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中國經濟可以崛起,而印度做不到?

印度和中國同樣是一個人口大國,建國以後的時候,其實印度的經濟底子比中國好,他們當年有英國人留下來的基礎設施和工業礦業,而中國是真正的“一窮二白”,而現在,中國是除了美國之外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2016年的時候,中國GDP為11.4萬億美元,印度2.25萬億美元,中國是印度的五倍!從鋼鐵產量、工農業生產值、鐵路里程、對外貿易額,印度和中國相比,已經有了質的差距!

為什麼中國經濟可以崛起,而印度做不到?

為什麼中國經濟可以崛起,而印度做不到?

為什麼中國經濟可以崛起,而印度做不到?

為什麼中國經濟可以崛起,而印度做不到?

為什麼中國可以崛起,而印度做不到,我們可以從一個另類的角度分析一下!

硬件遠比軟件重要,道路、橋樑、電力、水利等基礎建設才是一個國家經濟騰飛的真正硬件。

中國作為如今世界上最大的工業國,作為最發達的移動互聯網國家,得益於中國最強大的基建能力,和最完善、最發達的交通道路輻射網。我們如今被國際上稱讚的“新四大發明”,其中世界第一的的電商網購和世界第一的快遞物流,都源自於——我們有路。

路這個東西,聽起來簡單,其實並沒有那麼簡單,大家都知道,大概在十年前,中國的這些家電零售商響應國家政策,曾經搞過大規模的“家電下鄉”,這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戰略。

為什麼中國經濟可以崛起,而印度做不到?

到今天,你可以看到,哪怕是中國邊遠的農村,普通的農戶家也有了最新款的空調、洗衣機、冰箱、熱水器、大屏幕的液晶彩電。

為什麼中國經濟可以崛起,而印度做不到?

(當年的家電下鄉)

為什麼中國經濟可以崛起,而印度做不到?

為什麼中國經濟可以崛起,而印度做不到?

為什麼中國經濟可以崛起,而印度做不到?

(這是中國的農村)

然而,“家電下鄉”並不是那麼一件容易的事情,在農村道路交通不暢、處處泥濘、山道崎嶇時候,大家電是不可能順利運送到每一個村的,洗衣機、空調、電視機等,也無法順利完成安裝落戶。

我們需要硬件設施,需要翻山越嶺的鐵路、公路,需要寬闊硬化的農村道路,需要暢通的水、電、網線路,有了這些,才有可能實現“家電下鄉”,工業國的現代產品和文明,才有可能輸出到農村社會中去。所以,大家都會想起自己童年時代的農村“三通”,各種熱火朝天的公路網建設,高壓輸電線路的架設,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把網線提前鋪到了千家萬戶。在現代化的農村公路上,家家戶戶的小汽車穿梭不斷。

為什麼中國經濟可以崛起,而印度做不到?

為什麼中國經濟可以崛起,而印度做不到?

為什麼中國經濟可以崛起,而印度做不到?

(中國農村的道路建設)

在有了這一切的基礎上,我們的物流快遞倉庫,我們的零售門店,才能開到縣一級的行政單位去,甚至到鄉鎮裡去。村裡的農民,也才能方便快捷地買到城市裡的工業產品,家電下鄉,網絡下鄉,電商下鄉,所有人才能到融入到高效的移動互聯網世界,解放和發展生產力,這就形成了一個良性循環,不斷推動著自身的現代化。而家電下鄉之後,農村的廣大人民才能享受到現代化的工業文明,才能開眼界,拉動內需,刺激消費慾望,追求高品質的生活。同時他們也能利用電商平臺去售賣農產品,拓寬渠道,降低成本,推動農村產業升級。

為什麼中國經濟可以崛起,而印度做不到?

要做到這一切,談何容易?諸位可以去讀一讀溫鐵軍先生的著作,就會明白,當年我們的執政者和設計師是多麼高瞻遠矚,我們的社會運作是多麼高效強勁,我們的上下溝通是多麼的迅捷流暢,這一切才能夠順利實現。

與所有發展中國家相比,中國都是獨一無二絕無僅有的,最起碼的,我們的基礎建設,他們都做不到,印度更是做不到。

為什麼中國經濟可以崛起,而印度做不到?

為什麼中國經濟可以崛起,而印度做不到?

(這是印度農村)

他們的鐵路、公路,還在吃英國人時代的老本,他們的農村,還沒有一條像樣的公路和橋樑,人們的交通,還是在泥濘中開著小摩托。所以,雖然他們有十幾億人口,有不錯的IT業精英群體,也有互聯網發展的環境。但他們缺少這一切產生化學反應的土壤,他們缺硬件, 缺把所有人距離拉近的交通網絡。

想要富,先修路,這是他們和我們最大的差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