刻不在做大自己。


民間查訪專員


第一,一個簡單的比較,重慶的榮昌和四川的隆昌,重慶的開州和四川的開江,重慶的萬州和四川的達州,重慶的合川和四川的鄰水等等,這些區縣在重慶直轄前是差不多的,甚至四川的發展更好一些!現在呢?全方面對比一下,GDP總量、人均GDP、人均收入、人均存款、鐵路里程、公路里程等等,重慶這些區縣可以說全方面超越!

為什麼會這樣?一方面重慶直轄後走的大城市帶大農村、大庫區的路子,整個重慶都要發展,大量的主城區的工業和學校是遷出主城區,遷到區縣,給區縣帶來財政收入、帶來消費、帶來就業等等。另一方面,四川走的是成都優先戰略,川東地區被徹底邊緣化!地級市的工業、學校、機構在行政命令下,在八九十年代大量轉移到成都,不相信可以去看看成都那些大學和機構的歷史!

第二,曾經香港這麼小的地方,GDP總量相當於中國前十五名城市之和!老重慶也曾經是老成都的三倍!老重慶在60年代經濟總量曾和整個四川相當,更何況萬涪黔地區。

第三,老重慶地區GDP總量佔全重慶80%左右,這個沒錯,但是這個比例是下滑的!直轄初這個比例更高!說明萬涪黔地區發展速度比老重慶快!進一步說明老重慶在給萬涪黔地區輸血!而成都GDP總量佔整個四川省的比例在逐漸增加,從一成到接近四成,而且地級市經濟增速高於成都的寥寥無幾。

第四,你說老重慶吸血重慶區縣、吸血萬涪黔??主城區的工業、大學大量轉移到區縣,而成都在八九十年代本屬於自貢、綿陽、瀘州等等地級市的工業和大學大量遷往成都!不相信的朋友去翻看這些在成都的大學的歷史!這不是惡人先告狀嗎?

四川完全可以重點發展一些地級市,川北中心城市,川南中心城市,川西中心城市,川東中心城市,川中就是成都中心城市,在這些區域中心城市裡面,配套一些大學、工業、機場等等基礎設施等等。四川是一個美食大省、文化大省、旅遊大省,各個地級市都選自己的特色,而不是全都成了成都美食、成都熊貓、成都小吃,到四川來旅遊全都在成都中轉、旅遊、消費。成都基本上可以約等於整個四川??四川本應該多姿多彩,而不是一片芙蓉花。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

現在過年了,相信有大量回家鄉過年的朋友,有重慶的也有四川的,自己走過的路,自己看到的風景,自己感受到的變化,城鄉變化,眼見為實,相信朋友們都明白。我是重慶一名大學生,關注古今中外時政,歡迎批評指正!


晴若之初


“窮四川,富成都”這句話我相信很多人不陌生吧!

最近幾年,成都的經濟發展在四川省獨樹一幟,尤其是2017年成都市GDP13889.39億,而四川省2017年GDP為36980.2億元,成都市2017年GDP佔四川省GDP的37.6%。

2017年四川省各市州GDP排行榜可以看出,成都以13889.4億的經濟總量位居四川省榜首,而四川省GDP排行第二的綿陽市卻只有區區2074.8億。

正常來說一個省份所有城市的經濟總量應該呈階梯式良性發展,而在四川卻出現了斷層式的發展,這並不是一個良性的發展階段。

一個省份城市,經濟發展最好的大多數都是省會城市;當然也有不少省份城市的省會城市發展不及省內其它城市,但是每一座城市的發展都是呈階梯式發展。

一座城市的發展必將帶動周邊城市發展,但是一直高速發展的成都輻射周邊經濟發展的效果並不是非常明顯,更為致命的一點是發展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

所以“窮四川,富成都”、“成都省”等相關言論的不斷凸顯,地區發展不均衡對於城市的良性發展不是一個好現象。


城事觀


如何看待“窮四川,富成都”這句話?

何止四川與成都存在這一現象,這種現象在我國各個省份普遍存在,湖北與武漢、湖南與長沙、安徽與合肥、河南與鄭州、江西與南昌、貴州與貴陽等等等等都是如此,現如今我們各地的發展思路就是集中全省資源把省會做大,放眼全國越是經濟落後的省份,省會城市對省內其它區域的吸血程度越甚!


