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仕强:越有分寸,越有前途!

曾仕强教授儒道易行

王道管理咨询

曾仕强:越有分寸,越有前途!

什么叫“分寸”?就是“”不要差太远的意思。我们中国人只讲“拿捏分寸”,从来不说“拿捏丈尺”,因为这个“丈尺”差太远了。我们为什么会说差不多,差不多就是不能差太多。因此说,差不多就是刚刚好。

我们常常讲,做事情要持经达权,就表示“权”在“经”内,部属要在上级指示的范围之内随机应变。这种谨守分寸、严守分际的应变,才能令上司十分放心。

我们要谨守什么分寸?其实每一个人的工作职责表,就是你的“分寸”。每隔一段时间,我们把自己的工作职责表拿出来看一看,就会发现,在上级交待给你的所有事情中,凡是你有兴趣,你喜欢做的,都记得牢牢的,但是其中有几项,因为你不喜欢做,你没有兴趣,所以会把它们忘得光光的,那就是没有“谨守分寸”。

我们都在挑选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因此分工以后,就发现有很多事情没人做,这是管理最大的困难。上司把工作交代得好好的,有时交代一百遍,也没有用,我们很快就把它忘记了,整天忙的就是自己喜欢做的那一部分。怎么办?答案是没有办法。如果我们派一个人做,然后再派一个人去跟踪他,这个管理成本有多大?

所以,“持经达变”在工作上是非常重要的,就是当上司把一项工作交给你之后,你要确实把它做好,至于里面有什么变化,你要自己斟酌现实的状况,进行合理应变

在执行工作的过程中,我们往往会发现有很多变数,和原来的计划是不太一样的。这时候,一般会出现三种情况:

(1)不管三七二十一,仍完全按照上面的指示去做,结果事情一团糟。我们会发现,越守规矩、越听话、越遵照规定指令的人,其实是完全没有良心的人。他明明知道上级的决定是错误的,但仍要加倍努力,目的使上级错误的结果更加明显,然后看上级的笑话

。我们要这种部属干什么?但是生活中,这种部属很多。

(2)自己主动去调整计划或指令。这样的调整又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情况就是通过调整,把利益放进自己的口袋里,然后让公司倒霉,这种人很多;另一种情况,就是越调整,他越把自己口袋的钱拿出来,让公司受益,这种人很少。

(3)只有第三种人,他每一次调整计划,都会去请示上级,现在有问题了,怎么办?这种人随时随地考自己的上级,看他能否“考试”及格。今天,我们有太多的部属,天天都出难题,想把自己的老板考倒,这是老板的不幸。

我们需要的是什么样的人?就是他会自己处理,又会及时报告、会顾虑上司面子的部属,而不是那种赤裸裸地把问题和错误暴露出来,让上级难堪,看领导笑话的部属。

如果各人盘算个人,就叫做“貌合神离”。我们许多领导和部属都是貌合神离,就是“公事公办”。

凡是“公事公办”的人,都是没有责任感的人。

可是某些部属,又很喜欢擅自作主,这是我们中国许多企业面临的一个很大的问题。他一看不对了,就变了,变到最后,是部属在作主,而不是主管在作主。可是出了事,主管要背黑锅,要负主要责任。对这些喜欢擅自作主、变来变去的部属,上司应该采取这种“权”在“经”内的方式。

部属的权变,只能限定在上司的原则范围以内,丝毫不能有所逾越。我们的建议很简单,对某些弹性较小的工作,例如财务部门和生产部门的人员,最好采取这种“外方内圆”的管制方式。

品质管制、物料搬运、库存订购、工作衡量、生产控制、产能规划以及财务控制,应以谨守分寸、勿使逾越为宜。这些人员经常处在组织内部,主管应该对其了如指掌,所以内切圆和方形之间的若干弹性,要留给主管去做适时的权变,亦即给他留下一些余地,以备紧急或必要时运用。外方内圆,多用于对物的管理。

从事财务的人,最好的工作态度是“合理的大方”还是“合理的小气”?一定要“合理的小气”,绝对不可以“合理的大方”。只要管财务的人不在乎那几个钱,公司可能很快就完蛋了。我到一家公司的财务部门,一看他们的工作情况,就知道这家公司的财务管理有没有走上轨道。财务人员对来财务领钱的人,还没有拿到收据,就允许他把现金或支票领走了,公司迟早会垮在这种财务人员的手上。财务人员,只要有“大方”两个字,他就没有资格管理财务。他一切按照规定,在规定的范围里面提供方便可以,超过一点点都不行,这样才对。

谨守分寸,严守分际,大家在指定的范围内权宜应变,可以确保一定的品质,保持一定的步调。上级要求“权”在“经”内,必须给予较具弹性的原则,部属才有应变的余地。

我们“经”和“权”的配合,有两个大的方向一个是“权”在“经”内,就是在上级的原则范围内,我来应变;一个是“权”在“经”外,也就是稍微超过上级的原则范围一点点,我来应变。

如果把原则摆在一边,自己爱怎么做就怎么做,那就叫做“自作主张”,就是不受管辖。

人事部门可以超过上级的原则一点,财务部门则要收缩一点,这样就非常清楚了。而生产部门,只能在规定的范围里面去弹性应用,产品的质量才会好。

因此,生产部门、财务部门、设计部门千万记住,在老板给你的原则范围之内去应变,不能超过,超过一点点都是不行的。

这样你就知道,工作性质不一样,职位不同,分寸的标准就不一样。但是,只要把握好原则,用心体会,就能拿捏的恰到好处!前途无量!

曾仕强:越有分寸,越有前途!


分享到:


相關文章: