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馬太效應下的餐飲大趨勢

為什麼說現在是進入餐飲業的最好時機?那些行業的弄潮兒,都善於把握趨勢。如果你還沒看懂並抓住這餐飲趨勢,未來就很危險了。

品牌化:無品牌,不餐飲

中國餐飲業高倒閉率源自於行業過度飽和?所謂飽和是大量低水平、同質化、適應不了當下消費升級趨勢的餐飲業態飽和。這些行業的落後產能很難不被淘汰。他們不僅陷在與成本、同行的鏖戰中,便利店、外賣等新物種也正虎視眈眈試圖取代他們。而品牌化是淘汰餐飲業落後產能的重要標準。就像我們到一個陌生城市會第一時間尋找到星巴克、麥當勞、肯德基,在那裡消費不用擔心消費被欺騙、口味不習慣等。消費升級一個重要部分,就是品牌化消費——消費者會首選有品牌形象、品牌感覺、品牌口碑、品牌個性的商品和商家進行消費,品牌已成為一個重要的消費入口。

沒有品牌感、沒有品牌符號、沒有品牌認知和口碑將很難獲客。可以預見的是,大量偏老化、低段位、同質化的餐飲業態會繼續被淘汰,這種痛苦還會持續至少兩三年。

以往低門檻的餐飲企業,由於消費升級、品牌化、產業智能的出現,傳統行業不斷被顛覆,餐飲必然會成為一個高門檻的行業。這樣的大背景下,餐企有兩種選擇:一是學星巴克長出品牌翅膀,一是留在同質化血戰沙灘。決定未來能留在哪個層級的,核心就是人才。

服務的溢價:唯有人的服務不能工業化

最重要的一項就是顧客滿意度。13個品牌每店每月都有一張報表蒐集最真實的顧客點評,年底總部還會把所有差評匯合在一起做本冊子,分給每一個大區和門店,從數據裡分析門店現場管理和服務的優化,讓客戶滿意度提升。

未來餐飲的核心價值之一,就是服務。當產品和供應鏈標準化,一切都可以用工業化的手段來解決時,唯一不能解決的就是人帶來的服務。未來所有牽扯到人的成本會很高,購買人的服務也一定是貴的。

線上線下加速融合:新零售重構新餐飲

互聯網下半場,線上正在加速向線下滲透,線上線下融為一體,將共同構築新的消費零售場景。餐飲業在標準化、供應鏈的強大推力下,也正在加速向零售化邁進。堂食+外賣+可流通食品商品,破解傳統餐飲"三高一低",甚至實現規模化指數級增長。

餐飲一旦向零售化打通,其實就是另一個快消行業。對比下國內部分上市餐飲品牌與食品快消品牌的市值,發現目前中餐品牌的市值大多在30-40億港幣左右,最近漲的最猛的呷哺呷哺是76億港幣多,然而去年剛剛在香港上市的周黑鴨市值逼近200億。

資本化:餐企越來越擁抱資本

在過去,餐飲業並不被資本看重,一是行業透明度不高,二是產品標準化程度不高,難以具備規模化和高成長性,資本不願意投,也不敢投。讓很多傳統老闆對資本望而生畏。

但是,這兩年隨著大量跨界創業者湧入餐飲業,移動互聯網技術的滲透,餐飲業正在加速成熟。更多資本的視線在轉向餐飲業。西少爺、遇見小面、喜茶、美奈小館、松哥油燜大蝦……不少新一波拿到資本的餐飲品牌正在加速奔跑,所涉及的品類也從過去"高冷"正餐變得越來越接地氣。

不久的將來,餐飲業也會像其他成熟行業一樣,創業者+資本成為標配。在資本的推波助瀾下,餐飲老闆們也將真正從開餐館的小老闆向做餐飲的企業家轉變。

決勝供應鏈:沒有供應鏈優勢的企業很難獲勝

餐飲前端的規模,取決於後臺的供應鏈支撐。餐飲業已經到了PK供應鏈體系的階段,沒有供應鏈優勢的餐飲企業將很難在競爭中制勝。如果只做一兩家店,你可以追求匠心,不需要標準化供應鏈。但如果你想要做規模連鎖,供應鏈就是你的護城河。

馬太效應加劇:大樹底下不長草

"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餘;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這句話出自《聖經-馬太福音》,後人稱為"馬太效應",意思為:強者愈強,弱者愈弱。

而跟他類似的強勢品牌們,對主流消費群認知的佔領,讓弱小品牌迅速被邊緣化,喪失對顧客的吸引力,然後被擠出這個跑道。而且強勢品牌背後對房租的議價能力、對產品的定價優勢、人才的吸附能力、以及供應鏈採購的成本優勢等,都會演變成系統的競爭優勢。

馬太效應,在餐飲業會越來越凸顯。希望各位老闆看清趨勢。明晰出發點。

抓住:馬太效應下的餐飲大趨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