我們看看成都在四川一覽眾山小到什麼程度:

一:面積和人口:

四川省總面積為486052平方公里,成都為14335平方公里,成都只佔了全省面積的2.95%左右,四川省常住人口為8262萬人,成都常住人口為1591.76萬人,常住人口方面成都佔了四川全省常住人口的19.27%,四川戶籍人口為9137萬人,與常住人口相比淨流出了875萬人,成都戶籍人口僅有1398.9萬人,與常住人口相比淨流入了192.86萬人,從對人口的吸引力就能看出巨大的差距。

二:看看各項經濟指標:

1:GDP總量與人均GDP情況

四川省2016年全省的GDP總值是32680.5億元,成都就貢獻了12170.23億元,成都的GDP佔比達到37.24%,人均GDP方面四川全省是32680.5元/人,成都人均GDP是76960元/人,成都是全省平均值的兩倍還不止,省內唯一超過成都的是攀枝花,靠的是礦業!GDP產值在成都如此集中也是成都富、四川窮的一個原因。


2:政府財政收支情況:

2016年四川全省公共預算收入是3388.8519億元,成都佔了1175.4109億元,成都佔比34.68%,四川全省公共預算支出2016年是8008.8868億元,成都佔了1595.8949億元,成都佔比19.93%,其中一般公共服務的支出四川全省是682.7794億元,成都佔了157.738億元,成都佔比23.1%,政府收支在成都如此集中也是成都富、四川窮的另一個原因。


3:看看一些投資情況:

2016年四川省全省固定資產投資總額是29126.03億元,成都就佔了8370億元,成都佔比是28.74%,其中四川全省房地產投資總額是5282.64億元,成都佔了2638.89億元,成都佔比是49.95%,有一半用於搞房地產的錢跑去了成都,房地產方面的火爆程度可見一斑!


4:看看老百姓的收支情況:

2016年四川全省所有城鎮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是28335元,成都是35902元,四川全省所有農村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是11203元,成都是18605元,成都居民收入明顯高於全省,而且成都還有大量外來人口收入無法統計到這裡面,實際相對全省其它的貧富差距更大。


心安理得君


“窮四川,富成都”這句話,證明了一個很簡單的,區域經濟學道理:一個地方如果過度依賴一個產業,或者一個城市的發展,結果往往是某個產業或者某個小區域繁榮,整個地區的經濟並沒有發展起來。


“窮四川,富成都”到底有多嚴重呢。2018年第一季度,整個四川21個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8590億元。其中,成都GDP3193億元,佔四川省的比重達到37.2%。成都市的經濟規模比排在省內第二至第八名的地級市的總量還要高。

在中國,越是經濟欠發達的地區,一城獨大的經濟局面越是嚴重。四川其實並不是最嚴重的,有的省份省會的GDP佔了全省的40%乃至50%。

比如,銀川GDP佔整個寧夏的比重達到52%,是中國一城獨大最為嚴重的省份。接下來是青海、吉林、黑龍江。四川省只能排到第五名。

則相反,經濟越是發達地區,一城獨大的局面往往不嚴重,這些省份往往存在兩強霸乃至多強爭霸的經濟格局。比如廣東,廣州深圳兩強並存;江蘇,蘇州南京爭霸;山東省內,青島、煙臺、濟南三強並存。

一個產業或者一塊小區域經濟異常繁榮,容易把其他地區或者產業的發展資源吸收掉,導致其他產業或者地區難以發展壯大,這就是著名的虹吸效應。


紅谷新視界


這個很好理解,“窮四川,富成都”這句話是反映四川經濟發展的極度不平衡現狀。

如今,很多人都把成都笑稱為成都省。作四川省會,成都一城的GDP就佔了全省的近40%。去年,成都的GDP總量高達13889億,躋身全國前十,而四川省內第二大城市綿陽只有2074億,連個零頭都不到。

其實,單從佔比來看,一城獨大的情況,四川的成都還不算最嚴重。畢竟寧夏的銀川、青海的西寧都佔全省的一半之多;長春和哈爾濱的省內佔比也都超過成都。

但是,寧夏和青海本身城市數量就不多,首府省會人口占比多,經濟總量自然也就佔比大些;而東北的黑龍江和吉林兩省,城市數量也不多。所以,這四座省會城市和其他省內城市之間,人均的差距並不懸殊。但成都的情況就不同了!

四川和廣東一樣,都擁有21個城市,而成都僅僅是其中的一個。廣東除了廣深雙雄以外,還有近萬億總量的佛山和七千多億的東莞,而四川除了成都,其他城市都很差。

四川全省的人口是8300多萬,而成都只有1600多萬,佔不到20%。然而,成都的GDP總量卻佔到了40%。

所以,用“窮四川,富成都”這句話形容四川經濟發展的極度不平衡,十分恰當!


這些歷史要讀


"窮四川,富成都”,這話不對,雖然是四川可憐的現實,但卻是個偽命題,因為窮了四川,也未富了成都,兩頭落空。還是老百姓的話發人深省,即是:"四川無成都,發展超江蘇“。這些都反映出四川的嚴重不符合時代要求和現實背景的發展佈局巳經引起省內極大爭議甚至民怨,而這些是屏蔽不了,痴心妄想。

【一】20年的地州發展落差

2017年四川各地州的GDP(見表一):

一個四川的傳統大市綿陽,至今才剛剛2000億出頭,卻撐著老臉排在第二位,還不如河南、湖北排名中間的地州,甚至不如貴州的遵義。

再看看過去20年發生的奇蹟吧(見表二):


從21年間的成長率對比看,從這個原屬四川的涪陵、萬州、黔江與現四川各地區合併比較結果,驚訝地發現,於1997年合併入至重慶的涪陵、萬州、黔江三地區分居原四川地市的第1名、第2名、第10名。其中萬州GDP總量由1995年的第七名升至僅次於成都、樂山的第三名、涪陵由1995年的第十二名上升至今日之第六名! 尤其是注意這20年來,重慶對該新轄區重金投入,成長率超重慶老轄區,果不負國家重託。

【二】四川真缺錢嗎?

以下有幾個事實:

# 四川是西部大開發基金中,獲得最大數額支持的西部省份。

# 四川是國家轉移支付中,排全國各省市中第一,得到最龐大的資金轉移支付。

# 國家四大扶貧地區就包括四川涼山甘阿地區,屬於中央層級政策支持。

# 在各省市地方負債中,四川排在全國主要負債大省名列中。


有人說四川預算金額大是因為四川人多,可是,對比陝西、貴州,發現在人均上,西部幾省基本人均一樣,甚至四川人均略多一點。也就是講,按照國家理念,各地州應當享有與人均預算相匹配的國家投入。


但事實上,那些錢去哪裡了?各地州的實際狀況如何? 道路交通、城市建設、項目引資,地州除了瀘州作為成都的“遠方"長江港口外,大多數地州處於邊緣化,成都佔用了四川的絕對資源。 而連甘孜阿壩涼山州的扶貧都是由國家重點支持的,作為四川老大的成都又在哪裡吹牛去了呢?它不是常常抹黑重慶地大人多嗎,請成都也來合併掉、幫扶好“甘阿涼“吧。

至今猶記那位四川原某省委領導放的厥詞: "舉全省之力趕超重慶"

然而,即便如此,犧牲地州的發展利益、舉全省之力供血的成都,仍只能望重慶項背,總量輸一大截,人均也僅比重慶略多(且不論重慶老轄區從總量和人均都持續比成都高)。 如今成都還在醋罈子裡,而地州還在不斷失血。成都、地州,就在這樣的成都優先戰略下兩相其害。

有的人總愛拿曾經川渝合併期的重慶與成都比。 在西南,為什麼成都千年老二不得人心,而重慶貴為老大哥受人尊重?

因為一個是慕虛榮、不自量力卻好攀比,吸血地州吃獨食,卻一直在追趕從來未超越。 而另一個是坦蕩蕩、實力雄厚敢挑重擔,扶持兄弟齊發展,引領百年風雲為國創奇蹟。

【三】四川本應多頭並舉

四川是一個地域大省丶人口大省、資源大省。省內的分佈很有特色,呈現幾大區域中心,包括川西的綿陽,川北的南充、達州,川南的宜賓、自貢、瀘州,川西南的樂山,都有非常優越的地緣發展優勢。

四川地處西南,整體偏居。在大交通大物流的現代社會,宜賓、達州、綿陽等地州具有更為優越的發展環境,四川本呈天然的多中心格局。早在民國時期,自貢、南充的經濟中心地位就已非常突出,成都其實在四川十分平庸。而德陽是四川重要的重工業基地。

當今社會,是一個高度開放的社會,市場、視野、諮訊等方面已經高度扁平化,各層級行政區域人民的發展需求也高度趨同。改革開放初期的"讓一部份人先富起來"的策略,放在今日,早已不合時宜。不僅理論上屬於刻舟求劍,而且現實中也屬於"拆了建"一樣的挪錢挪物搞浪費,最終不過是勞民傷財、效率低下,以巨大的資源挪騰浪費的代價換得成都揀得小利。

放開對各地發展的抽血、放棄國家資源對地州的繞道,少搞“成都"這一四川最大形象工程,四川發展才能真正活起來。

正如一網友所評,四川完全可以重點發展一些地級市,資源分流不分散、發展分流不分散,川北中心城市,川南中心城市,川西中心城市,川東中心城市,川中就是成都作為中心城市。比如四川是一個美食大省、文化大省、旅遊大省,各個地級市都形成自己的特色(本來就有,只不過被成都搶去了),結果現在全都成了成都美食、成都熊貓、成都小吃,這不是撒謊麼?如果到四川來旅遊全都在成都中轉、旅遊、消費,那四川不是失敗是什麼?!


故鄉廣安


我覺得這句話可能有兩個解釋吧。第一個解釋就是四川雖然比較窮,但是成都卻比較的富有,雖然四川的整體經濟水平看起來都不怎麼樣,在全國範圍內四川省的經濟排名比較的落後,但是成都在省會城市當中,或者是在城市當中的排名卻是非常靠前的,而且能夠和一些一線城市所媲美,並且可以看得出成都在全國範圍內的知名度比較的高,而且成都的發展水平以及發展的速度也得到了全國的認可,所以才會把它稱為富有的城市,根據這樣的情況才有了窮四川,富成都這句話。第二種解釋就是四川雖然比較窮,但是我們可以把成都打造的更好,也可以當做是四川省的一個門面,城市畢竟他也是成都的一個省會城市,所以我們首先要集中力量發展成都讓他在全國範圍內遙遙領先,或者是能夠代表四川,先發展像成都這樣有發展前景的城市,再次發展其他的城市。這樣至少在其他人提到四川的時候都可以很驕傲的說,四川的成都非常的出名,所以我覺得這句話就有兩個含義。


南充身邊事


請注意,題主的問題裡有一個錯別字!當然,這只是一個小小的細節,我們可以忽略不計,還是說我們的正題吧!

“窮四川,富成都”這句話是很符合四川省的實際情況的,其中的主要含意就是:四川省地盤如此之大,經濟上只有成都一城之大。

請看下面這張圖表:




分析上面這張圖表可以釋放出如下內容信息:

第一、2017年,成都市的地區生產總值為13889億元,而四川省其他20個地級市州2017年的經濟總量相加之和為21212億元。這也就是說,作為省會的成都市,其經濟總量達到了四川其他20個地級市州經濟總量相加之和的60%還多。我們想想,這不是“窮四川,富成都”的問題,而是什麼?

第二、2017年,成都市的地區生產總值己突破萬億元,為1.38萬億元,而四川省經濟總量排名最後的甘孜藏族自治州2017年的GDP只有261.5億元。這也就是說,成都市的經濟總量是甘孜州經濟總量的53倍。我們再想想,這不是“窮四川,富成都”的問題,又是什麼?

第三、2017年,四川省的地區生產總值為36980億元,成都市GDP為13889億元,佔全省的近40%。這就是說,成都市不僅是地區生產總值,同時在財政收入、固定資產投資、資源的聚集和分配上佔了大部分份額。我們還想想,這不是“窮四川,富成都”的問題,又會是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